班建新 王晓莉
(1.昌吉学院办公室 新疆 昌吉 831100;
2.昌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巩固自身发展根基,实现对外交往的基本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已初步彰显,但是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如何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充分展示大国的文化气象,则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讲话精神中不难发现,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1,而从历史的纵轴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这其中体现出的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当前我们建设文化自信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近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在文化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从自满到自卑的转变
中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在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而这种在文化上的优越感成为封建统治者与四方“蛮夷”交往的基本态度,“天朝上国”的自我定位,让中华民族在文化方面极度自信,或者说自满。但这种自我肯定、自我陶醉的美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开始被打碎,几千年发展的文化根基难以抵御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封建统治者在节节败退,并不得不签订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屈辱条约之后,在文化上的自大开始缺乏底气,古老的传统文化抵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在“技不如人”的冲击下,开始陷入了文化自卑。
(二)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传播在文化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从自省到自立的转变
近代中国历史是各阶级的仁人志士拯救中国,免其遭受亡国灭种危机的历史。西方各种先进文化的引入,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多的爱国志士投入到介绍西方先进思想,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斗争中,并希望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枷锁,建立全新的文化体系,而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与传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开始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反思,并反省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的阻碍;
同时在革命与斗争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打破对马克思理论的教条理解与盲目套用,在近代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文化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从自强到自信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这一过程崎岖坎坷,走了一些弯路,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才逐渐形成,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力的强盛让中华民族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力和水平展现出无限发展的历史可能性,拥有了从文化层面建构未来世界的勇气和力量。[2]
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以及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功效,其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从容应对当前多元文化挑战,奠定民族精神独立的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建设的精神根基,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一旦失去对文化的坚定立场,便会被其他更具优势的文化用一只无形的手牵引到其所推崇的文化价值设定的制度与规范中,而这种颠覆与变革基本上是不可逆的。从近代开始,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发展成具有强大优势的文化体系,其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在现代化道路上找不到出路的国家极具吸引力和冲击力。我国在近代以来,为实现救国救民、实现现代化建设,不断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养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使得许多人对西方文化开出的“药方”越来越盲从,同时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陷入了“文化瓶颈”。对此,我们应积极从本民族文化中寻找支撑自身发展的思想根基,理性看待当前文化中的“西化”与“分化”现象;
坚定文化强国的基本战略,用经济发展成果拉动文化发展与繁荣,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利用文化的发展成果稳定经济运行轨道,以体现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强大支持力,从而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交织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立场。
(二)有利于强化民族意识,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民族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中保持独立与尊严的前提。回溯历史,中华文化曾有过许多“高光”时刻,并对周围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依靠武力的征服,而是依靠文化的辐射。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意识是凝聚民族力量,并形成强大辐射作用的关键。在封建社会繁盛时期,统治者利用文化中的民族力量,调动民族情感,实现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辐射与影响;
而在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时候,民族意识再一次觉醒,并激励着各阶级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抗争。在当今社会,民族意识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民族意识不是强调民族之间的隔离与排斥,而是强调民族之间的凝聚与团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意识培养的精神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民族应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力量,汇聚智慧,用民族文化将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在文化自信中找到推动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在文化自信中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在文化自信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新思路,在文化自信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利于培养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红色革命文化,亦或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都是在探讨人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将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并通过向统治者谏言实施仁政,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虽然在古代社会,基于种种条件限制,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但是关于人的思想观念却穿越时空,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土壤。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对儒家文化的重读与理解,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并在千百年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了文化认同,重新树立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化基础上的自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传统文化不谋而合,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对如何促进人的发展这一问题给出更加完善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身份标识,是中国人民的灵魂血脉和精神家园[3],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形态进行统计,总共有26个,其中绝大多数文明要么衰落了,要么湮灭了,要么被更强大的文明征服了,只有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绵延至今,不曾中断。这足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理应对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充满自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一些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弱化,并对绚烂、新鲜的现代文化充满好奇与崇拜,然而民族文化是塑造一个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情感价值的根基与脉络[4],虽然我们每天并不直接接触“四书”“五经”,但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已经融入到了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小到一个人成长,其过程必然会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继承、传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我的肯定,是对自身文化发展高度自信的表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夯实文化自信的底蕴和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人民性与实践性特点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是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证。在民主革命时期,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第一次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便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加上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应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基本支撑。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应用一次次化险为夷,并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而这些历史事实也不断加强、巩固了中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例如,在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学生虽然都在谈马克思主义,但是对于其理论的核心却一知半解,甚至在流行文化的发展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随意解构[5],这样的文化传承与构建必然会影响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夯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具体来讲:第一,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做到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庞大而深刻,哲学理论中对于客观世界以及认识世界方法的论述,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资本的深刻剖析,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结与预测等等,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证明。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中,我们应深入理论研究,做到深刻理解、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抓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核心论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人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价值,从尊重人、维护人、发展人的角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入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引导人民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第三,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理论,它为我们提供的是科学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证明,并完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信。
(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让优秀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具体来讲:第一,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利用教化的力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文化延续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经史子集、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
在家庭教育中贯穿传统文化,利用家风、家规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引导个人在言行举止、思想情感上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第二,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民众整体文化素养。社会是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大熔炉”,在社会文化构建中,民众的文化素养能够受到深刻的影响与全面的塑造。基于文化自信的要求,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例如,充分利用当前数字化阅读环境,倡导全民阅读,为民众推荐经典国学,并利用多元化的媒体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以促进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渗透。第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传统风俗习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注重对传统风俗中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利用,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清明节期间通过祭祖、扫墓等活动渗透中国家族文化的价值;
在端午节期间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引导人民纪念屈原,并理解屈原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第四,完善文化发展制度,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利用的长效、规范运作。政府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文化管理制度,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具体可行的管理细则,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重新焕发光彩。
(三)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6]。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这些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是人类文化图谱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才能让人类文明这幅画卷充满生机与色彩。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不是封闭的、盲目的自我陶醉,而是在开放的、包容的文化环境中对其他文明的认可与学习。上文我们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对近代中国之所以陷入文化自卑的历史原因进行剖析,其中自我封闭、妄自尊大是问题的症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吸取近代史的深刻教训,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的文化成果,并保持传统儒家文化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修养与态度,在文化交流与借鉴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
具体来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一,坚持辩证思考,正确分析、判断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成果。辩证分析是我们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方法,任何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糟粕与精华,即便是优秀的文化在“移栽”的过程中也需要与我国现实国情相契合,基于此,我们在借鉴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理论,对不同文化进行剖析与探究,并结合实际国情进行合理引入,以确保外来优秀文化能够充实、完善中国特色主义文化体系。第二,端正文化态度,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以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冲击。在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在文化的对比中,一些人对于本国文化缺乏自信,便陷入“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盲目崇拜中,对此,我们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应保持理智,坚定自信,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借鉴。第三,保持虚心借鉴的态度,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我国应积极推动改革开放政策,加强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并利用文化沟通为依托,打破国家之间的文化偏见与误解,利用文化上的认同推进合作,如,增进科学技术的交流、教育教学的合作沟通、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调互动等,从而实现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合理引入。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7]只有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文化表达,丰富文化内涵,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进而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创新的驱动作用日渐明显,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技术创新到文化创新,谁走在了创新的前列,谁就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就能够在文化上占据绝对优势,并迅速建立人们对文化发展的自信心。文化创新不是盲目地标新立异,不是为了制造噱头,而是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1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文化创新的道路上正确认识现有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正确审视、定位。从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文化创新:第一,端正文化态度。文化态度是对待人类一切文化发展成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8]。前文对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以上三类文化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探寻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动文化创新,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文化创新的发展成果。第二,把握文化精髓。文化精髓是文化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是一个文化体系之所以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没有湮灭、没有中断的根本。文化精髓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理念。因此,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文化精髓,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延伸出新的文化外延,以形成新的文化成果。第三,培养文化主体。中华民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而培养一代又一代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并有志于创造新的时代文化的传承者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延续、巩固文化自信的关键。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优秀文化传承人的培育,在人才的延续中积累创新的动力,推动文化的发展。第四,利用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而市场的需求拉动不仅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是激发了大批人才进入到文化创新领域,例如,在文艺工作中,文化素养过硬、专业技能突出的创新人才能够综合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外来优秀文化,在兼容并蓄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从而为民众提供新的文化“给养”,促进文化创新,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文化强国战略,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题中之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中,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内容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韵,更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多元化文化的环境中,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面对国内外种种挑战的思想根基,基于此,我们应进一步认识时代发展现状,以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文化的传承、建设、发展与创新,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昂扬的姿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民族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年3期)2019-03-18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