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困境与突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

时间:2023-06-15 18: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宋方帅,陈善志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团学组织在青年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促进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发展”,强化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正确发挥学生社团的应有作用[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指出要改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2]。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3]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新时期青年人才工作对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共青团中央制定了《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为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4]。面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呼唤,基于组织生命周期视角,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进行专项探讨,能够为我们创新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培养提供初步的启发和思考。

1.1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以及“高校学生社团”是关于学生社团的常见概念。在教育大辞典中,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中有相同兴趣爱好者自愿结成的课外活动组织”[5]。《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指出学生社团是我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6]。共青团、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则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7]。还有学者从组织特征、组织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学生社团的内涵,将学生社团看作一个自主性的学生组织[8]。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研究目的和需要,“大学生社团”、“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解读不一,但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生组织”是三者概念阐述的核心。本研究将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社团定义为基于自愿原则,学生自发成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服务,服从所在学校社团管理条例的群体。

1.2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经过长期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多元的教育功能。在科学与技术的压力下,教育必须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方便在他的一生中进行[9]。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理应满足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学者将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功能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专业拓展的创新平台,实现组织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空间,推进“三全育人”的实践场域,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承担着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实践锻炼等多种积极作用[10]。还有学者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塑造价值观念、提升合作与互惠意识、拓宽社交范围,丰富大学生活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价值[11]。另有学者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的功能概括为政治引领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能力培养功能、精神激励功能[12]。具体来看,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满足兴趣,开拓视野,结交朋友,丰富大学生活,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可以传播先进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的功能。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兴趣、发挥特长、锻炼能力的积极功能。它满足了学生多元学习的需要,肩负着实践育人的主要功能。作为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育人载体,集教育、组织、管理、文化、传播功能为一体的高校学生社团承载了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的希望。

作为严格的生物学概念,宏观上,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主张用生物进化来解释组织的成长,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物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13]。微观上,组织生命周期理论是以生物进化的类比方式,认为组织和任何生命有机体一样,会遵循生命周期的内在规律以及可预期的发展形态,在其生态环境中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等过程,每个阶段都会在生态环境中通过竞争获取资源,完成新陈代谢,调整自身结构以实现发展壮大。而区别于一般生命体的生命力,组织生命力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甚至在经历停滞后还有机会恢复生机[14]。随时代的发展,该理论已应用到经济学、管理学等各个领域,泛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种客观事物的阶段性变化及规律[15]。多数研究者也将生命体成长的全过程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利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有效揭示组织依其所处阶段,可能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瓶颈以及未来经营上将会面临的挑战[16]。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学生社团可以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遵循社团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社团成员是组织鲜活的个体,具有满足兴趣,获得发展,完善人格的需要。学生社团从新生入学的组建,到不同阶段的磨合成熟,有其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一方面,社团成员需要经历一个环境适应到融入,由成员成长为骨干,由活动参与者转变为活动组织者的动态过程,具有身心成长的阶段性。另一方面,学生社团也如生命体一样,社团组织在实践中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壮大、再到衰退,从分散到聚集再到分散,时松时紧的离散过程,具有组织成长阶段性。和生物组织一样,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其生命循环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成立期、起步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

3.1 成立阶段审核不严,缺乏支持

在社团成立阶段,调研筹备是孕育高校学生社团的基础,关乎学生社团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高校理应做到“严标准、强落实”,严格把关审批标准和流程,确保社团发展质量。但现实中,多数高校对学生社团重视程度不够,社团创立时登记注册制度形同虚设,审核把关不严,缺乏专业的市场调研和指导教师队伍,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锻炼的需要,弱化了社团的育人作用。同时,这时候的学生社团本身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运行机制,各个方面都不成熟,社团建设欠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成员吸纳,活动举办存在困难。在经费方面,初创社团影响力弱,外联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难以得到有力赞助和支持,资助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会员会费和学校拨款,社团活动经费堪忧,不利于社团成长。而且,高校某些职能部门,出于自身目的和需要,也会干预社团日常管理,资源配置偏向更有实力的“老旧”社团,损伤了新兴社团的利益,有违社团发展市场的公正,也给学生社团的功利性和学生干部官僚化埋下了隐患。

3.2 发展阶段扩张盲目,规划模糊

纳新发展对学生社团的成长运作至关重要,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社团的活动才能有效展开,计划目标和组织功能才能得以实现。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扩张中主要存在成员质量难以保障和发展规划模糊两大问题。受经费限制,学生社团在纳新时,宣传力度、宣传效果有限,纳新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进而造成成员素质、质量层次不一。一方面,学生社团在起步发展中,缺少系统理论指导,内部结构、制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摸着石头过河”,实践经验不足,选拔的成员不能很好地匹配后期社团运行的实际事项,闲置了部分人力资源,还造成成员锻炼学习的机会不均等[17]。若新成员加入后,长期无事可做,不仅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还会使其产生挫败感、失落感,不利于壮大社团的实力。另一方面,个别成员动机不纯,功利性强,缺少主见,同时加入多个社团,精力分散,无所适从,或加入社团后消极懈怠,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积累良好的社团形象和口碑。少数社团在发展中,目光短浅,规划模糊,仅依靠会费运作,给社团成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降低了社团的吸引力、美誉度。缺乏高质量的学生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和长远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影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成长。

3.3 成熟阶段管理混乱,质量下滑

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壮大的标志。活动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的主要途径,只有不断举办活动,才能保持社团组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兴趣、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还能够检验社团章程、组织架构与社会现实的适应性、匹配度,优化社团内涵建设。活动既可以诊断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又能够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处在成熟期的高校学生社团,已具备一定影响力和实力,规模稳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降低自我要求,文案策划原创性、创新性不足,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质量下滑等问题。此外,成熟的学生社团还存在机构冗杂,秩序松散,部门间沟通交流不畅,组织纪律性不强,团队意识欠缺等现象。一方面,学生社团是基于自发自愿原则组建成立的,成员维系多基于个人感情或志趣爱好,章程制度的约束性难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成熟期的学生社团成员众多,机构臃肿,容易陷入学习资源紧缺,上升空间有限,官僚文化滋生,人员闲置,人才流失的困境。

3.4 衰老阶段运行疲软,保障乏力

衰老期的学生社团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人员流失严重,面临存续危机。这一阶段的高校学生社团需要关注两大内容:一是要解决社团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要直面外部市场的生存环境压力。由于各成员加入社团的动机不同,付出与收获错位,以及关于职务、荣誉的不当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成员的组织认同;
再加上社团内部间缺乏交流互动,认知上存在隔阂与偏差,新一届的学生干部队伍无论是由指导教师指定,还是由上一届的社团骨干推荐,或由新成员选举产生,都难以真正保障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和团队建设的延续性。如何通过合理的换届方式,打造专业的学生干部队伍,增强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仍是困扰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不足,可供使用的场地有限,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也导致社团发展受阻。如何消弭社团外部市场的浮躁之风,树立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塑造社团品牌效应,也是高校学生社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4.1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学校、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高校应转变传统陈旧观念,紧跟时代,重新认识学生社团的定位和功能,深入贯彻创新育人理念,丰富“第二课堂”的育人形式和内容。首先,高校需要保障社团指导教师的权益,坚持立德树人标准,选好用好指导教师,并为指导教师提供专项培训,全方位提高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制定指导教师考核制度,监督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和日常管理的参与。只有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场地支持,免除高校学生社团生存发展的后顾之忧,学生社团的正常运转及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在社团建设的大政方针上,指导教师更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及时掌握社团成员的思想动态。指导教师在工作中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社团充分自治,发扬学生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坚持德育为先,满足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还需要为同类学生社团的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优化整合社团发展资源,规范社团发展秩序。最后,学校还可以鼓励师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建设紧密结合,解决学生在社团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4.2 严格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针对学生社团组织纪律散漫,制度约束乏力,管理混乱,活动质量下滑,学生干部缺乏责任担当等现象,高校学生社团需要从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重塑章程权威,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入手。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学习成熟社团的先进经验,完善制度,提高社团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在吸纳新成员时,要严格把关,侧重吸收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党员学生群体,确保成员质量。

针对值班签到、日常管理、请销假制度流于形式等现象,要健全奖励处罚机制,发挥考核评价引导作用。管理上兼顾人文性和纪律性,强化社团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学生干部更要做好表率,戒骄戒躁,不断学习,提高服务意识,主动关怀新成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培养社团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团文化。

在管理方式上,指导教师和学生干部要结合新时代新青年的思想特点,注重系统性和创新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社团成员档案管理、考勤管理服务,将奖惩机制与日常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挂钩,着重培养社团优秀人才,提高队伍执行力。

4.3 创新社团活动,提升内涵品质

活动是高校学生社团运转的基石,是学生社团发展的“命脉”。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吸引力不足,活动质量下滑,学生干部“酒桌文化”突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需要立足青年人才培养的现实,整合优质资源,多渠道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品质,做好社团优质活动的创新与承袭。总体来说,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在提升活动品质方面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成员创新精神,鼓励成员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接轨社会,锻炼成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丰富社团文化内涵。二是社团间可以开放合作,相互学习,做到消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实活动的层次和品味,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三是社团要聚焦活动的学术性、思想性、趣味性、文化性、规范性、艺术性,发掘活动的价值与功能,提高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活动质量,保持优质活动的延续性。只有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紧密围绕青年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精品活动,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在宣传推广中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塑造社团良好形象,才有可能摆脱当下面临的生存困境。

4.4 积极进取,自由健康成长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突围,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优良的市场环境。宽松、适度的发展环境,开放的资源获取渠道,才能扩大学生社团的校园影响力,确保社团作出正确的战略规划[17]。因此,高校应主动营造良性竞争、公平有序的社团教育生态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淘汰准入机制,给予初创社团专项扶持,逐步淘汰落后社团,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二是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根除学生干部的官僚文化,遏制阶层思想的蔓延,鼓励社团自由兼并或内部改组,明晰社团内部的结构与分工,均衡配置资源,破除社团类型和活动内容同质化的困境。三是要保障学生社团的自治性本质,营造竞争进取的成长氛围,促进优质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7],迫使社团主动创新,积极进取。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明确社团的初心使命,把握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方向,为青年人才成长服务。五是要结合院校及专业特点,科学规划,抢占教育市场高地,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学生社团的学习创新能力,延长社团生命周期。高校学生社团只有在合理、公平、有序的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中,自由竞争,健康发展,其活力和生存能力才会得到充分解放。

猜你喜欢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缤纷社团阅读(中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27期)2022-09-30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10期)2022-06-08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4期)2022-06-08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9期)2022-06-07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最棒的健美操社团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K-BOT拼插社团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推荐访问:新时代 视角 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