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价值

时间:2023-06-15 15: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宋继成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输血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新生儿溶血病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在于母体与婴儿血型不合,亦或母体妊娠期间IgG 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正常红细胞结构损坏,造成免疫性反应,发生溶血。临床研究显示,当母体血型为O 型,而新生儿血型为A 型或者B 型,则极容易出现新生儿溶血病。据统计,我国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率在20%~30%之间,而一旦Rh 血型不合,则二胎发生溶血病的概率升高至80%~90%[1]。如果母体抗体进入患儿体内,则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采取常规同型输血方式,则可引起患儿溶血问题加重。因而,输血治疗前,需对患儿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溶血三项指标进行筛查,进而确保输血安全性。以往临床检测方式以试管法为主,但检出率不理想[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柱凝胶检测法逐渐发展,被用于多种临床检测工作中,然而针对新生儿溶血患儿输血前抗体检测内容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2017 年1 月—2021 年12 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0 例进行研究,对比探讨微柱凝胶检测与试管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门诊及住院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0 例进行研究观察,男16 例,女14 例;
日龄1~6 d,平均(3.12±0.45)d;
体 质 量2.53~4.35 kg,平 均(3.25±0.45)kg。本研究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
②日龄<1 周;
③患儿监护人同意参与并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药物过敏史患儿;
②有遗传精神病史患儿;
③遗传心脏病患儿;
④监护人不同意配合研究的患儿。

1.3 方法

患儿在输血前分别采取微柱凝胶检测法与试管法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溶血三项检测,试剂为长春博迅 ABO、RhD 血型检测卡微柱凝胶[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 第3400932 号],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3.1 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EDTA 抗凝制剂,共2 mL,再将样本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处理,转速设定为3 000 r/min,连续离心10 min 后取出样本。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样本实施洗涤处理,随后提取出1 mL 红细胞样本制成压积红细胞,其余样本分别制成浓度为0.8%、3%~5%的红细胞悬浊液。

1.3.2 直接抗人球蛋白检测方法观察组选择抗人球蛋白卡,分别标记A、B、O 三孔,并各加入0.8%的红细胞悬液样本,剂量为50 μl,将抗人球蛋白卡放入离心机内处理,等待1 min 后观察试剂变化情况。对照组则在相应试管内加入3%~5%的红细胞悬浊液1 滴,同时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同样为1滴,轻摇试管后混匀,将其置入离心机内处理,等待1 min 后观察试剂变化情况。

1.3.3 游离抗体检测方法观察组选择抗人球蛋白卡,分别标记A、B、O 三孔,并在其中各加入0.8%的红细胞悬浊液样本,剂量为50 μl,同时在各孔内滴入新生儿的血清样本,各50 μl 即可。将抗人球蛋白卡放置在室温环境下孵化15 min,后置入离心机内处理,等待1 min 后观察试剂变化。对照组取空试管,标记后向内加入新生儿血清样本,滴入2 滴,再加入3%~5%的红细胞悬浊液1 滴。轻摇混匀后将标记试管加入恒温水浴锅内孵化,设备温度设定为37%,水浴60 min 后取出,向试管内滴入广谱抗IgG 抗人球蛋白血清,滴入1 滴。最终将试管置入离心机内进行处理,等待1 min 后如观察到试管内出现凝集的情况,则确认样本属于抗体阳性。

1.3.4 放散液抗体检测方法选择酸放散方式对放散液进行制备,再通过释放试验检测相关抗体。取空的大试管,加入新生儿的压积红细胞样本1 mL,再加入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 mL,标记后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加热孵化,设备温度设定为56℃,连续水浴7 min 后将试管放入离心机内处理。离心机转速设定为3 000 r/min,连续离心5 min 后提取上层放散液备用。

观察组使用抗人球蛋白卡,分别标记A、B、O孔,并各加入0.8%的红细胞悬浊液样本,剂量为50 μl,随后在三孔内各加入50 μl 的放散液,将抗人球蛋白卡放置在室温环境下孵化,共15 min 即可。孵化后,将抗人球蛋白卡置入离心机内处理,转速保持不变,连续离心处理10 min 后观察三孔内试剂变化情况。如O 孔中试剂发生凝集,则说明O孔呈阳性,且释放A、B、O 外抗体。另外选择抗人球蛋白卡,加入相应抗体后筛选细胞,分别滴入50 μl 的放散液,筛选样本中的不规则抗体。

对照组取空试管标记,滴入1 滴3%~5%的红细胞悬浊液样本。将试管置入恒温水浴锅内孵化,设备温度设定为37℃,连续孵化60 min,取出后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洗涤3 次,最终在试管内滴入广谱抗IgG 抗人球蛋白血清,剂量为1 滴。将试管置入离心机内,等待1 min 后观察结果。

1.3.5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观察组样本分离血浆后,分别在试剂卡的Ⅰ、Ⅱ、Ⅲ孔内各加入50 μl 的血浆样本,在三孔内各加入筛查谱细胞,剂量同样为50 μl。将试剂卡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孵化,设备温度设定为37℃,15 min 后取出并置入离心机内。根据筛查谱红细胞反应情况判断检测结果,如出现凝集的情况,或发生溶血情况,则判断为阳性。如红细胞完全沉淀在孔底,且未发生凝集情况,则判断为阴性。

对照组采取试管法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将红细胞血清、血浆混合物放入37℃恒温箱中保存30 min,通过NS 洗涤红细胞,利用盐水法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如出现阳性反应为阳性,未出现为阴性。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溶血三项(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检出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检测方法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率比较

30 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中,采取微柱凝胶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率对比[n(%)]

2.2 溶血三项指标中两种检测方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测定结果比较

微柱凝胶检测法测定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指标中,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溶血三项指标中两种检测方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测定结果对比

2.3 溶血三项指标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抗体释放试验测定结果比较

微柱凝胶检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检出率高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溶血三项指标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抗体释放试验测定结果对比

2.4 溶血三项指标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游离抗体试验测定结果比较

30 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通过微柱凝胶检测游离抗体,阳性患儿28 例,阳性检出率为93.33%;
通过试管法检测游离抗体,阳性患儿14例,阳性检出率为4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03)。

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自身血清与母体不符,进而导致母体产生了相应的血型抗体,抗体经由脐带系统突破胎盘屏障到达新生儿体内,而此时的新生儿血型抗原与其无法匹配,从而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变的产生[3-4]。ABO新生儿溶血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病理角度分析其病变的主因即在于母婴血型不符,进而使母体循环系统中产生的IgG 抗体可直接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当中,使其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可导致溶血症、贫血症、继发型高胆红素血症等多种疾病,给新出生婴儿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临床干预新生儿溶血症时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输血,可有效补充缺失的红细胞量,但在输血前必须实施准确的检验,以确定输血源和新生儿血型的匹配性。但由于临床实际工作中检验的样本量相对较大,因而可能会产生检验过程失误、检验操作不达标、检验样本采集不当等问题,从而使检验的准确率受到影响[5-6]。

实际治疗新生儿溶血患儿时,必须在输血前进行相应检查,相关检验需围绕母体内抗体阳性情况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在输血后再次发生溶血情况。因此,需要同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血液情况给予评估,继而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微柱凝胶检测法是目前临床血液检测工作中的常用方式,其操作简便,检验结果出具速度较快,且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微柱凝胶法可有效减少对红细胞洗涤的相关步骤,从而简略整体检验步骤,且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并没有影响,整体准确率相对较高[7]。

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微柱凝胶法开展针对新生儿溶血检验的溶血三项时,其对直接抗球蛋白阳性的检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对游离性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也可达到90%以上,对于临床早期阶段的输血治疗工作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数据。其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可引发人体产生免疫性的溶血症状,通常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产生,属于较为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8-9]。其中以IgG 抗体为主,而不规则抗体则包含了抗C、抗c、抗E、抗e、抗D 等,这种不规则抗体在女性妊娠阶段、输血治疗阶段均可产生,能够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刺激,从而导致血液中出现相应的抗体,也使人体对特定的红细胞产生过敏反应[10-11]。其中输血阶段产生的IgG 效价和后续过敏、溶血反应的程度有着密切关联,二者呈正向关系,且部分情况下还可能产生迟发性溶血反应,给治疗工作带来明显的影响[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30 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通过微柱凝胶检测方式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0.00%,明显高于试管法(P<0.05),本研究结果与贾冰等[15]发表文章的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检测的观察组患儿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5.50%高于对照组试管法阳性检出率0.50%”相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输血治疗前,应通过微柱凝胶检测方式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溶血三项指标进行检测,进而保障输血安全。微柱凝胶检测具有阳性检出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值得运用推广。

猜你喜欢微柱试管红细胞红细胞的奇妙旅行家教世界(2022年34期)2023-01-08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传感技术学报(2022年8期)2022-10-25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模具制造(2021年9期)2021-11-02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电化学湿法腐蚀法制备硅微柱阵列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年11期)2019-01-04纳米尺寸下铱单晶微柱的力学行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1期)2018-03-15试管难题好孩子画报(2016年7期)2016-12-12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4年2期)2014-09-21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年12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溶血 新生儿 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