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和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3-06-15 12: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论文《试论“跨界融合”在艺术项目策划中的应用及价值》通过解释“跨界”含义,准确定位“跨界”在艺术项目策划中的定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对于“跨界融合”在艺术项目策划中的必要性是从它的重要手段和表现两方面来说明。为更加有力的说明跨界融合在策划中的应用,从艺术与艺术之间的跨界和艺术与非艺术跨界来举例,分别列举了上海戏剧学院《东去西来》和乌镇艺术旅游来加以说明。最后,通过以上的讨论得出了艺术管理项目策划与跨界融合的新思路,为各位从事艺术管理者提供了方法手段。

关键词:跨界融合;艺术管理;艺术;策划

跨界融合既是艺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需求,同时开启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良好契机,通过跨界融合,从事艺术管理的策划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艺术与各领域之间的衔接,为实现艺术领域多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此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跨界融合,对于艺术管理这来说跨界融合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段,更是对艺术工作者本身思维领域的一种扩展,从而使艺术形式变得更加多元,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段,它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将艺术与艺术之间进行了有效的衔接,而且还可以成为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桥梁,在众多创作手段中它的出现可以说是最有效的衔接。下面我把跨界融合在艺术管理项目策划中的应用分为两类论述加以论述跨界融合在艺术策划中所带来的独特表现。

2018年11月2日,上海戏剧学院演出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演出——《东去西来》,它打破常规,通过一场演出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入到一场演之中,多种元素的出现并没有带来混乱不清的负面表演效果,反而更是促进了一场表演所要达到的效果,是现场观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整场演出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对话、境界、冥想、击节、祈愿、景象、梦回、知音。这部作品由上海戏剧学院的各位老师和部分同学共同完成,耗时2年多的时间,综合音乐、舞蹈、绘画、影像以及戏剧等艺术模式为元素,在演出过程中创造性的融入科技视觉影像为为叙事主线,依次以“前奏”、“间奏”、“尾声”的动态表演,在舞台上呈现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文化魅力。《东去西来》注重体现东方文化的“意境”与“气”,同时融合大量西方音乐元素,中西文化在此次演出中彼此交融呼应,或彼此演绎,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交响演出,以自然流畅的中西交融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含蓄优雅的室内乐与奔放自由的布鲁斯相互转换,两种不同的风格特点组合在一起,既构成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又在彼此的对比中凸显自己的特点。弦乐四重奏与优美的舞蹈构成舞蹈与音乐的新的复调,击节乐音凝聚了跨越种族的和谐赞美之歌……以上无不体现出跨界融合在创作中所处的重要作用,借助创作者的神来之笔,多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跨界作品同台辉映,音乐、绘画、影像、表演、舞蹈以及戏剧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创作元素,彼此互为主体,呈现剧场的意识流效应,穿越时空、跨越地域,聚合成全新的舞台张力。此次演出创造性的给艺术管理业界打开了新思路,并未以后的作品创作开辟了一条独具创造性的方法路径,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跨界融合,使《东去西来》这部“混血儿”作品成功的问世。

项目策划中的跨界融合远非1+1=2那么简单,跨界融合发展到了今天,早已超越了以往不同领域简单拼凑的“浅表式组合对接模式”,而已孕生出两个领域互以对方创意创新要素为发展驱动力的“深层化融合共进模式”。拿哈尔滨大剧院剧院的衍生产品来说,以往很多观众感觉在观看演出时很难买到趁心如意的纪念品,不是因为剧院没有纪念品,而是缺乏有独特纪念价值的物品。剧院只是将一些与演出内容产品关联性不强的产品拿来售卖,显得牵强甚至还带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之后哈尔滨大剧院根据大众的消费需求为每场剧院演出的都设计了“剧院特别纪念徽章”的出现,将剧院演出特有的文化植入产品中,提升了艺术衍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能够有力的改变剧院的经济收入单一的发展模式,为剧院自我造血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但与此同时,跨界融合的不合理运用也会造成创作混乱,是作品内容杂乱无章,只是形式之间的拼接,要想突破项目策划的瓶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跨界融合。基于现状,笔者认为艺术管理者必须做好这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创意方面的工作。艺术项目管理策划要跨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一些元素的表面叠加、拼凑。如今,跨界最重要的是突出了它特有的包含的特点。以众多艺术文化为基因,以创意为骨架,融合互联网、新媒体、高科技等手段,将各类艺术相适应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实现从传统的单一艺术产品到多元、现代、繁荣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既拓宽艺术文化产业的覆盖面与内涵深度,又增加了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

最有价值的是创新创意,作为艺术管理者更是视创新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可最易受到伤害的也是创新创意。从我建国以来,经济政治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文化方面的保护工作确实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知识产权的没有在公民和艺术工作者心中落下根,就很难保证创意的清泉源源不断,推动艺术管理者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也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本论文就艺术项目策划管理中的跨界融合,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得出跨界融合在艺术管理策划中即是表现手段又是表现内容,确立了跨界融合在在艺术项目策划管理中的准确定位,通过两个案例从两个方面论证跨界融合在艺术管理项目策划中的价值,跨界融合发展到了今天,早已以往不同领域简单拼凑的“浅表式组合对接模式”,而已孕生出两个领域互以对方创意创新要素为发展驱动力的“深层化融合共进模式”。以众多艺术文化为基因,以创意为骨架,融合互联网、新媒体、高科技等手段,将各类艺术相适应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充分运用,艺术管理者运用跨界融合不仅激发了新一轮的创作潜力,更是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等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一大批年轻人重新认识了传统艺术。

参考文献

[1]和云峰编著.《音乐艺术管理基础理论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央音樂学院出版社.2007.

[2]张蓓荔编著. 音乐商务项目策划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11.

作者简介:李明(1996.8-),男,汉族,山东滨州人,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艺术管理跨界融合策划穿行城市中读者·原创版(2022年9期)2022-09-17许愿时间到儿童时代(2022年6期)2022-07-11论艺术管理中的文化资源经营者(2017年1期)2017-03-08IP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实践与资本抉择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科技知识动漫(2016年2期)2016-01-27周星 艺术管理学科三个层面问题思辨艺术百家(2015年3期)2015-12-25高师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艺海(2015年7期)2015-11-03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数码影像时代(2009年5期)2009-06-29

推荐访问:视域 融和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