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锋
摘要:目的:分析小肝癌患者接受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效果差异。方法:于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小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均接受过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通过回顾性数据分析法比对小肝癌患者诊断阳性率。结果:CT平扫阳性检出率低于磁共振成像,存在明显数据差异(P<0.05);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肝癌临床诊断中螺旋CT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高,临床中可以先对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辅助螺旋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检查。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成像;螺旋CT;阳性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小肝癌为肿瘤科常见疾病,也被称为早期肝癌、亚临床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单个结节大小≤3cm,多个结节直径之和≤3cm,早期确诊小肝癌患者病情,可以提高预后结果[1]。基于此,于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小肝癌患者进行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于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小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男16例,女14例,年龄47~61岁,平均年龄(54.19±0.71)岁。纳入标准:(1)符合《指南与共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病理检查确诊;(3)能够依从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过程。排除标准:(1)已经在其他三甲医院确诊;(2)精神疾病;(3)合并其他癌症;(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小肝癌患者均接受过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具体开展方法如下。
螺旋CT诊断:西门子GE-64层螺旋CT。
开展方法:(1)取小肝癌患者仰卧位接受检查;(2)先实施CT平扫,并调整层厚(512×512mm)、电流(160mA)、电压123kV参数,扫描范围控制为肝脏下缘→膈顶之间;(3)平扫结束后为小肝癌患者静脉注射碘普罗胺对比剂,为患者实施增强扫描;(4)将扫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并由研究人员使用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处理;(5)2名工作人员共同判断图像结果,两人观点一致则确定小肝癌诊断结果,不一致则邀请科室主任共同判断。
磁共振成像诊断:GE Architect 3.0T磁共振。
开展方法:(1)根据小肝癌诊断需求,选择体部相控阵线圈;(2)确定层间距(10mm)、层厚数据(5mm)参数;(3)为患者静脉注射20m扎喷酸葡胺对比剂,速度控制在2.5ml/s(±0.5ml/s);(4)2名工作人员共同判断图像结果,两人观点一致则确定小肝癌诊断结果,不一致则邀请科室主任共同判断。
1.3研究指标
阳性检出率:(1)真阳性:CT平扫/CT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是小肝癌,病理诊断也是小肝癌;(2)假阳性:CT平扫/CT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是小肝癌,病理诊断不是小肝癌;(3)真阴性:CT平扫/CT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不是小肝癌,病理诊断不是小肝癌;(4)假阴性:CT平扫/CT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不是小肝癌,病理诊断结果是小肝癌。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6.0软件处理小肝癌患者在诊断中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若小肝癌患者诊断数据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值大,反之则小。
2 结果
2.1CT平扫与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
CT平扫阳性检出率低于磁共振成像,存在明顯数据差异(P<0.05),如表1。
3.2CT增强与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
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
3 讨论
多项临床研究指出,小肝癌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生存期长。小肝癌临床无创诊断方法主要为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在诊断效果上有所差异,是小肝癌影像研究的重点[2]。
本次研究可以得知:(1)CT平扫阳性检出率低于磁共振成像,存在明显数据差异(P<0.05)。数据差异原因主要在于CT主要是利用超声技术进行判断患者病灶情况,无法有效避免小肝癌患者因为呼吸运动引发的层面跳动以及伪影问题,所以影响检出结果。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体外高频磁场作用,由体内物质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产生信号,相比于CT能够避免信号从外部→内部→外部过程中的信号损失以及组织遮挡问题,在小肝癌诊断中精准度更高[3];(2)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是因为在CT增强扫描中能够通过为小肝癌患者注射对比剂,提高CT对病灶处的敏感度,所以诊断精准度更高,同磁共振成像并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对小肝癌患者实施影像检查时,可以先进行CT平扫,如果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性判断,可以联合开展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精准度。
参考文献:
[1] 张展. 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比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2):152-154.
[2] 徐振州,姜海娅,高辉,等. 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诊断效果[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7):961-963.
[3] 王勇. 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在小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6):738-741.
猜你喜欢螺旋CT磁共振成像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30期)2016-12-28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9期)2016-12-26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9期)2016-12-26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28期)2016-12-20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年5期)2016-12-19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8期)2016-12-07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23期)2016-11-15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7期)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