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姝彦 陈玉保
摘 要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要支柱之一的县域经济发展,挖掘出产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实现了与国家“三农”问题的重要联结。分析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苍溪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构架物流运输体系;创新推广本土电商扶贫品牌,加大线上线下推介力度,强化电商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加大电商人才培训与招引;扶优促强冷链物流企业;强化扶贫产品品牌打造,完善产品运营销售体系;落实支持政策,健全奖补制度。
关键词 乡村振兴;县域经济;产业扶贫;电商体系;四川省苍溪县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1.032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产业,任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产业兴旺着眼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鏈,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大巴山南麓,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热量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较为发达的农业活动,带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苍溪县作为四川省的农业大县,在全县近71万人口之中,有62万人参与农业活动。被称为世界红心猕猴桃之乡和雪梨之乡的苍溪县,农业是当地的重点产业,农业产值年年增长,拉动全县经济稳步提速。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信息化的需求,高效的信息互通带来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快速地渗透到了最传统的农业产业。王金凤(2016年)等提出“互联网+”作为国家新战略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影响的思考[1]。刘灵犀(2021年)基于可视化工具梳理了近十年来农村电商的演化路径,发现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电商平台入驻农村市场、乡村振兴、三农政策等诸多因素,2015—2020年成为农村电商快速崛起之年[2]。裴璐璐(2021年)基于不同于传统零售的线上线下“新零售”分析了该背景下农村电商模式发展的困境及解决方法[3]。苍溪县以构建“苍溪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为核心,支持电商典型,开发县域流通与农产品购销的结合模式,加强线上线下双发展,推动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型升级,紧抓当地农产品特色品牌、品控及标准化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乡村振兴,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1 现状
网络时代的急速膨胀和传统农业产销模式的不平衡不配套催生了农村电商的诞生和发展。电子商务出现以前,消费端对于生产端具有滞后性和地域性限制。信息化时代的开启,改变了苍溪县农产品的商业形态,网络销售开拓出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影响了苍溪县的涉农经济。苍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重点县,拥有优越的农业资源和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等作为县特色农产品,在全县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县域电商走进千家万户,苍溪县抓住机遇,积极引进电商平台带动本地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并完善电商生态体系,整合当地农产品信息资源,做好电商服务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驱动下逐步推进了服务体系升级和扶持力度加强。
1.1 建成和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苍溪县建成面积达2 400 m2的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个。建成乡镇电商服务近4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300个,其中贫困村服务点有163个。以点带面,上行下效,形成了以电商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为节点的电商服务体系[4]。另外,依托于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整合全县物流企业,建成县级电商物流中心1个,入驻了包括顺丰速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中通快递等在内的8家物流快递企业,形成了信息共享、职责明确、配送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1.2 完善了农产品上行电商配套体系
孵化培育优秀电商企业近20家,优秀个人创业网商30个;在淘宝、余杭后勤、天虎云商等电商平台建设了苍溪特色馆,对10余款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策划,开展县域农特产品网络推广活动支持电商精准扶贫,并对其中几款农产品进行“一品一码”溯源建设。其中,与杭州市余杭区达成“数字经济”互助项目,加快苍溪县农业数字化进程,拓宽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1.3 全方面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服务
采取集中培训与散培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电商创业团队、个体经营户、驻村工作队、传统企业电商升级和只有知识没有经验的毕业大学生等,开展与个人情况相应的电商人才培训。经统计,苍溪县累计开展电商培训400期,参与人数达10 000余人次。其中乡镇培训、专题培训、贫困村专题电商培训、常规培训分别开展上百期,培训人次达上万人。以人才赋能电商,促使措施精准发力、直击痛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1.4 精准认定扶贫产品,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完善苍溪县扶贫产品目录清单,已完成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苍溪川明参等多个扶贫产品认定;广元千业农产品公司、青联众创电商公司、紫衫农业公司等公司申报为扶贫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积极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五大体系”,加强各生产环节与网上购销平台APP终端的数据对接,从源头上保障农特产品质量。
1.5 完善产品直通渠道,构建全域市场体系
在京东、天猫、易田等知名电商平台,以及微店等社交平台,开设苍溪涉农产品扶贫专区,构建苍溪特色产品“网上集市”,重点销售本土扶贫农产品。仅2020年上半年,苍溪县就实现农特产品电商交易额3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积极开展扶贫产品“八进”活动,在大润发超市、世纪华联超市、梨乡市场、武当市场等地设立了扶贫产品销售专柜。依托成广渝合作和东西扶贫协作,组织县域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到成都、重庆、浙江等地开展农特产品专场品鉴会和推介会。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电商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苍溪县电商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的滞后,农村电商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结构不完善,相应的服务措施缺乏落实,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经济活力不充分[5]。由于运输流程复杂、路面建设水平低、乡镇道路网稀疏、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物流体系的完善受到较大阻碍。物流配送中心不足,县农村三级物流系统需要及时改善和加强。而电子商务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与现阶段苍溪县农村4G网络建设之间的矛盾也亟需解决。
2.2 电商人才数量供不应求,人才质量较低
电子商务对于新型员工的要求较传统行业更为苛刻,目前的电商行业更需要相应的多媒体人才、运营人员、管理人员和信息人员的复合型人才。人员的供不应求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人才缺口是当务之急[6]。同时,由于农村网络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电商兴起时间短、农村地区宣传不够到位等原因,部分农民对于电子商务接受慢,对于电商营销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知。
2.3 行业组合不够,农产品“出口”不好
产业化的生产和销售系统还不完善。供销、电器、农产品协会等尚未有效整合。农业合作社、农户等与电商平台供给方的沟通渠道尚未有效建立。农产品在网上的销售效果较为一般,线下与线上联结不够紧密,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在促农增收方面还没有很大的效果[7]。
2.4 资金投入不足,支援措施不足
尽管不断的零售商正在加入农村电商这一时代洪流,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模仿这一新的商业形态,政府资金帮扶的需求仍然困扰着大多数电商人。当前苍溪县电子商务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产业金融主要依托于政府的资金扶持,县级、企业、银行的金融措施未落到实处,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电商发展后劲不足。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率低,大资源、低收益的问题仍屡见不鲜。
3 对策
3.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构架物流运输体系
完善農村交通物流网,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物流集散中枢、乡(镇)物流配送站为节点、村级物流配送网点为基层末梢,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实打实地将农产品物流配送落实到户。支持本土超市、贸易公司等传统商贸企业参与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整合超市货品、酒类、果蔬、农资配送等运输需求,解决农村物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8]。另外,加强农村基层宽带建设,逐步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健全农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方式方法。
3.2 创新推广本土电商扶贫品牌,加大线上线下推介力度,强化电商宣传力度
加大对企业农特产品电商品牌的打造,扶持本土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构建苍溪县特色产品“网上集市”。例如,可对白驿镇岫云村支部书记李君创建的“一品一家”电商平台和“远山结亲·以购代捐”电商销售模式进行深度挖掘,并在全县推广。打造“时光鸭”“岁月鸡”“年华猪”等成熟农村电商品牌,以岫云村为核心,吸引周边乡村,带动全县、辐射剑南阆巴,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苍溪电商扶贫模式。
积极组织县域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开设线下农特产品体验馆,实现消费端和生产端“零距离”连接。引导鼓励传统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加快新销售渠道宣传,实现线上与线下共同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对电商理念和电商运营模式等进行宣传推介。积极开展电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提升电商理论普及率和电商运营推广率,创建电商发展良好氛围,吸引各行业积极投入电商行业,促进农村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9]。
3.3 因地制宜,加大电商人才培训与招引
整合县域电商人才,建立电商人才资源库,针对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人员、城镇失业或待业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等[10]帮扶对象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专业培养设计、摄影、运营、客服、美工等专业人才。建立电商人才师资队伍,以点带面,上行下效,为苍溪县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本土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深入乡村,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实施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课程,面对面为群众讲授电商知识。推动人才“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4 扶优促强冷链物流企业
重点扶持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物流快递企业,尽快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本地龙头物流和快递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外地物流企业,扭转个别物流企业独家经营、垄断部分物流市场、物流价格偏高的局面。优先发展果蔬冷链物流建设,重点支持经营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冷链物流建设,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招引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建成综合现代物流园区,实现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拣及信息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集聚功能,提高运作能力,降低运营成本[11]。
3.5 强化扶贫产品品牌打造,完善产品运营销售体系
1)制订扶贫产品的生产标准,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聘请专业机构对扶贫产品进行标准化包装,并借力媒体对扶贫产品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力争将苍溪县优秀扶贫产品打造成极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促进特色农产品上行速度。2)进一步健全流通体系。规划建设物流新区,充分吸纳社会资本的投资建设,引导有实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入驻;争取上级发改、商务、农业等部门加大对苍溪县冷链物流、农贸市场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畅通扶贫产品的流通渠道。3)强化电商服务站点营运管理。持续加大电商服务站点人才培训,有效促进电商服务站点正常营运,提升扶贫产品网上直销能力。4)拓宽扶贫产品营销渠道。鼓励引导县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车站等经营场所自建扶贫产品销售专柜。5)推进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建设。完善销售体系,遵守政策,将工作目标落实在每个责任人头上,加强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联系,做好监督防控工作,减少冲突和错误,提高销售质量。
3.6 落實支持政策,健全奖补制度
除省政府对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给予的财政支持外,县本级财政每年投入相应的财政支出推进电商农产品扶贫工作,并全面推广“政担银企户”试点和“扶贫再贷款”模式;大力开展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人才培训工作。另外,奖补政策也应落在实处。政府财政投入一定资金,对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量的店铺等按相应比例给予适当奖补。调动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在农产品电商支撑下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银行积极介入农产品销售贷款业务,降低利息,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网点,完善金融供给,提供金融支持[11-14]。
参考文献:
[1] 王金凤,梁瑞华.“互联网+”现代农业探索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16-19.
[2] 裴璐璐,王会战.“新零售”背景下农村电商模式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21(17):89-92.
[3] 刘灵犀,刘珊,张坤.中国农村电商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脉络分析——基于2011—2020年CNKI数据的可视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3):67-73.
[4] 整合资源另辟蹊径 打造“互联网+服务+流通”农村电商发展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36):50-52.
[5] 周明.“互联网+扶贫”背景下广西农村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1):25-26.
[6] 周振鹏.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143-146.
[7] 欧阳琳.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乡村振兴[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89-91.
[8] 焦森.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对策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6):89-90.
[9] 陈仲民,杜明伟.湖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21,42(3):88-92.
[10] 李闯.陆龙兄弟:星星之火渐显燎原之势[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11):36-37.
[11] 汪丽华.基于电商新零售模式的冷链物流发展分析[J].商展经济,2021(13):14-16.
[12] 陈瑞琪,徐广才,刘岩,等.农村电商建设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J].农业展望,2021,17(8):58-64.
[13] 张长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J].山西农经,2021(18):175-176.
[14] 徐丽艳,郑艳霞.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2):109-120.
收稿日期:2022-03-07
作者简介:何姝彦(1997—),女,四川广元人,本科,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E-mail:
echhox1@outlook.com。
*为通信作者,E-mail:
c2007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