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维美 黄华德
1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 澳大利亚 堪培拉 2601
提要 新异范畴的功能是标记新的、未预期的信息,示证范畴的功能是标记信息来源,腊罗彝语釆用语法手段来标记这两类语法范畴。这两类不同范畴的语法标记处于相同句法位置,呈现互补分布的关系。通过对比腊罗彝语新异范畴和示证范畴在同一语境下的差异,我们归纳了腊罗彝语新异范畴的语义特征:对非自主自控行为的事后意识;
自我身心状态变化的初始感知;
当场发现;
首次体验;
反预期;
近期发现;
未预期或超出经验范围。新异范畴具有很强的语境限制以及时效性,这7个语义参项,从各个角度体现了“新”这个特征。腊罗彝语新异标记之后还可以出现表“惊讶、意外”的语气词,因此,我们认为腊罗彝语新异范畴的语义核心是“新”,“异”为伴随特征。
相较于新异范畴,示证范畴在学界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对示证范畴(evidentiality)的定义,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Aikhenvald(2004)认为示证范畴的主要功能是标记信息来源,她从跨语言视角把示证范畴所表达的信息获取渠道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语义参项:亲见、非亲见、推断、测度、传闻和引述,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获取渠道
随着对更多语言事实的深入挖掘,Tournadre和LaPolla(2014)对示证范畴的定义提出了不同观点。通过对藏语(Standard Tibetan)示证范畴的考察,他们发现仅从陈述内容的信息来源(information source)这个单一维度已不足以区分和解释示证标记的复杂表现。由此Tournadre和LaPolla(2014)把示证范畴定义为:从说话者的角度陈述信息来源(verbal source)以及信息通达(information access),包括说话者的主观策略(subjective strategy)。信息通达主要强调的是说话者对于所述信息的认知通达(cognitive access to information),既包括客观来源(视觉通达、听觉通达等),也包括主观要素(内心感受、自我意识等)。藏语中,感官获取的信息和内在感受(如“我害怕”“我饿”等)都用同一个示证标记dug,但它们之间是不同的认知通达方式。因此,Tournadre和LaPolla(2014)新框架下的信息获取方式有:感官获取 (five senses)、内心感受(inner sensation)、自知(egophoric/personal knowledge)、推断(inference)、听说(hearsay)。此外,藏语中通过感官直接获取的事件信息,储存在记忆里很长时间之后再次提起时,说话者可能会转用非亲知标记(Tournadre和LaPolla 2014:247)。可见,示证标记不仅仅传达信息获取方式,还与所述内容在说话者的认知中所处的特定状态相关,选用什么样的示证标记体现说话者的主观策略。Sun(2018)发现在四川黑水县达古藏语中,同样是感官渠道获得的信息,根据不同的观察程度会用不同的示证标记,刚开始观察而得的信息用-the标记,完整观察后得到的信息用-w标记。同样的信息获取渠道,表达不同的信息获取度。因此,Sun(2018)也认为示证范畴表达的不仅仅是信息如何获得,而且还传达了信息通达的程度。
藏缅语示证范畴是十分复杂的,很多语言都具有丰富的示证标记,且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羌语通过动词内部形态屈折来表达(LaPolla 2003);
藏语的示证范畴同其他体貌范畴共享形式标记(江荻2005;
曲世锋2015);
彝语支语言,如哈尼语(杨艳和罗增勇2018)、傈僳语(余德芬2018)、诺苏彝语(Liu和Li 2016)等,则通过添加语法化了的词缀来表达。
文章考察的语言腊罗彝语,(1)腊罗彝语属于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西部方言,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语回族自治县为中心,分布在邻近各地。巍山县的腊罗彝语内部分为西山和东山两个土语,两个土语之间基本能相互通话,词汇语法比较接近,语音语调差别较大。文章所用语料来自巍山县牛街乡老黑棚村的西山土语。属于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它的示证范畴和新异范畴都有独立的语法标记。陈述句中,说话者亲身经历的事件、自主自控的行为不出现示证标记,即为零形式∅;
感官获取的信息用mu55标记;
推断示证用ɡ31标记;
测度示证为ʂa55;
听说的信息用bi33a31mu31标记。腊罗彝语示证标记的主要功能与语义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腊罗彝语的示证范畴
腊罗彝语新异范畴的语法标记为u55。在陈述句中,除了表达当场发现、反预期等典型语义外,还可以表示说话者对非自主自控行为的事后意识以及突然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感叹句中,也需要用新异标记u55,新异标记是构成感叹句的必不可缺的要素。腊罗彝语新异标记的语义特征以及与句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如表3所示。
表3 腊罗彝语的新异范畴在不同句式中的语义特征
示证标记和新异标记在腊罗彝语中是互斥的,两类语法范畴虽各自具有独立的语法标记,但共享一个句法位置。文章将通过比较示证范畴和新异范畴在同一语境下的差别,全面系统地考察新异范畴的句法语义特征。
阐述亲历的事件时,说话者常常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在许多语言中人称和示证标记是相关联的。在人称与示证关系的研究中,涉及到第一人称问题时,学者们往往使用自知(egophoricity)来表达。广义的自知既可以通过谓词的语义来表达说话者自我意识参与情况,也可以通过语法标记来实现;
狭义的自知是指一种语法范畴,表达说话者亲历某一事件或情状(San 和Norcliffe 2018:2)。在藏缅语研究中,自知往往指的是一种语法范畴。Tournadre和Jiatso(2001)认为自知即说话者直接参与了其所描述的事件过程,说话者自身就是信息源头。邵明园(2014)根据藏语自知范畴的特殊表现,将自知进一步定义为说话者以“自我-现在-这里”三维空间为核心,对事件和动作所作肯定的、内心熟知的陈述。许多学者把自知标记看作一种特殊的示证范畴,称为自我示证(DeLancey 2001;
Garrett 2001:102;
Tournadre 2008)。Sun(1993,2018)根据示证与人称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传统的按照语用角色界定的第一人称(说话者)、第二人称(听话者)、第三人称(非言谈参与者)区分为自称(self-person)和他称(other-person)。自称句即说话者依据自身独有的知识,陈述自己自主性的行为、自我感知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亲身经历的事件。与之对应的是他称句,指说话者依据直接观察,或经由推测、旁证判断、他人转告等间接渠道获得的证据,陈述他人的状态或事件。
在腊罗彝语中,自称句采用零形式的语法标记,他称句则强制使用示证标记。但当说话者熟知第三者的状况,例如所述内容为亲属或熟人的行为活动或是兴趣爱好时,他称句可以不出现示证标记。如例(1)a所示,所述事件为另一半的情况,句末不加任何标记。例(1)b陈述的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妹妹”的爱好,所以句末为零标记。(2)文章所用缩略符号说明:1SG:first person singular(第一人称单数);
2SG:
second person singular(第二人称单数);
3SG:
third person singular(第三人称单数);
1PL:
first person plural(第一人称复数);
2PL:second person plural(第二人称复数);
3PL:third person plural(第三人称复数);
ASSU:
assumed(测度示证标记);
CONN:
connective(复句关联词);
CL:
classifier(量词);
DIR:
direct evidential(亲知标记);
EGO:
egophoric (自知标记);
EV:
the evidential proposition(示证命题);
GEN:
genitive(属格标记);
HRS:
hearsay evidential marker(听说示证标记);
INC:
inchoative(起始体);
INF:
inferred(推断示证标记);
INTER:
interrogative(疑问标记);
IMPE:
imperative(祈使标记);
MIR:
mirative(新异标记);
MP:
modal particle(语气助词);
NEG:
negative(否定);
NOM:
nominative(主格);
PFV:
perfective(完成体标记);
P:
the scope proposition(所述命题);
REP:
reported evidential(报道示证标记);
RES:
resultative(结果体标记);
RLS:
realis(已然标记);
SFP:
sentence final particle(句尾助词);
TOP:
topic(话题标记);
VIS:
visual evidential(亲见标记);
VOC:
vocative(呼格标记);
∅:
零标记。
(1) a. u3333mu55kuɛ13a55∅.
3SG 集 赶 RLS SFP EGO
我家那位(他)去赶集了。
1PL 妹妹 肉 很 吃 喜欢 SFP EGO
我妹妹很喜欢吃肉。
这种情况被称为示证式的“升等”(Sun 2018),即说话者将适用于自称句的客观示证标记活用于他称句。这跟说话者对所述信息的主观认知状态相关,通过选用不同等级的示证标记来区分“自己人”和“外人”,来体现说话者对所述信息拥有的优先特权(privileged access)。
在腊罗彝语中,自称句表达说话者的自我意识全程参与在所述事件的过程。如例(2)a所示,说话者在“打碎碗”这个事件中,全程有意识的参与,从拿起碗往地上扔到碗碎掉,都是说话者主动发出的动作,所以句末的示证标记为零形式的自知标记。而当说话者在事后才意识到所发生的事件时,则用表示新异范畴的u55来标记。例(2)b中,强调“打碎碗”这件事,说话者是无意而为之,整个事件过程都没有自我意识的参与,事后才意识到所发生的事情,使用了新异标记u55,这说明这种无意识的行动对于说话者是一种未预期的出乎意料的信息。从跨语言角度来看,许多语言在第一人称的情况下不出现示证标记(Aikhenvald 2004:231)。从语用的角度来说,说话者自身有意识的行为以及内心感受,不需要再用额外的标记进行说明(Sun 2018),说话者自身就是信息的源头,零标记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2) a. ŋa55a55kɛ31h31kh55dɛ31y31a55i55a55∅.
1SG 碗 一 CL个打碎 PFV SFP EGO
我打碎了一个碗。
b. ŋa55a55kɛ31h31kh55dɛ31y31a55i55a55u55.
1SG 碗 一 CL个打碎 PFV SFP MIR
我打碎了一个碗。
“打碎”这样的谓语,本身没有体现事后意识这一情状,所以例(2)b发生的语境,或是在睡梦中或酒醉时这类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打碎”,所以当说话者在清醒的时候发现“打碎了碗”,这个结果对于说话者来说是未预期的新信息。
有些谓语的语义本身就能体现事后意识这一情状,如例(3)“忘记”、例(4)“丢失”等词语,强调事情发生在说话者无意识状态下,所以事件结果对于说话者而言往往是非预期的意料之外的,在这样的句子中,句末都要使用新异标记u55。
(3) ŋa55phɛ55du55ka33ma31ha31a31u55.
1SG 钥匙 带 忘记 SFP MIR
我忘记带钥匙了。
(4)ŋa33dɛ55hin31pao33fi31a55i55a55u55.
1SG GEN 钱包 丢失 PFV SFP MIR
我的钱包丢失了。
表达说话者内心感受如“饿”“累”“疼”等也可以使用新异标记,表示说话者自身的这种状态刚刚开始。对身心状态初始变化的感知也是一种新信息,例(5)a中句末出现零形式的自知示证标记,说明“饿”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例(5)b句末有新异标记u55,表示“我”刚刚进入“饿”的状态。
(5) a. ŋa55a55m31a31∅ . b. ŋa55a55m31ta31a31u55.
1SG 饭 饿 SFP EGO 1SG 饭 饿 INC SFP MIR
我饿了。
我(开始)饿了。
如果陈述说话者所经历的状态程度已经很深时,不能用新异标记u55。例(6)a表示说话者内心感受到的“累”的程度很深,说明说话者处于“累”的状态的时间长,程度深,此时这一信息已经不是新的信息,就不能再使用新异标记,所以例(6)b不合语法。
(6)a. ŋa55u31h55ma31da55a55∅.
1SG 累 不行 SFP EGO
我累得不行了。
b.*ŋa55u31h55ma31da55ta31a31u55.
1SG 累 不行 INC SFP MIR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腊罗彝语中的亲见示证标记,直接来源于视觉义动词“看见”,如例(7)所示,前一个mu55为实义动词“看见”,后一个mu55为亲见示证标记。所述命题P等于他见过你了,示证命题EV等于说话者看见。
(7)u33n33-di31mu55pɛ55a55mu55.
3SG 2SG -ACC 看见 PFV SFP VIS
他见过你了。
在腊罗彝语中,新异标记u55也可以表示亲见,所述事件往往是发生在说话现场或所述内容为现场看见的状态或结果。我们通过一组场景对话进行说明。例(8)a发生的场景是,一个女孩早上起来去给自家的牛喂草,却发现牛死了,于是大声呼叫妈妈。因为“牛死了”这件事,对于说话者来说是当场发现的信息,属于未预期的新信息,所以句末用了新异标记u55。例(8)b发生的场景是,到了晚上,女孩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这时“牛死了”这件事已经不是新信息了,而是说话者亲眼所见的事实,所以用了亲见标记mu55。
(8) a. a55ma33-a31, la55u31s33li55, a55n31h55kh31h55a55i55a55u55(thi31a31).
阿妈-VOC 赶紧 来 牛 这 CL头死 PFV SFP MIR (MP)
阿妈,赶紧过来!(我们家)这头牛死了。
b. a55ti55-a31,u33dɛ55a55n31h55kh31i31y55ny55h55a55i55a55mu55*(thi31a31).
阿爸-VOC 1PL GEN 牛 那 CL头今早 死 PFV SFP VIS (MP)
阿爸,我们家的那头牛今早死了。
此外,例(8)a句末还可添加表示惊讶、意外的语气词thi31a31,例(8)b则不太合适添加,因为所述事件对于说话者来说已不再是令人惊讶意外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语气词thi31a31不能出现在示证标记之后,在特定的语境中,表惊讶、意外的语气词thi31a31可以跟亲见示证联用,如例(9)所示。
(9) ha31na55u55ny55ny55tha31ŋa55mu55, ma55ha55u55a55a31a55i55
肉 那 臭烘烘 只 是 DIR CONN 爷爷 所有的 吃 PFV
a55mu55thi31a31.
SPF VIS MP
那肉都变质发臭了,爷爷竟然全部把它吃了。
说话者认为变质发臭了的肉应该是吃不了的,但老一辈的人本着爱惜食物不浪费的传统把肉吃掉了,让说话者很惊讶、意外。这时候,可以添加语气词thi31a31。所以,我们认为“惊讶”在腊罗彝语中不属于新异范畴的一个独立语义特征,而是一个扩展的功能特征。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对于说话者亲自见证的事件,mu55和u55的区别表现在:mu55强调信息来源为亲见且所述信息在说话者的知识结构中处于旧知识,是说话者已知的信息;
而u55表示所述事实为未预期的新信息。
人类信息获取除了视觉渠道之外,其他诸如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也经常被当做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人类语言对这五大感官获取信息的编码方式并不相同,有的语言把经由视觉渠道获得的信息单独编码,而对其他四大感官获取的信息另行编码,如傈僳语,亲见用来源于视觉义动词“看见”的mɑ55/mu55标记,而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都用表示听说的o31来标记(余德芬 2018)。腊罗彝语则是将五大感官合并起来进行编码,即用视觉义动词mu55来标记其他感官途径获得的信息。
亲见示证标记mu55也可以传达说话者通过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其他感官渠道获得的信息,如例(10)所示。
花 这 CL朵香 DIR
这朵花很香。(嗅觉)
b. sɛ31h55h55sɛ33h55mu31.
梨 这 CL个甜 DIR
这个梨很甜。(味觉)
3SG GEN 声音 好听 DIR
她的声音好听。(听觉)
例(10)a中所叙述的内容“花香”是通过嗅觉获得的信息,例(10)b“梨甜”是味觉才能体会到的,例(10)c“声音好听”需要耳朵来辨别。所有这些都统一用源于视觉义“看见”的mu55来标记。(3)mu31为mu55的变调形式,音变规律为:在否定句中,都用55调;
肯定陈述句中,根据它前面谓语的声调而随之变化,不同的体标记以及不同类型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音变规律不同。u55的变调规律和mu55相同。
同样也可以用u55来标记通过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其他感官渠道获得的信息,如例(11)所示,A和B都是第一次吃那种梨,表示的是首次品尝之后获得的感官体验。
(11) A:
sɛ31h55h55o31h55u31, n55ha33a31i55hu33.
梨 这 CL种甜 MIR 2SG 来 吃 看 IMPE
这种梨很甜,你也来吃吃看。
甜 MIR 真的 甜 MIR
甜,是真的甜。
首次体验或是品尝,只能用u55,而不能用mu55。因为mu55表示所述内容为经验知识,而u55则表示所述信息为刚体验而得的新知识。
此外,u55还可以表示反预期的信息。例(12)a说话者对“肉”的口感抱有可能不好吃的这样一个预期,尝了以后,发现很好吃,跟先前的预期相反;
例(12)b说话者预期阿木不在家,最后发现阿木在家,所以“阿木在家”是反预期的信息。这两种情景下,都只能用新异标记u55,表达所述事实对于说话者来说是一种意外的反预期的信息,所以不能被示证标记mu55替换。
(12)a. ha31ha55mi55u31/*mu31, ŋa55li55ma31mi55i55di31ha33.
肉 这 好吃 MIR 1SG TOP NEG 好吃 可能 想 SFP
这肉好吃,我原以为它不好吃呢。
b. a55mu55hi55ku3333a31u31/*mu31,ŋa55li55ma31i55i55di31ha33.
阿木 家里 在 SFP MIR 1SG TOP NEG 在 可能 想 SFP
阿木在家的,我原以为他不在家。
腊罗彝语有专门用于表示推断和听说的示证标记,这些通过推断和听说获得的信息也可以使用新异标记。在通过现场证据推测而得的信息中可以使用新异标记u55,但由一般常识经验推断得出的结论中,不能使用新异标记。在听说获得的信息中,新异标记u55标记所听说内容的原始信息状态。
4.1 推断示证、测度示证与新异标记
推断示证是指说话者所陈述内容不是看见或亲身经历的,而是通过观察事件所留下的某些痕迹或现场证据推测出来的结果。腊罗彝语推断示证标记为ɡ31。
(13) a. a55mu31ha55ha55pɛ55a55g31. b. a55mu31ha55ha55pɛ55a55u55.
雨 下 PFV SFP INF 雨 下 PFV SFP MIR
下过雨了。
下过雨了。
例(13)中,说话者看到地面是湿的,所以推断“下过雨了”,没有亲眼看见下雨,而是根据现场证据进行推断而得,这时可以用g31,也可以用u55。二者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容在说话者的认知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一种是对可能性的预测,另一种是主观确信的表达。例(13)a表示说话者对“下过雨”这件事的确定程度没达到百分之百,因为不是亲眼所见,所以陈述的是一种可能性;
而例(13)b表示说话者陈述的是新发现的事件结果或最后状态,说话者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下雨,但相信下过雨,不怀疑事件存在的真实性。所以,例(13)a的推断标记g31的示证意义为“我推测”(as I infer),而例(13)b中的标记u55隐含的意义为“在我看来,就是那样”(as it appears),说话者认为该信息是一种新发现的客观知识,而非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推测。
腊罗彝语中另一种非确信的表达策略是使用测度示证。测度示证是指根据感官之外的结果,包括逻辑推理或一般常识经验得出的结论,证据性弱,确定性等级低。腊罗彝语的测度示证为ʂa55。
今天 清明节 到来 雨 下 会 ASS
今天清明节,可能会下雨。
b.*i33n33hin33mi33ɛ13hi55la31, a55mu31ha55ha55ɛ55u31.
今天 清明节 到来 雨 下 会 MIR
一到清明节,中国很多地区都会下雨。清明节下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根据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说话者对清明节当天的天气状况做出预测。测度示证ʂa55陈述的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基于经验常识的判断。既然是基于经验常识的判断,在这样的语境下不会使用新异标记u55,因为“清明节会下雨”是可预期的经验知识而不是新信息,所以例(14)b不合语法。
4.2 听说示证与新异标记
腊罗彝语的听说标记,是由言说义动词(bi33)和亲见示证标记(mu31)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形式。跨语言研究表明,从言说义动词到引语标记的演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安多藏语阿柔话(邵明园2014)、凉山彝语(刘鸿勇和顾阳2008;
Liu和Li 2016)等。腊罗彝语中,听说示证标记bi33a31mu31往往和其他示证标记一起使用,所听说的内容,即间接引用的内容保留原始信息获取渠道。原始来源既可能是亲历亲见的,也可能是推测的。如例(15)中测度示证和听说标记联用,测度示证ʂa55标记的是引语内容的原始信息来源。因为新冠疫情,一般不举办大型集会和晚会,原始说话者根据这一逻辑常识推测今年火把节(彝族的传统节日)很可能举办不了,转述者把原始说话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一并转述。
今年 火把节 过 NEG 会 ASSU HRS
听说今年的火把节晚会可能不举办了。
示证标记叠用的现象,在藏缅语中也很常见,凉山彝语中,听说示证di34和推断示证o34bu33可以同现,如例(16)所示。
3SG -NOM 走 SFP REP INF
听说他很早就打算好离开这里。
腊罗彝语中的听说示证标记可以跟亲见示证标记叠用,也可以和新异标记组合。但特殊的是,如果原始内容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亲见,在间接引用时都要变成u55,所以与听说示证bi33a31mu31组合的u55具有两种解读。如甲说的原话是例(17)a,其信息获取方式为亲见,句末为亲见标记mu55,但乙在转述时,句末标记是u55和听说示证bi33a31mu31的组合,如例(17)b所示。也就是说,亲见示证mu55与听说示证联用时,形态发生变化,即辅音脱落变成u55(直接引用时辅音不脱落)。如果甲说的原话是例(18)a,表达所述事实为未预期的新信息,句末出现新异标记u55,乙在转述时,其表达还是如例(17)b一样,重复为例(18)b,但例(17)b和例(18)b中的u55功能不一样,例(17)b中u55表示的是原始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为亲见,例(18)b中的u55说明原始信息提供者认为所述信息为新信息。
(17) a. a55mu13h55a55i55a55mu55.
阿木 死 PFV SFP VIS
阿木死了。
b. a55mu13di31h55a55i55a55u55bi33a31mu31.
阿木 TOP 死 PFV SFP VIS HRS
听说阿木死了。
(18) a. a55mu13h55a55i55a55u55.
阿木 死 PFV SFP MIR
阿木死了。
b. a55mu13di31h55a55i55a55u55bi33a31mu31.
阿木 TOP 死 PFV SFP MIR HRS
听说阿木死了。
此外,不管是亲见获得的信息还是推断或是听说获得的信息,只要是近期内知晓的事实,并且说话者认为这个信息还“新”时,就可以加新异标记u55。如例(19)中,“阿依生了小孩”这个信息,可能是说话者亲眼看见的也可能是听别人说的,新异标记u55强调的是说话者得知这个消息不久,属于新信息。
(19) a33i33a55ni55za31li55ka31ta31a31u55, ŋa55a55h31y31
阿依 小孩 TOP 生 RES SFP MIR 1SG 这 一 阵子
khu55s33ni33sa31a31s31.
才 知道 SFP MP
阿依都已经生了小孩了,我最近才知道。
必须是说话者近期发现或知晓的事实才可以用新异标记u55,一旦知晓事实超过一定的时长,就有可能不再是新的发现,到底多久还算“新”,由说话者决定。
腊罗彝语中,新异标记能出现在感叹句中,示证标记则不能。石毓智(2006)认为人们在感知现实现象时,其性质、数量或者程度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信念或知识经验范围时,才会进行感叹。Aikhenvald(2012)指出感叹句也具有表达惊讶、新的、未预期的信息等这些语义特征。新异范畴的主要功能为标记新的未预期的信息,而感叹句的使用条件是当前的相关信息超出了说话者的预期或知识经验,感叹句与新异标记的语法功能相互匹配,新异标记u55用于感叹句中十分合适。
2SG 看 IMPE 阿依 多 漂亮 MIR
你看,阿依多漂亮啊!
例(20)中a31s55是询问方式的疑问代词,也可用于表达感叹。使用同一个形态来标记疑问和感叹具有跨语言共性,如汉语(“多”)、英语(what/how)等。a31s55在表示感叹时,必须与新异标记u55连用。示证标记不能用于感叹句中,而u55必须与感叹标记组合使用,是构成感叹句的必要成分,这也表明了u55为典型的新异标记。
通过对比示证标记和新异标记在同一语境下的表现,我们发现腊罗彝语中的新异标记u55既可以出现在直接获取(亲自参与或亲见)的信息中,也可出现在间接获取(推断)的信息中,从而证明新异标记u55属于独立于示证范畴的一种语法范畴。与示证范畴不同,新异范畴并不涉及说话者对信息来源的判断,而是表达对即时信息的态度,即对话时说话者对即时获得的信息是否持有预期以及是否认为所述信息为新信息。
Aikhenvald(2012)从跨语言角度将新异范畴所表达的意义具体化为5个维度:突然发现或意识;
惊讶;
无准备的心理状态;
反预期;
新信息。这些语义特征可能同时或者仅有几种出现在某个语言的新异范畴之中。我们将腊罗彝语新异范畴的语义特征归纳为七个语义参项:对非自主自控行为的事后意识;
自我身心状态变化的初始感知;
首次体验;
当场发现;
近期发现;
反预期;
未预期或是超出经验范围。前三个语义参项,与说话者内部自身意识状态及感官体验相关;
中间两个语义参项,与外部客观信息获取的时效性相关;
最后两个语义参项,和说话者的预期相关。这七个语义参项之间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从各个角度体现了“新”这个语义特征。这个“新”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语境限制,如“事后意识”“首次体验”,以及很强的时效性,如“当场发生”“近期发现”。至于多久还算“新”,由说话者决定。此外,我们认为“惊讶”在腊罗彝语中不属于新异范畴的一个独立语义特征,而是一个扩展的功能特征,因为新异标记之后还可以出现表“惊讶、意外”的语气词。所以,腊罗彝语新异范畴的语义核心是“新”,“异”是伴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