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建峰
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必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思维能力是智力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内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发展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新课标”明确指引我们,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形象思维,也要发展抽象思维;
既要培养感性思维,也要培养理性思维。
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人思考问题的时候,凭借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加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触摸思维本质,是内化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直觉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对事物或问题做出最初的判断和猜测。直觉思维是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快速出现,转瞬即逝,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言,都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的。发展直觉思维,能提升顿悟力。
(一)快速阅览
快速阅览是眼睛、大脑、手的协调活动,是通过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借助预见、猜测、期待等方式简化阅览过程,以便迅速感知文章的精髓和特色。快速阅览,能扩大阅读范围,丰富语言积累,加快语言知识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转化,有助于形成语言直觉,提升顿悟力。
(二)大胆猜想
猜想是直觉思维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抑制猜想就会限制思维活动。学生乐于猜想、推测并做出判断,能发展直觉思维,提升顿悟力。猜想的方式多样,既可以从已知猜想未知,又可以从现象猜想本质;
既可以从结果猜想原因,也可以从局部猜想整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猜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行文思路或表达技巧。如根据课文开头,猜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结尾,猜想课文的行文思路;
根据故事的起因,猜想课文的结局;
根据人物言行,猜想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命运遭遇,等等。
形象思维是一种根据直观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方法,具有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的特点。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想象,充满感性,孕育形象,创造形象。阅读时放飞想象,可以“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刻画的形象读得生动鲜活,把描述的情景读得仿若再现,以获得独特感悟。
(一)变略为详的扩想
扩展想象就是抓住课文中概括性的片段,展开想象,变略写为详写,将概括性的叙述变成具体生动的描写。如《将相和》一课写道:“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教师教学时据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廉颇到蔺相如府上请罪时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
蔺相如见状又是怎样做的,他们谈论了什么。学生大胆想象,化略为详,可以理解人物内心,品悟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二)化虚为实的补想
补充想象就是抓住作者的“留白”之处,展开想象,化虚写为实写,把省略的情节补充出来,使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如《穷人》一课有个细节“‘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据此展开想象,思考:为什么渔夫归来后,两人都“沉默了”?桑娜此时最想说什么?沉默中,他们会想些什么呢?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三)“无中生有”的续想
延续想象就是将故事结尾作起点,寻找一个支点,驰骋想象,构思新故事,使情节向前推进,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帐子”拉开了,意味着什么呢?一家九口的日子会怎样呢?在构思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主人公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逻辑思维是一种借助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只有经过分析、推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客观地认识事物,提升认知力。
(一)梳理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写作时思维活动展开的线路。梳理行文思路,能发展逻辑思维。学生阅读时探寻行文思路,抓住故事发展脉络,能加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的体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节点梳理行文思路:天亮以前(找到山沟,潜伏起来)—→太阳上山(危险重重,盼望战斗)—→约莫11时(烈火烧身,壮烈牺牲)—→黄昏时分(勇猛杀敌,战斗胜利)。这样的谋篇布局突出了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结果找寻原因,梳理文章条理:众人爱戴,前来追悼—→谈《水浒传》,关爱晚辈—→笑谈“碰壁”,痛恨社会—→燃放花筒,热爱生活—→救助车夫,同情百姓—→关心女佣,忘却自己。基于此,学生能清晰文章的结构框架,了解鲁迅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爱憎分明、慈祥幽默、关心下一代的人。
(二)夯实概括训练
概括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要素,概括能力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善于概括,就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特征。语文教学既要教学概括段意、提炼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色等概括方法,又要强化概括训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亮点,提升概括能力。如教学《四季之美》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进而提问:这四句话概括起来能得出什么结论?不言而喻,结论就是四季之美。既点明了题意,又突出了主题。
辩证思维是以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看问题,事物可呈现出“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状态;
若用辩证思维看问题,事物会同时出现“是此亦是彼”“亦真亦假”的状态。
(一)深究课文观点
观点是文本的核心和灵魂。提取观点、把握论据、洞悉论证,是培养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学生提取课文观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究观点,进行思辨性探究。学生将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认知,发展辩证思维。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提出了这样的核心观点:地球只有一个,一旦毁灭,人类将无处可去,因此,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教师要紧扣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探究:假如有第二个星球供人类生存,人类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毁坏地球呢?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吗?人类该不该将地球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呢?经过探究,学生会恍然大悟:地球如同自己的母亲一样,她既养育了人类,也养育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谁也不能将地球私有化,她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像这样对课文进行深究,学生可以形成更深刻的认知,提升了思辨能力。
(二)展开观点辩论
辩论是语言的“战争”,是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驳论”“证伪”意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论,贵在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语文教学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诱发点、新奇点、兴奋点,精心设计辩题,引导学生辩论,促使学生在辩论中增长思想智慧,提升思辨力。辩论前,用心思索,确立观点,构思辩论腹稿;
辩论时,陈述我方观点,驳斥对方观点,求大同存小异;
辩论后,自觉反思得失,总结成败。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中的哈尔威船长救出60人后却放弃自救,与轮船共亡了。教师可据此设计问题展开辩论:哈尔威船长该不该放弃自救?教师可以把持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双方挑选三名代表进行辩论。经过一番探究、争辩,他们由对立冲突走向融合,并获得共识:无论是与轮船共亡,还是实施自救,都有合理性,但无论哪种结果,都体现了哈尔威船长不朽的人格魅力。
创造思维是指以不同寻常,甚至反常规的视角、方法思考问题,提出别具一格的方案。创造思维具有发散性、变通性、独特性、逆向性等特点。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破旧立新,提出新观点,探寻新方法,塑造新形象,创造新事物。
(一)激活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贵在“求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揣摩、加工学习材料,提出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观点,或解决方法。如教学习作《有你,真好》时,教师可以从选材、立意和谋篇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标题中的“有你”,这里的“你”是谁?“真好”,好在哪里?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发,学生能积累习作材料,如从身份、职业、人际关系上考虑习作对象;
也能从人物的个性人格、爱好特长、生活技能、工作成就、思想品德上明确立意。学生还可以从横向展开、纵向推进、对比映衬等方面分析文章的结构,这样的习作就会多姿多彩。
(二)激励变通性
创造思维要求抛开条条框框的约束,针对变化的情况,提出灵活机智的应对策略。思维的变通性,贵在“求变”。阅读教学要善于转换探究角度,挖掘新意。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题意后,笔者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变换课文题目,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经过一番思考,学生拟出了多个题目:以时间命题——《子夜》,以地点命题——《海边渔家小屋》,以人物命题——《桑娜和丈夫》,以事件命题——《抱回两个孤儿》,以主题命题——《克己待人》,以修辞手法命题——《金子般的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自己拟好的标题与课文标题比一比,推敲一番,看看哪个更好。即使重新拟出的题目没有原题生动传神,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思考、有感悟,是有收获的。
(三)呵护逆向性
创造思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思维的逆向性就是不从原因(或条件)去探求结果(或结论),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索、分析问题,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思路。逆向思索,贵在“求反求异”。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然而诸葛亮回答只要三天,而且愿意立下军令状。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经过一番分析、揣摩,学生豁然开朗:周瑜想到的是“造”,是造箭的“手段”;
诸葛亮想到的不光是“造”,还有“买”“借”,是获得箭的“结果”。周瑜由条件通向结果,他不给诸葛亮准备齐全造箭的材料;
诸葛亮由结果寻求方法,不求材料,而是寻求时机向曹操“借箭”,结果如期完成“造”箭任务。不难看出,周瑜是直线思维和正向思维,诸葛亮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思路决定出路,诸葛亮利用逆向思维,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都需要思维能力的参与、内化。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将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直觉思维能力想象快乐的想象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4期)2021-09-05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1年5期)2021-07-28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少儿美术(2021年6期)2021-04-26培养思维能力意林(儿童绘本)(2020年2期)2021-01-07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2期)2020-03-29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9年12期)2020-01-18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