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军,黎 梅,李 昱,刘亚琴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职业教育新发展格局,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1]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选择。两个职业本科教育的1号文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从国家政策层面,分别对本科职业技术院校设置的办学定位、治理水平、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条件与要求、程序、指导与监督等,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性、方向性、本质性、标准性要求,奠定了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发展的政策基础和行动指南。截至2022年4月,全国已分批设置建设3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2],部分高水平高职专科学校也正在积极准备通过“转设升本”和“独立升本”的方式探索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有的学校已经纳入地方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当前,如何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经成为职教界、企业界及社会其他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方面是在理论上,要科学合理地明确其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比较强的结构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将当前适应性和长远适应性相统筹。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上,要有系统完备的体制机制保证和有力的推进落实工作机制。调查显示,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存在培养定位不够清晰、目标规格不够精准、内涵特征不够鲜明等定位内涵问题,师资数量不够充足、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够适配、师资培养不够健全等师资建设问题。因此,探讨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与推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人才类型定位上,曾天山等[3]认为,职业本科教育要按照“三个高、两个衔接、三个不变”的总要求,体现高等性,突出创造性、技能性、职业性,培养一线技术工程师。阮建兵等[4]认为,职业本科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复合、高端、创新”特性。在目标规格定位上,俞林等[5]认为,职业本科教育要培养能够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复合型、综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王学东等[6]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应该培养高度适应职业需求,能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型、发展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服务面向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杨开亮[7]认为,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要对标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人才需求,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布局需要。石忠[8]认为,职业本科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力定位上,王兴[9]认为,职业本科教育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层次性、创新性和复合性,彰显通用性、综合性、阶段性、内在性、终身性。
当前关于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已受到重视,但是在其类型特色、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合理科学定位尚缺乏系统化、学理性的深入研究。其理论与实践共识程度不高,处于以实践经验探索为主的阶段,仍然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路径不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法》规定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法》规定要“培养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规定要“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要“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本文课题组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要求,在前述法律政策文本分析、文献研究和实践思考的基础上,对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规格和推进机制等方面问题,通过问卷星开展了“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推进机制研究调查”。课题组向代表性的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校和代表性的企业单位等进行了李克特量表式认定程度性问卷调查,其调查方法、抽样和结果如下。
(一)调查方法
一是量表题。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正反向题中的非常赞成5分,赞成4分,一般3分,不赞成2分,非常不赞成1分。
二是调查问卷。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推进机制研究调查问卷分为学校卷和企业卷两种。
三是技术平台。本调查使用问卷星制定、发布、收回调查问卷,结合SPSS做数据分析。
(二)调查抽样
1.抽样对象
随机抽样对象分为学校和企业。其中,学校包括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等;
企业包括国企、民企,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部地区企业等。
2.样本数量
第一,收回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推进机制研究调查的学校卷175份,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56份,占32%,本科职业技术大学33份,占18.86%,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职专科院校79份,占45.14%,国家示范(骨干)高职专科院校2份,占1.14%,其他高职院校5份,占2.86%;
学校管理人员33人,占18.86%,二级学院(系部)管理人员39人,占22.29%,专任教师91人,占52%,其他人员12人,占6.86%。第二,收回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推进机制研究调查的企业卷68份,其中国有企业1家,占1.47%,私营企业66家,占97.06%,其他企业 1家,占 1.47%;
管理人员 26人,占38.24%,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13.24%,生产操作人员24人,占35.29%,后勤保障人员4人,占5.88%,其他人员5人,占7.35%。
(一)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主要从目标、类型、服务面向、学历学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12个方面分别设计了矩阵量表题。调查结果显示,校企对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共识度比较高,被调查人员的平均认可度达80%~85%左右,学校人员比企业人员的认可度高约1~2个百分点。具体详尽的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25)、(80.8%、4.04)。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其根本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2%、4.26)、(81.4%、4.07)。(2)“职业本科教育应当积极有效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6%、4.23)、(80%、4)。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8%、4.24)、(81.4%、4.07)。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25)、(80.6%、4.03)。(2)“职业本科教育主要培养适应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6%、4.23)、(82%、4.1)。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2.6%、4.13)。其 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变革、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3%、4.15)。(2)“职业本科教育应当面向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人才需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2.4%、4.12)。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学历学位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4.22)、(81.6%、4.08)。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学历层次,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达到国家学位条例有关规定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6%、4.3)、(81.8%、4.09)。(2)“职业本科教育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为3~6年。”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8%、4.14)、(81.4%、4.07)。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知识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8%、4.14)、(81.8%、4.09)。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6%、4.13)、(81.8%、4.09)。(2)“职业本科教育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工具性知识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4.15)、(81.8%、4.09)。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能力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4.27)、(82%、4.1)。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立德树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8%、4.29)、(82.4%、4.12)。(2)“职业本科教育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强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通用能力(关键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8%、4.24)、(81.4%、4.07)。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素质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8%、4.19)、(81.6%、4.08)。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强的综合素质体系。”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6%、4.18)、(81.4%、4.07)。(2)“职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综合素质;
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劳动精神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18%、4.09)。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25)、(82%、4.1)。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规律和发展道路。”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6%、4.3)、(82.4%、4.12)。(2)“职业本科教育应当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构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集团(联盟)实施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8%、4.19)、(81.8%、4.09)。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2)、(81.2%、4.06)。其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构建实施系统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4%、4.22)、(81.4%、4.07)。(2)“职业本科教育课程按层次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各类活动课程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2)、(81.2%、4.06)。(3)“职业本科教育课程按类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理实一体课程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6%、4.18)、(81.2%、4.06)。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6%、4.23)、(81.4%、4.07)。其 中,(1)“职业本科教育的学生应当具备比较强的和比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4.27)、(81.4%、4.07)。(2)“职业本科教育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教育和管理,突出生产性实习实训培养。”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4.22)、(81.8%、4.09)。(3)“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制定专门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岗位实习培养方案。”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6%、4.23)、(81.4%、4.07)。(4)“职业本科教育应当提升实践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0.8%、4.04)。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6%、4.28)、(81.4%、4.07)。其 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6.4%、4.32)、(81.2%、4.06)。(2)“职业本科教育应当有效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理实一体,项目化、案例化、模块化教学。”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4.27)、(81.4%、4.07)。(3)“职业本科教育提升‘三全育人’‘三教改革’能力水平。”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6%、4.23)、(81.8%、4.09)。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教学条件定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2%、4.26)、(81.2%、4.06)。其 中,(1)“职业本科教育应当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具有完备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教育条件,强化生产性实训教学。”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6%、4.3)、(80.8%、4.04)。(2)“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条件进行数字化改造提质,加强虚拟仿真等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4.22)、(81.4%、4.07)。
(二)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调查结果显示,校企对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共识度比较高,其认同程度达81%~83%,其中,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4.1)、(81%、4.05)。具体详尽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职业本科教育要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面向中高端产业、产业中高端和企业中高端岗位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开阔视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爱国友善、敬业诚信、理论扎实,技术很强、技能过硬、勤奋实干、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4.15)、(82%、4.1)。
对于“能综合应用现代科技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会一定的管理经营和技术经济学知识,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应用技术实践能力、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就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职业素养。”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6%、4.13)、(80.8%、4.04)。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既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又能提高施工效率。利用统计手段实现信息化。对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核算,从而使工作人员的重新部署合理化,同时避免了设备闲置的可能性。在信息管理方法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并对多媒体数据传输进行监控,使施工单位管理者能够通过视频问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查找,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视频监控技术也可用于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避免出现材料流失的现象。
对于“具备初步的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制造、施工、维修、开发、运行、营销、财务、服务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0.2%、4.01)、(80.2%、4.01)。
(三)职业本科教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与企业员工对职业本科教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规格要求有比较高的共识,其认同程度达到了81%~82%左右,其中学校人员比企业人员的认可度高约1~2个百分点。具体详尽的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基本知识结构”,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1%、4.05)、(80.6%、4.03)。其中,(1)“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环保生态等基本知识。”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0%、4)、(80.2%、4.01)。(2)“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2.4%、4.12)、(81.4%、4.07)。(3)“人文社科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经济与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0.4%、4.02)、(80.2%、4.01)。
关于“基本能力结构”,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6%、4.18)、(80.8%、4.04)。其中,(1)“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文献检索、数据资料查询、运用信息技术等获取知识能力,适应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2%、4.16)、(81.4%、4.07)。(2)“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工程技术现场能力、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8%、4.19)、(80.6%、4.03)。(3)“社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6%、4.18)、(80.6%、4.03)。
关于“基本素质结构”,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2%、4.21)、(81%、4.05)。其中,(1)“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基本专业素质、人文社科素质、法律道德素质、环保生态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体育艺术素质、生产劳动素质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5%、4.25)、(80.6%、4.03)。(2)“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素质(操作技能方法规范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结构)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4.4%、4.22)、(80.8%、4.04)。(3)“职场应变素质。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动态跟踪最新技术应用、拓展知识面和技术技能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 (84%、4.2)、(81.4%、4.07)。(4)“专业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发现解决问题、创造性实践开发应用、创新性探索学习等。”学校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平均认可度分别为(83%、4.15)、(80.8%、4.04)。
基于前述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规格等调研结论与共识,为有效达成前述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职业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和职业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定位,高质量实现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需要着力健全完善以下七个方面落实保障机制,系统创新有效推进。
(一)健全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治理体制
从宏观的职业本科教育战略看,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根本道路和不二选择。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看,产教融合本质上在于改善促进职业本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科学布局职业本科学校,合理设置职业本科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本科专业体系,以优化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人才、技术、技能、文化、创新和服务等供给结构与质量,形成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有效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适应性。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看,产教融合的职业本科教育,关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以有效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体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技术技能,增强其就业创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进一步从中观的职业本科学校发展战略看,如何健全完善产教融合的办学治理体制是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的首要问题。其解决之道在于: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构建常态化、例会化、周期性的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和改进学校产教融合办学治理体制机制的领导决策机制。书记和校长亲自抓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机制建设和工作落实,及时发现解决产教融合办学治理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二是目标定位清晰,将创新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作为实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对学校各个职业本科专业及其所在的二级院系、依托的专业群,如何有效对接地方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需求,主动与行业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职业集团(联盟)等提出明确的定位要求、发展目标和任务指标。三是理念制度先进,将学生中心和成果导向作为创新落实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基本理念。通过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水平,提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学校要着力健全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制度体系,包括实施产教融合办学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促进办法、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四是运行机制有效,成立产教融合办学的专门常设机构。由其统筹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管理服务、沟通协调、运行指导等工作,形成有效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五是重点任务明确,要将产教融合落实在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面和全体师生。有效增强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匹配度;
有效提升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育人体系、教学体系、实训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资源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的企业参与度、产业融合度,并建立周期性、主动性的修订调整机制举措。六是投入保障有力,设置产教融合办学治理建设专项预算经费。要加强产教融合专项经费管理,提升使用效益。同时加强产教融合办学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激励体系建设,增强机制制度的保障力度。
(二)健全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三)健全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本科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办好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教育的先决性条件,是其他任何资源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近几年,在高职教育扩展的背景下,出现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不能达标,校外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短缺与质量不高等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的影响制约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现。当前,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突出短板在于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水平不高。因此,各个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如何培育建设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必须制定并有效实施职业本科教育师资引培并举的重要机制举措和专项行动计划。在实施引进招聘高层次教师计划的同时,应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进修提升计划、高校访学计划、海外培训计划、下企业实践锻炼计划、重大科研创新支持计划、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等,要尽早谋划、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规划、分年执行、取得实效。
(四)健全完善职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一是贯彻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先进理念。坚持德技并修,突出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立德树人的高质量;
坚持学生中心,突出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内在统一,彰显职业本科教育学生发展的高质量;
坚持能力导向,突出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高质量;
坚持产出导向,突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彰显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
坚持创新导向,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的高质量。二是探索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方法。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坚持需求导向、职业导向,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要求,对整个课程内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重构优化,并形成相对独立、有效衔接、层次递进、理实结合、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三是突出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要重点加强职业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发模式探索实践。
(五)健全完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机制
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应当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引导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制度机制。一是要统筹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将科研和社会服务作为提升职业本科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能力和技术技能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举措,增强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意识,达到通过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反哺促进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二是要将科研与社会服务作为职业本科学校履行大学职能,着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作用,持续增强职业本科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吸引力和技术技能创新话语权,引领支撑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健全完善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机制
一是在外部质量保证机制方面,应当将职业本科学校的合格评估统筹纳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管理和指导,制定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加强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的设置管理,完善职业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制定国家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二是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机制方面,应当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质量生成、质量评价、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并建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制度,探索有效的职业本科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
(七)健全完善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为增强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规定对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每年动态增补,五年调整一次。职业本科院校也应当健全完善学校内部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对各个专业新一届学生培养方案,建立常态化的调研、修订、审核机制,确保“四新”发展变化的新要求能及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中。二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调研审核制度。对于新设置的职业本科专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产业匹配、行业需要、岗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调研与分析,提升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三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本科专业限制招生和撤销制度。要建立面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发展支持系统,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招生、学业、就业、创业、发展、升迁等全链条情况,对于培养质量不高、招生就业不佳的专业要及时整改,或者限制招生,或者撤销该专业。
以上围绕如何实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针对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体系、师资建设和质量保证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学校人员和企业人员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平均认可度达70%左右,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应有效及时解决。研究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应当面向中高端产业、产业中高端和企业中高端岗位人才需求,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爱国友善、敬业诚信、理论扎实、技术高强、技能过硬、勤奋实干、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构建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健全完善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办学治理体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课程体系建设机制、科研与社会服务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等,以实现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认可度产教定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导航定位与授时(2020年5期)2020-09-23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铁道通信信号(2020年9期)2020-02-06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3期)2018-04-12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4期)2017-05-15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7年4期)2017-05-08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1期)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