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广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置是语文课程教学成果的关键,其重要性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下一课时做好足够铺垫,让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开展;
二是让学生在进行持续性的预习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准备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习者是否能够在脱离课堂、脱离教师的情况下,还能够自发的、能动的投入到知识海洋的探索之中。”而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整体特点,将预习习惯、预习思想、预习方法等因素放在首位,着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整体学习能力,可为其以后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学习与发展奠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有效预习;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实践
引言
课前预习是一种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这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课前预习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理解学生最近学习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决定课堂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容量、教学的进度等,以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预定目标,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让课堂成为师生双向交流的场所。
1小学语文预习特征
1.1涉及生字生词较多
当前语文学科各单元的课前预习中,对教材中的生词、词汇量较大的提炼和归纳往往涉及到大量内容。教科书中的生词、词汇量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对于这时期的学生来说,要想全面掌握这些字词是特别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前的字词积累。
1.2需借助辅助工具
关于语文词汇、句型和语法问题,教师应通过电子词典、PPT 等方式讲解古诗、现代散文。此外,学生也要运用各种现代电子设备及辅助学习资料,自学生字、词汇、句型及语法。在阅读资料的同时,探索学习方法,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论记忆、理解语文、掌握表达技巧的能力,这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2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2.1教育思想陈腐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中,仍然把教师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总是跟随着老师的思想,缺乏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导致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下降。
2.2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是另一大难题。目前,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说说”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的“讲授”,没有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在学习上,从而影响到小学的教学质量。
2.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是另一大难题。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偏低,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
而在小学阶段,由于没有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
3有效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做好语文预习把控
预习目标和标准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与教学大纲相符合。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预习目标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来改良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的时候,一方面,要依据课程的本体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以课程标准作为目标落实的基点。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孕育出一节符合学生要求的课程。从教学目标和预习目标关系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有效分析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并且结合课程目标的基本项目,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预习目标作为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重视学生学习需求,明确预习学习导向
对于预习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因此学生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情况,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指引。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细致观察,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可能存在的阻碍,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水平。
3.3注重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综合预习效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到应用性更强、实践性更强的知识教学的转化。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难度在提升、范围在扩大。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传统的预习方法对教材进行处理,就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对语文预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应基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我认知。面对不断升级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合,透过教学内容的表面看到教学的本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把控。在设计小学语文预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预想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整合。针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具体分解,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知识的整合主要体现在问题分析后所进行的教学总结上。
3.4注重分层预习设计,提升语文预习效果
小学语文预习的关键在于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内容,避免出现检测效果不佳的情况。在设计相应题型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否有效利用相应的学习方式完成检测。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在进行小学语文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还要特别关注考察预习内容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教研中,教师要有意搜集新的学科发展资讯,以及新的训练题型,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更加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预习这一过程对于语文这门人文学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方式方法理念上的逐步准备。教师首先应确定教学目标,并留给予学生方向正确、方法正确的预习指导,从而让其在课前进行更为高效、更为全面的预习,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宋淑娟.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5):1110.
[2] 王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62):43-45.
[3] 时晓萱.小学语文如何做到有效预习[J].语文课内外,2020(30):299.
猜你喜欢有效预习应用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