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时间:2023-06-12 18: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黎 藜/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三全育人主要包含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层意思,为促进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与时俱进,加强对“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科学应用,在引导学生传播和继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得学生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是相关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通过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传播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由于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了社会文化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遗传性,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利于督促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修养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强调“修身治国齐天下”这一思想,因此,通过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入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遵义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冲击能力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各种思想不断涌现,导致社会思想观念逐渐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不断发展,并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这些多元文化的出现对学生形成的固有思想起到了不小的冲击作用,甚至还降低了学生的正确判断能力,导致学生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普遍下降。而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为培养学生正确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充分调动学校内外全体对象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全员育人

1、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高校在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这一队伍包含对象主要有思政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通过引导他们学习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悟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主动积极地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与育人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同时,高校还要鼓励他们争做传统文化育人专家,提高自身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从而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为了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除了教师的积极参与育人工作外,高校行政事务干部、后勤人员等全体教职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以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此外,为了保证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高校在发挥思政队伍的引领作用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带动全体教职工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积极传播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用于承担育人责任,充分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确保高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2、抓好学生干部教育

为了保证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还要抓好学生干部教育,进一步提高同伴育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由于大学教育比较多元化和丰富化,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会将课余大量时间投入到社团活动中。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需要引导学生干部培养自我学习意识,通过利用各种校园主流平台,如“党员先进宿舍”、“大学生讲坛”等平台,为学生干部打通传统文化育人通道,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干部,并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和带领作用,为帮助身边同学共同进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同伴引领教育模式具有亲和力强、沟通高校、认可度高等优势,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和发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从而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综合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积极引入社会教育

为了进一步发挥和利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高校在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社会教育的积极引入,充分发挥社会育人的优势,从而实现社会教育与高校教育的强强联合,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为了实现社会教育与高校教育的有效合作,高校要在结合传统文化基地的基础上,对师资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从而提高师资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加强基地文化研究合作力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社会活动的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此外,还要采用开展纪念活动的方式,为社会教育与高校教育之间建立起合作桥梁,从而形成一套完善、健全的教育合作模式,为最大限度地地发挥校内外共同育人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固有教育时限观,实现全过程育人

为了实现全过程育人,充分发挥和利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高校在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突破固有教育时限,将高等教育贯彻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将思政教育贯彻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在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针对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例如:红色文化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大一学生学习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让学生尽快在大学阶段树立人生远大奋斗目标,并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此外,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采用讲解红色文化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学习和成长,为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四是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巩固教育,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勇于奉献精神,为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线,促进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实现全方位育人

1、加强思政课程优化育人

思政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传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加大对思政课程育人优化工作的开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思政课程的教材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与事迹整合到思政课程中,并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和提炼,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健全的案例教材。这样一来,不仅丰富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实现了对思政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改革和创新,为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育人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高校还要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打造弥漫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摄影活动、绘画活动、雕塑活动等各种艺术活动中,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和精神,从而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作用,以达到宣传和发扬校园传统文化的目的。其次,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快闪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传播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VR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总之,通过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进入充分融合,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为从而为学生打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3、加强传统文化实践育人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在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目的。首先,高校在深入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进一步提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水平,从而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实践的有效融合。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高校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以实现实践活动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要采用活动分开组织的方式,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为了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和效果,高校还要采用纵向思维的方式,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入,如实践活动除了讲解传授、参观聆听外这些环节外,还应包含VR影片、传统文化阅读和传统文化手工制作、传统文化宣讲等环节,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和继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文化实践育人效率和效果发挥出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教育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思政教育类课程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和个人魅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保证高校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壮族三全育人思政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5期)2021-10-28《Cat’s book》人物画报(2020年20期)2020-03-14壮族迎客歌歌海(2019年2期)2019-06-11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壮族山歌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

推荐访问:壮族 视域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