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类后缀“-家”之“流言家”

时间:2023-06-12 17: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麦采潼

内容摘要:本文从含贬义感情色彩的“流言”为何能搭配构词多呈现为非贬义的类后缀“-家”这一问题出发,以文学与报刊语料中的“流言家”为例,认为受类后缀“-家”与中国社会文化内涵的相关性的影响,“流言家”感情色彩虽为贬义,但也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流言”和类后缀“-家”搭配与古代对待知识的态度相关,并在文学作品中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关键词:流言家 类后缀 感情色彩 古代社会文化

“流言”以文字记载形式出现在世上,较早可追溯于《尚书》:“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大致说,武王死后,管叔和他那几个弟弟便撒播流言,扬言周公有篡位之心,这里的“流言”表散布没有根据的话;《诗·大雅·荡》记载:“流言以对,寇攘式内。”此“流言”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于是,广为流传而无根据或来源的说法便是“流言”的释义。从词义的感情色彩看,归为贬义。

一.“-家”与“流言家”

对于类词缀,各大语言家基本认为:词缀的特征之一就是“定位黏着”。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也定义了类后缀,说类前缀和类后缀跟前缀和后缀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它们“在语义上还未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1]。后缀“-家”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类词缀。从吕叔湘先生把后缀“-家”归分四类,到后来各学者的不断商补及完善,因各家分类依据不同,所以在一些表人的名词的划分也不同,但与名词(如文学家)或动词(如批评家)或形容词(如滑稽家)搭配的这一类“-家”,其在意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众多语法著作中归为类词缀。

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作为类后缀,“-家”是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2]从词缀的感情色彩看,多为褒义或中性义。“-家”自1979年起就作为指人类后缀出现在专著及文献中,其构词的丰富多彩,以词缀特有的黏着性多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表褒义或中性的居多。从语义感情色彩来看,带有贬义色彩的名词“流言”与有敬称之意的“-家”相结合表一类人,是否突兀?

一方面,在词类演变发展过程中,“-家”这一类后缀造词的感情色彩一直偏向褒義或中性,多含敬意,比如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鲜少有贬义色彩。从古至今,对于“流言家”的定义并无确凿的解释,只是约定俗成谓之宜,于是顾名思义为撒播无根据、非事实的人。另一方面,本身含有贬义的词需要表人时,通常选择与“-蛋”、“-棍”等类后缀形式结合,例如混蛋、恶棍……这是一类由与人无关的词虚化而来的表人的类后缀,比如“-蛋”、“-棍”、“-虫”、“-鬼”,这类有着贬义或滑稽、非严肃的色彩的类后缀,即便是网络语言的日常快速更新、使用域的扩大和偶然的修辞义的产生,人们鲜少会把其与正经的职业连一起,以改变其感情色彩。当然,词义感情色彩的分化并非是绝对的,只是“-家”更偏于中义和褒义,而“-蛋”、“-棍”、“-虫”、“-鬼”更偏于贬义。基于人们的认知联想与大众修辞心理的变化,这一类类后缀在日后也有可能转为褒义词。如此,“流言”为何不附着于“-蛋”、“-棍”、“-虫”、“-鬼”以表人,而是附着于“-家”这一类后缀。对此,我们先不妨从文学作品和报刊中分析。

二.文学作品与期刊中的“流言家”

自古对撒播流言之人没有确凿的称呼,有“流言者”、“流言家”亦或“流言制造者”等。据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统计数据和实例,其中记录“流言”有6356个词条(去除重复篇目段落),且遵循该语料库的使用原则,采用“流言+n”形式,出列报刊、文学等多领域记载的“流言+n”,其中“流言”与“-者”附着有60个,皆为古代文学。而“流言家”多见于现代文学作品与报刊。

(一)文学作品中的“流言家”

真正以“流言家”这三个字用文学作品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的,多见于鲁迅先生的作品。

(1)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

这句话通常解读为不同人看到的《红楼梦》是不同的,在经学家、道学家、革命家、流言家中,流言家最不受待见,即便如此,这里的“流言家”应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人,终归会识字的人,才能读红楼梦,不把知识用于正途另当别论。

(2)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吕氏春秋·离谓》称流言为“乱国之俗”,能被当局者信任且与之同流合污者,定有一点知识去支撑其歪门邪道。

(3)但是,有些流言家幸勿误会我的意思,以为谣我怎样,我便怎样的。(《我观北大》)

在当时,能在北大起谣人作用者,并非普通市井之人所能力及。能称呼对方为“流言家”而不是“流言者”,本身其实也是个读书人,这是作家从身份的视角、情感、认识等几方面的主观性表达的需要,也起到一定的讽刺意味。

这仅仅是鲁迅先生用文字书写下来的“流言家”。此外,鲁迅先生曾评价邵洵美:“邵公子有富岳家,有阔太太,用陪嫁钱,做文学资本。”[3]甚至在《拿来主义》中亦称其住的豪宅是“做了女婿换来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鲁迅先生所说如此。因为文坛纷争与知识派别的不同,后人更容易了解到的是权威人士的“看法”。就当时而言,鲁迅先生相当于一个“网络大IP”,其言论能带动大半个社会,影响的人群也大部分为知识分子。且不说邵洵美写的《文人无行》是不是当时一些人所认定的侮辱贫寒小作家的文章,就以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积极表现来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从他拒绝当汉奸,并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旧社会坚守他喜爱的出版事业,但他此后一直活在这种流言的阴影中。也可以说,“流言家”更容易诞生在知识分子身上。

(二)报刊中的“流言家”

从BCC语料库中,综合各种语料,检索出来的“流言家”实例主要来自1945年之后的《人民日报》。例:

(4)才子有才子的观念,革命家有革命家的观念,流言家有流言家的观念,不把形形色色的旧观念破除掉,眼光无论如何校不正。(《人民日报》1985年03月21日)

(5)他们改革的步子越大,成绩越显著,越要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散布流言的劲头也越大。这种流言家虽然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是有限。(《人民日报》1989年05月02日)

除了用“流言+n”形式检索出“流言家”,还检索出“流言制造者”这一表传播流言的人的代名词,例:

(6)对政治、经济上都整不倒的人,“桃色新闻”就成为某些流言制造者的通用法宝,而且往往奏效。(《人民日报》1985年01月22日)

时政报刊的文字通常讲究严谨性。在(4)、(5)文中的“流言家”有的执“旧观念”,有的因害怕触碰其利益而进行“流言”行动。从“观念”上看,各家有各家的“旧观念”,用才子、革命家、流言家并列开说,可以是有相当知识基础,各有各思考,只是好坏是非罢;为大利益而捣鬼的“流言家”也更需要知识赐予他们手段。在(6)文的语境中,与“桃色新闻”搭配的是“流言制造者”,而非“流言家”,在一定程度上,“流言制造者”所指范围更大,在情感上更具客观色彩,也突显了政论用语的严谨性。

随着网络语言的日常化,在语料库中还出现了“流言经纪人”的说法。“经纪人”是当今时代的一份重要的职业,本身就带有“管理”的色彩,“流言”与“经纪人”结合,就更突显其讽刺意味,只是这种戏谑的称呼出现于比较轻松、不严谨的平台场合,如微博。也可以说,外部影响是词语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某些词语一旦其使用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离“大火”只需一个契机。

综上,从文学作品和报刊的语料中可以看出,“流言家”是在一定语境下的易色使用。且笔者认为即便是“流言家”自身,也是带有一定的学识或地位的人。假设一个没学识的下里巴人或市井人民因知识格局限制而传播各种谣言,若称之为“流言家”,其在一定程度上适配性低,这时称之为“谣言者”或“流言制造者”会显得更具适配性。

三.从类后缀“-家”与古代社会文化关系看“流言家”

综观现代汉语语料,“流言家”的使用非常有限,几乎只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报刊中。古代汉语语料方面,从BCC语料库中检索出来的表示传播流言的人,多为“流言者”,如:

(7)“流言”者,宣布其言,使人闻知,若水流然。(先秦《尚书》)

(8)光颜一健儿也,遭逢多难,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以掇流言者乎?(李昉、扈蒙、徐铉《太平广记》)

从先秦的“‘流言’者”到北宋“流言者”,不仅词语的独立性更强,表特指的性质也更明确。且语料记载中,亦有“流言之类”和“流言之逆党”。

(9)故知谓谲诈诳欺不可信,若管、蔡流言之类也。(孔颖达《毛诗注疏》)

(10)除造作布散流言之逆党,另行审明正法外。(雍正帝《大义觉迷录》)

清代,白话文虽不得主流,但也一定程度上运用于书面语之中,于是出现“流言之人”:

(11)倘有散布流言之人,知即出首。(清·史部《清实录·顺治朝实录》)

到了现代作品,才有“流言家”的出现。据汪维辉统计,汉语常用词每三四百年就会发生词语的替换。[4]从“-者”到“-家”,亦是词语使用的一种演变。如果是因为历史悠久,且技法独特,以至于 “创造”出可人的“成绩”使得“流言”与“-家”结合,这是更偏于调侃式的论说。就本文而言,上文以邵洵美的故事来为“流言家”作例,其意并非责难于人。更想说明的是,受类后缀“-家”的影响,“流言家”确实多为有知识之人。这一点可以从类词缀“-家”与古代社会文化关系来看。阚伟认为:“褒贬义色彩是社会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5]类后缀“-家”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与社会文化内涵发展有关。社会文化内涵体现在许多方面,有身份地位、从业的专业梯度,也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变化。

(一)身份地位

历史为胜利者所书写,在古代,胜利者配有地位。正因为有这样的感情色彩,在历史的表人方面更能体现出尊卑。这一点,契合了中国古代等级文化的发展特色。而这类指在某一方面水平较高或擅长某一专业技能的各“-家”大多与古代知识水平相契合,不论尊卑。在古代,地位高的衔称多带有褒义。

一方面,封建社會的教育机会并不平等,能读上书的人也往往与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贵族阶层相关。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定受过一定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也是从广义来界定的。故多数人认为:与知识或能力挂钩,才有资格成为“-家”的人。另一方面,拿与“-家”基本具有相同所指、所容纳且语义基本相同的类后缀“-者”和“-员”来说,其都可以表示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但是它们表现出来的色彩意义还是有所不同。如“演员”和“演艺家”与“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家”,明显“-家”称呼起来更有经历时间沉淀的艺术韵味。如此,这些类词缀之间有了空间关系,“-家”更能体现出“精”的特质,即表达的精细化。基于这一语义特征,即使“家”虚化为词缀后,仍具有“有知识”的语义特征或具有褒义色彩。受双音词“流言”的影响,“流言家”虽并未改变过其贬义的感情色彩但也保有“有知识”的语义特征。

(二)专业梯度

“-家”所代表的职业,专业梯度也偏高。拿“歌手”和“歌唱家”来说,前者更多地强调职业性,后者在歌唱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权威度。当然古代的歌者并不称“歌手”或“流言家”,称之为“伶人”或“歌姬”,但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家”这一类后缀所受的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是一脉相承的。而“流言家”其专业技能明显偏于语言文字技巧方面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技艺高超”之处。戏谑一点的说法是,其擅长于“据说”、“好像”等似是而非之词,自成一派“流言艺术”。虽古语有:艺之大者,莫如读书而成才广识。可要使学艺者成大家,恐怕也需要有一定的学识去铺垫。称“-家”,可能与其传播流言的人的专业梯度有关。“流言”与“-家”利用这种反差构词的方式,可以达到特定的贬义效果,更带有讽刺意味。

(三)大众心理评价

“流言家”受方言文化影响少,多受共同语的影响。“共同语”也离不开大众心理的默认度。一方面,“鬼、棍、-虫”这类与人无关的词虚化而来的表人的类后缀,在古代一直不受待见,把其扣在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的头上,便是失礼,这是也是一种出于尊重的心理。然而由与人有关的词虚化而来的表人类后缀,也是有级别可分的。直到今日,称呼“文学家”明显比称呼“搞文学的人”更有礼貌与敬意,大众心理其实默认“文学家”更具知识底蕴。另一方面,受类后缀“-家”文化的影响,称呼“流言家”比“流言者”多了一层感情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用一向持正面色彩或持带敬意的类后缀“-家”称呼,更突显其讽刺意味,是知识分子回应“知识分子”某些不当行为的一种讽刺性的“礼”,这种交叠的用法能达到正话反说的效果,也表达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

综上,类后缀“-家”发展的稳定性与古代对待身份地位、专业梯度的态度和大众心理的评价有明晰的相关性。故笔者认为不管“-家”与褒、贬、中性词搭配,受一脉相承的社会文化影响,其都与知识、受教育相关。

“家”虚化为后缀,不管有没有完全虚化,都是在表征人。固然,随着一些类后缀构词能力的提高,感情色彩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对“流言家”一词的探究中也能反观类后缀“-家”背后的文化背景,人的存在与文化的产生是相联系的。“流言”与“-家”的结合,可以用“知识”来解释,且其出现也可以反观:名人作家写的不一定是客观的,也会带有个人情绪。许多文人难以做到给“事实”与“看法”划分界限,在满足一部分人的感情体验时,也可能会产生“甲方受伤乙方赚”影响,难就在是否拥有不为尊者讳的态度。这种态度,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为之宜,故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对文章观点和看法要保有冷峻的态度,通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来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48-4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3]https://www.sohu.com/a/336987586_389643.

[4]汪維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08.

[5]阚伟.现代汉语指人后缀、类后缀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6]陈光磊.汉语语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7]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3(1).

[8]李刚.现代汉语类词缀“非、准、性、化、家”的发展演变与特点[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9]李华.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考察[D].北京:中国语言大学.

(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推荐访问:后缀 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