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研究

时间:2023-06-12 11: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杜方伟?裴永刚

【摘要】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叙事媒介形态,具有沉浸式体验、实时交互性、高度自定义性等特点。技术是虚拟现实媒介的底层逻辑,文化是虚拟现实媒介的价值内核,价值共创是虚拟现实媒介的生产方式。目前,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呈现典型的圈层化结构特征,虚拟现实媒介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需要在关键技术、硬件设备、产业平台、标准体系、产品研发、场景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  键  词】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媒介;
叙事产业;
产业生态

【作者单位】杜方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裴永刚,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21&ZD3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7.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虚拟现实(VR)作为支撑多领域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链条的“新基建”,能够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虚拟现实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环境和人机交互技术,创造出虚拟的现实感受和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中,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或者角色进行交互的应用。虚拟现实具有沉浸式体验、实时交互性、高度自定义性、多维度信息传递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在出版、游戏、娱乐、教育、医疗、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着眼于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叙事媒介形态,在出版领域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应用,探究我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的构建与发展策略。

一、虚拟现实作为新型叙事媒介形态

虚拟现实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建了多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革新了人们接受和交换信息的方式,给当下的媒介传播变革、数字产品创新、元宇宙建设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一种新型叙事媒介形态,其将会重塑数字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形态与路径。

1.作为新媒介形态的虚拟现实

根據语境不同,对媒介的概念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施拉姆定义媒介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于夸大信息影响力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呈现技术派生效应,包含使用者和社会采用新技术形式后所经历的心理调整和社会调整。我们可以看到,旧媒介为新媒介提供高清晰度的内容:小说变成电影,电影又为电视提供内容,而互联网的出现几乎让所有的媒介为网络提供内容。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又一项具有颠覆意义的媒介技术。同样,虚拟现实也集聚了此前的所有传统媒介的内容。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即媒介形态有提升、过时、再现、逆转四种功能。虚拟现实包含旧媒介形态,视频被“提升”,成为虚拟现实传播最重要的形式;
人们不需要阅读过多文字,通过身临其境便可获得信息;
声音“再现”,一定程度上让受众回到“口语传播”时代;
与以往报纸、电视单向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同,虚拟现实为读者提供了实时互动的环节,实现了互动的“逆转”。虚拟现实技术以电子数据构建仿真世界,让人们超越身体的生理极限和时空的物理局限,体验沉浸感,真正实现“身临其境”的互动。未来,媒介工具将朝着越来越隐形、“退化”,并最终成为人体一部分的方向发展[1]。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现实媒介被称为终极媒介,是因其消解“媒介”。《再媒介》一书提到:“我们的文化既想增殖媒介种类,又想去掉所有中介的痕迹……但是,如果我们开发一种媒介,能够提供真实的完美副本,或者真实的完美幻象,那我们还需要多一种媒介吗?如果能够完美地实现,VR将不仅仅是被未来媒介‘再媒介后通往透明化的下一步,还是终结媒介历史的所有媒介的综合。”[2]在学术领域,研究者也已经开始探讨作为“一种未来的媒介形态”的虚拟现实,以及其所具有的“驯化时空”“身份代入”“情感代入”等独特的媒介效果[3]。近年来涌现的VR新闻报道、VR电影、VR游戏等实践,已经直观地体认虚拟现实媒介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以及它所提供叙事空间的独特性。

2.作为新型叙事形态的虚拟现实

媒介与叙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媒介是叙事的表征,叙事是媒介的内涵。媒介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传播工具,而叙事是通过这些媒介传递信息、情感和经验的过程。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和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叙事,传递文化、价值观念、思想和情感。在媒介生态学者看来,“媒介即信息”,对信息的组织与呈现即为叙事。叙事代表一种提取方法,帮助人们从外部世界的混乱中重整秩序,为一连串的事件施加可以理解的、可以预测的连续性结构与感觉。叙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传播媒介,叙事与其他媒介相互作用,同时又被其他媒介所改变[4]。叙事与各种媒介的融合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叙事形态。叙事形态是指叙述故事或事件的方式或形式,不同媒介的叙事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种媒介都有其特点和限制,会对叙事产生影响。媒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叙事形态的变革和创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式电影等新兴媒介形态的出现,为叙事形态的革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叙事形态,具有身临其境、交互性增强、全景视角拓展和个性化体验等特点。数字叙事和互动数字叙事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形态的主要叙事模式,数字叙事是将传统的叙事方式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相结合,呈现多媒体、多模态、可交互的叙事形态;
互动数字叙事则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参与叙事,与叙事要素进行交互,从而呈现个性化的叙事路径和叙事结果。叙事方式越来越趋向本能化与现实化,沉浸感与交互叙事融合,打造了一个与真实世界高度融合的虚拟世界。在虚拟媒介叙事世界中,人们就像生活在当下一样,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任何事件和举动都可能会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高度偶然性的交互式叙事方式和全景式叙事形态将成为未来数字叙事的主流。

二、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产业化演进

虚拟现实媒介在创新叙事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众多企业围绕虚拟现实媒介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制作、软件开发、硬件制造、平台服务、终端应用等环节进行产品研发和商业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生产机制与商业模式,共同推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产业化发展。

1.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生成

价值与价值生产是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它体现了企业与参与者合作的目标和成果,也体现了产业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和意义。明确价值内涵与价值生成机制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关键,价值内涵是指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实用性和附加价值;
价值生成机制是指在产业生态中,企业和参与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和协同机制。价值内涵决定了产业的规模,价值的生成机制决定了产业生态的构成与边界。考察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首要任务是要厘清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内涵与价值生成机制。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内涵可以从叙事本质、媒介演化与用户体验三个维度来分析厘定。叙事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把外界现实与内在思想表征成语言和符号并用来交流,才真正使人类大脑发达起来,并促使人类成为一个有文明的物种。传统叙事是通过语言符号将认识对象进行抽象与概念化,在经验与概念间建立等价物,在概念与符号间建构相似性,然后在基于文化和规则的表征、交流中生成意义和价值。借助语言符号和媒介系统,传统叙事实现了主体的抽离和表征的泛化,同时也引发了表征与被表征之物之间差异无法确定的问题。媒介的发展史可以看作一段技术与身体纠缠的历史,人类先是追求将身体从传播实践中抽离,进而又怀念身体在传播活动中的卷入。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全息技术、触觉反馈技术等将会把身体在场感进一步真实化,使人类既能突破时空限制,又能重获“身体媒介”时代的传播体验[5]。虚拟现实媒介叙事重构了现有的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通过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技术,构建多模态叙事场景,将用户置于叙事的中心,让高度逼真的场景还原叙事与传播的具身性。因此,沉浸式的具身体验与交互性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价值内涵的核心。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生成是围绕价值共创来展开的,这是由虚拟现实媒介的技术属性、文化内涵、商业模式以及消费特点等决定的。技术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底层逻辑,文化是虚拟现实媒介的价值内核,市场与用户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发展基础。它们以内容、技术、平台和市场等形式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价值共创是价值創造主体通过服务交换和资源整合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6]。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共创可分为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和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两种模式。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是一种以消费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体验为核心,以提供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化体验为目标的价值创造模式。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生成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价值共创关注的重点,也是相关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设计的方向。用户的体验需求常变常新,且永无止境,这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是一种以服务为核心、强调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互动、协作和创新的价值创造模式。虚拟现实媒介叙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内容创作、软件开发、平台建设、硬件生产、出版发行、营销推广等环节的众多相关企业密切协作,才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虚拟现实媒介产品和服务。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价值共创要关注整个服务生态系统的发展,构建一个高度协同和互补的产业服务网络。

2.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产业链构筑

产业链是认识和分析产业生态的基础。产业链指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或上下游企业间基于一定的时空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链式关联格局[7]。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媒介叙事领域时,涉及内容创作、技术研发、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分发与应用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和服务的有序组合。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具有以下显著特征。其一,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是一种资源导向型产业链。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属于内容产业范畴,其竞争力的形成高度依赖以内容为核心的各种资源要素。出版机构、文化企业等掌握内容资源的环节企业占据主体位置,并对其他环节企业以及整个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其二,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是一种相互依赖型产业链。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企业互相需要,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才能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与效益。例如,硬件设备为内容创作提供载体和技术支持,而内容创作又驱动用户对硬件设备产生需求。同样,软件平台需要以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而内容创作者也需要依靠平台进行分发和推广。其三,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是协同创新型产业链。参与企业要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叙事模式,开发新的虚拟现实媒介产品和服务,丰富应用场景,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的本质与出版产业链一样,出版产业链是指以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出版关联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8]。产业链的基础和归宿均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增值,但两者在产业链的具体结构和运营机制上存在差异。传统出版企业重在对系统知识的发现整理和标准化封装,产品是具象的出版物,编辑出版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出版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位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比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构成要素更加多元,包括虚拟现实头显、跟踪器、手套、定位系统等设备生产商,虚拟现实渲染引擎、交互设计、动作捕捉、数据处理等技术开发商,编剧、导演、美术、音效、设计、渲染等内容创作与制作机构,虚拟现实产品出版发行机构与平台运营商,用户以及其他提供各方面支持的服务提供商等,众多要素的参与使得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变得更加复杂。

虚拟现实媒介生产发行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科技设备和软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维模型,将信息内容视频化、场景化,营造出高度拟真可交互的虚拟叙事空间,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个性化叙事体验。用户的使用过程也需要借助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科技为创意从“无形”变为“有形”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使得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变得更为重要。此外,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制作与发行成本较高,市场风险大,需要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目前,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初步形成,且进入发展的战略窗口期。产业链建设的重点转为提质增效,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以创新驱动上下游关联产业深度布局,打通从底层技术、终端设备、内容创意、平台建设、场景应用、云端支撑到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实力雄厚、内容资源丰富、深谙用户需求心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企业实力和行业竞争力。

三、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的圈层结构及运行机制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呈现典型的圈层化结构特征,产业的众多参与者在不同层面和维度组成生态圈子系统,通过合作和竞争,共同创造价值,推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技术进步、市场拓展和创新活动。

1.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的圈层结构

产业生态的圈层结构通常是指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者按照角色、职责和贡献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圈层结构适用于分析具有嵌套性的复杂产业生态系统。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呈现圈层结构的原因在于产业的复杂性、分工合作、互动与竞争、嵌套性以及政策与监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根据参与者的位置与功能,可以将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分为基础技术层、内容创作层、平台与服务层、应用场景层、用户与市场层五个圈层。

第一,基础技术层。基础技术层位于产业生态的核心,主要包括虚拟现实媒介叙事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硬件制造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性能的头戴显示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设备,以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和真实感。软件开发商则致力于优化图形渲染、交互设计和人机界面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等关键技术,使虚拟现实内容更具吸引力。此外,相关技术研发企业通过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第二,内容创作层。优质而丰富的内容资源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吸引用户、形成竞争力的关键。该圈层负责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意内容。内容开发商、影视制作公司和游戏开发商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视听表现形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虚拟现实作品。这些作品涵盖各种类型,如VR出版物、动画、电影、游戏、互动视频、视觉小说、虚拟现实文旅等,致力于为不同年龄、兴趣和需求的用户提供虚拟现实产品和个性化体验服务。

第三,平台与服务层。这一圈层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发布、传播和应用提供便捷的支持。虚拟现实平台提供商搭建内容分发渠道,帮助开发者将作品推向市场。数据分析服务商和云服务商则通过提供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等服务,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应用场景层。该圈层侧重关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在不同行业、领域以及场景中的实际应用。虚拟现实媒介的创新应用为出版、影视、游戏、文旅、传媒、艺术、教育、娱乐、社交等多个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应用场景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形成了信息传递更高效、更直观的方式,不仅拓宽了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市场空间,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用户与市场层。这一圈层包括各类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最终使用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用户和机构用户等。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对产业链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消费和应用,为产业生态提供持续的市场动力。用户与市场层的参与者不仅关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技术支撑与内容质量,还关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和价值。因此,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打造有口碑的产品成为产业链各环节关注的重点。

这五个圈层共同构成了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圈层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协同发展。技术是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底层逻辑,优质内容是灵魂,平台是渠道,应用场景是载体,用户是最终的消费者和评判标准。其中,内容生产与应用开发两个环节是产业链竞争力发展的核心所在。以虚拟现实产业相对发达的美国为例,其产业发展更侧重于VR生态圈的建立,大型科技巨头牵头建立虚拟现实生态系统及应用平台,小型技术团队则更多专注于内容制作和硬件研发,侧重于通过高端VR设备销售以及线上VR 内容付费体验来营利。而我国大部分虚拟现实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容易陷入中低端优势陷阱,这不利于我国虚拟现实企业在国际上占据话语权。因此,如何通过打通产业链和实现优质内容同步,打造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系统,是下一步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是一个涉及多种技术、多个领域的复杂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的各圈层之间存在嵌套关系,一个层次的发展和创新会影响到其他层次,产生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从而使整个产业生态保持动态平衡。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圈具有自我升级和自我改变的调节能力。当VR技术内核发生变化或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时,生态圈各圈层将相继进化,达到产业供需平衡状态[9]。如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到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推动了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产业应用和市场需求又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动力。这种圈层结构有助于提高产业生态的运作效率,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圈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体现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内各参与者在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和规则,通常包括协同创新机制、共生竞合机制、资源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虚拟现实媒介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协同创新、共生竞合和版权保护机制为主。

第一,协同创新机制。虚拟现实媒介产品的生产涉及的环节要素众多,从产品策划、内容创意、三维建模、渲染处理、编码制作到出版发行,各环节均需要参与者通力协作。技术供应商可为内容创作者和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以支持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开发。内容创作者和软件开发人员可为技术供应商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硬件制造商可为整个生态圈提供相关硬件设备的支持,以便所有参与方能够更好地进行产品研發和服务开发。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如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企业可以在这些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参与方需要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

第二,多样共生机制。虚拟现实媒介产业生态系统内众多要素是多样共生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新业态,横跨了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出版、游戏、影视、制造业等多个领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场景应用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被纳入产业生态之中,科技企业、出版机构、文化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公司、文创企业、传媒机构等都参与了虚拟现实媒介产品的开发,产业的边界不断扩展。科技企业的技术革新需要通过内容产品进行价值回收,文化企业需要科技企业的技术赋能[10],两者相互需要。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还需要将不同行业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整合。例如,内容创作需要与艺术、文化、影视、游戏等行业合作,技术研发需要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领域合作。跨行业合作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第三,版权保护机制。健全的版权保护机制对于维护创作者权益、激发创新活力以及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现实媒介产品属于初始开发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数字化作品,极容易被盗版和侵权,损害内容创作者和发行方的正当权益。虚拟现实作品的版权生产周期短,范围广、形态多样,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提升了版权使用的频次和密度,版权确权的主体、对象以及版权交易需求激增,需要出版平台建立高效的版权登记、确权和版权保护机制;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版权审核机制;
利用数字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时间戳、区块链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建立高效安全的版权登记和确权系统。同时,还要与第三方机构配合,建立完善的版权交易机制,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链上下游各参与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共同推进的关系,实现了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通过了解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圈的运行机制,能够更好地理解该产业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资源的流动和利益的分配,从而找到促进该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四、我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的优化策略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不平衡,标准规范不够健全,存在技术瓶颈,虚拟现实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版权保护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产业的有序发展。因此,需要多措并举,推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快速发展。

1.推进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增强产业链供给能力

技术已经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是推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虚拟现实是一个技术集合体,涵盖了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内容生成、压缩编码、人工智能等众多技术。其中,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三维图像的实时刷新技术是关键技术。目前,虚拟现实媒介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但是一些关键技术仍需要加强研发。科研机构要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图像渲染、交互设备、传感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例如,减少运动追踪延迟、提高显示分辨率等方面的技术优化,可以让用户在虚拟现实中获得更为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降低近眼显示带来眩晕感。同时,企业要持续推进关键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云、网、边、端协同能力体系建设,探索虚拟现实媒介在元宇宙、数字孪生、互动游戏等虚拟空间的应用场景与形态。此外,相关企业还要加强相关虚拟现实关键器件与终端设备的研发,构建多样化的业务运营平台,改进内容生产工具,提高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终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如终端产品的开发可以使用新材料采取多种路径,开发一体式、分体式、车载式、云端化等多形态虚拟现实设备,提高AR头显和AR眼镜的舒适性。在内容制作上,开发三维场景编辑器、高性能拼接缝合、高精度云端实时渲染处理、虚拟现实视频融合制播、沉浸式音频编辑制作等关键内容生产软件[11]。多措并举,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链的供给能力。

2.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完善标准体系,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搭建多功能产业服务平台是为了筑牢产业生态基础,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技术创新方面,产业服务平台可以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为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提供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支持,突破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提高虚拟现实叙事产品的质量,提升跨行业的虚拟现实应用基础能力。在产品开发方面,产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工具、资源和服务,为内容开发者提供全景拍摄、三维重建、直播分发、开发引擎、虚拟化身、沉浸式音频、终端外设等虚拟现实摄制软硬件工具箱;
提供丰富创作素材以及平台分发服务,鼓励和支持更多用户参与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创作、开发和发布,降低产品创作门槛,提高产品制作传播效率。在出版发行方面,构建开放共享式的集成分發平台,可以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容选择,同时方便内容提供商将作品推向市场,降低分发成本。

国家应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标准为主导,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为支撑,国际标准为依托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标准规范体系,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减少恶性竞争和市场混乱现象。在国家标准建设方面,目前有《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范》《虚拟现实设备接口定位设备》《虚拟现实内容表示编码第1部分:系统》等6项国家标准。在行业标准方面,以3D模型库的建立、AR编辑器、输出展示系统为纲领的《出版物AR技术应用规范》于2019年7月正式实施;
在企业标准层面,《VR技术在文化产业应用规范》《智能机器人语音知识库》等标准规范已陆续研制完成[12]。相关企业还要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化动态,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度,积极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国际。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标准体系涵盖内容众多,包括虚拟现实领域相关的基础通用标准、内容制作标准、产品规范、接口协议、健康和舒适度评价、分发平台安全与监管,以及行业应用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3.加强新产品开发与应用场景拓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优质而丰富的产品是企业赢得市场和产业形成竞争力的关键。目前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存在选题同质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类型相对单一,用户体验不佳、场景匹配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了内生市场的快速增长。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开发成本高,对出版企业的技术实力、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新产品的开发可以沿着多条路径展开,如VR出版物、VR终端、VR应用、VR服务平台等。出版机构是制作VR出版物的主力军,在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童书出版等领域出版了众多高质量的VR图书,如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恐龙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汽车文化(AR增强现实版)》和《大学体育(AR+慕课版)》等,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3]。出版机构还可以基于新的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升级迭代VR出版物的形态,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开发的“未来机械世界丛书”,采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对原著绘本进行二次设计与软件研发,还原了书中的动画,搭建了数十个生物三维模型,同时对虚拟未来世界的环境、场景进行渲染。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还针对机械生物开发了相应的课外物理课程[14]。

出版机构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型VR出版物开发方面潜力巨大。VR终端、VR应用与VR平台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2022年上半年全球头显的出货量约为684万台,Steam、SideQuest等主流VR平台内容作品超过1.5万件,VR游戏Beat saber单平台收入高达1.9亿美元[15]。新产品、新模式的开发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快速扩大市场规模。

持续拓展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的应用场景,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在文化、旅游、影视、教育、游戏、媒体、体育、演艺、商贸、文创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要深化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在各行业领域的有机融合,针对特定场景开发应用服务,打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同时,要抓住社交媒体、短视频、元宇宙的发展机遇,探索基于虚拟化身形式的互动社交、虚拟演唱会、虚拟数字人、VR直播、数字孪生等新场景下的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叙事媒介,为出版领域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构建中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推进关键技术研发、调整完善产业链的布局与结构、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以及拓展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创新、协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生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将在出版、游戏、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焕发新的活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如人机交互的伦理问题和信息安全等,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关注这些问题,确保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在未来将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壕. 虚拟现实(VR)动画的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2]徐丽芳,陈铭. 5G时代的虚拟现实出版[J]. 中国出版,2019(18):3-9.

[3]史安斌. 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溯源与现实反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4):27-37.

[4]兰斯·斯特拉特,张云鹏. 论作为媒介之叙事:谈讲故事之研究的媒介生态学方法[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6-140.

[5]刘明洋,王鸿坤. 从“身体媒介”到“类身体媒介”的媒介伦理变迁[J]. 新闻记者,2019(5):75-85.

[6]简兆权,令狐克睿,李雷. 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9):3-20.

[7]刘烈宏,陈治亚. 基于产业生态理论的产业链竞争力演进与机理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5(12):67-70.

[8]方卿. 出版产业链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郭际,易魁. 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圈的技术创新、系统特征与运行机制[J]. 企业经济,2020(12):77-86.

[10]任天浩,朱多刚. 作为生产机制的平台:对数字内容生产的多案例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20(2):26-33.

[11]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通知[EB/OL]. (2022-10-28)[2023-03-01]. http://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01/content_5

723273.htm.

[12]方卿,张新新. 文化与科技融合概览[J]. 科技与出版,2019(9):52-56.

[13]赵愫简. 虚拟现实:图书出版的新一代载体[J]. 科技与出版,2019(7):68-71.

[14]周荣庭,李珮,周詩涵. 虚拟现实出版发展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J]. 出版科学,2023(2):11-20.

[15]【陀螺研究院】2022上半年VR/AR产业发展报告[EB/OL]. (2022-08-08)[2023-03-01]. http://

news.sohu.com/a/575170476_549351.

猜你喜欢虚拟现实产业链媒介“饸饹面”形成产业链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媒介论争,孰是孰非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书,最优雅的媒介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REALITY BITES汉语世界(2017年3期)2017-06-05产业链春之奏鸣纺织科学研究(2017年3期)2017-05-17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7期)2017-04-10风口上的虚拟现实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推荐访问:虚拟现实 叙事 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