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3-06-12 11: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苏端飞

(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目前是不统一的,因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该群体的界定变得比较困难,再加上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学习不重视和相关改善措施不完备,造成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低下,因此,切实提高该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和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界定和厘清体育弱势群体的属性,探索建立合理的学习保障机制,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给予体育弱势群体公平的体育课程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能否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多数学者定义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达不到以上2 个标准,但他们确实是体育弱势群体,又不具备传统体育弱势群体的特征,也就是说体育弱势群体必须重新定义。只有重新定义这一群体的概念,才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使针对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效果提高的措施更加有效。

1.1 体育弱势群体中的显性群体与隐性群体

对于体育弱势群体的界定,盛建平认为,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指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包括较重体力劳动)的疾病或身体患有残障的人群,即不能够正常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生群体[1]。而陈燕认为,体质弱势群体是指因为过度肥胖或病残障碍,很难达到体育学科课程要求及目标的学生[2]。两位学者是从医学病理检测、运动器官功能、目测体型等方面定义体育弱势群体的,其共同特征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因此称为显性的体育弱势群体。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体育学习效果达不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群体,他们肢体健全、智力正常,体型也在正常范围,甚至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并不是盛建平和陈燕两位学者所定义的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类型。他们是因别的原因而出现了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低下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种体育弱势群体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因中小学教学条件较差或地方性的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课程无法对接的类型。另一种是因某些复杂的社会原因抗拒体育活动,或者心理抵触体育课程学习的类型。上述两种类型的学生是隐性的体育弱势群体,比较难以发现。

综上所述,体育弱势群体应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科学甄别体育弱势群体类型,提高措施才更有针对性。

1.2 体育弱势群体的重新定义与分类

结合体育弱势群体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亚型,体育弱势群体可以定义为:因为疾病、体质、心理、社会因素中单一或者复合的原因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达不到体育教学目标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群体。体育弱势群体基本可分为疾病型、残疾型、特殊体质型、心理问题型、社会因素型、运动项目型等6 个小类。疾病型、残疾型、特殊体质型属于传统的显性的体育弱势群体,这三类体育弱势群体比较容易判断。而心理问题型、社会因素型、运动项目型是隐性和可变的体育弱势群体。隐性的体育弱势群体身体健全、体型正常,也可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体育课程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是多样的、隐蔽的,通过适当的方式比较容易得到改善。

表1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类别

2.1 重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课程学习是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3]。该文件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体质健康的重视;
另一方面,从体现教育公平角度提出在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方面应有专门的措施保证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由于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育课程学习方面存在弱势,普通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不适应他们学习,他们参加正常的体育学习活动不能取得正常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保障教育资源、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公平性,体育课程教学应当遵守三个最基本的准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4]。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育课程学习时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力,体育弱势群体学习体育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体现了教育的平等原则。由于体育弱势群体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在体育学习中差别对待并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育的差异原则。针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应开发适宜的体育教学资源,适应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日常锻炼,这体现了教育的补偿原则。

重视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并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型开发相对应的体育课程资源,是重视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学习的必要举措和基础。只有建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资源才有可能让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有良好适应性,和普通学生一样稳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这也体现了体育弱势群体公平享受体育教育权利。

2.2 高校体育教学是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课程系统规范学习的最后阶段

目前,高校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体质健康水平不尽如人意,特别是1000 米跑、800 米跑,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达到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水平。大部分高校学生比中考体育时的水平下降了很多,这与当今国家重视学校体育的大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究其原因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应试教育”给文化课程让路的局面并没有多大改变,体育课程不受重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从下至上的系统规范的体育课程教育,在此环境下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学习状况更加惨不忍睹。

相较于中小学,高校在体育师资配置、体育课程开设、运动项目配置、体育课程考核等方面都较为完备,特别是高校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纳入学业成绩,使得学生只有在高校学习阶段才认真系统地接受体育课程学习。高校体育课程是学生规范系统学习体育技术、技能具有实质意义的正规阶段,也是最后阶段。高校体育课程学习可以为体育弱势群体打下良好的运动技术基础,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因此,高校阶段的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培养体育弱势群体的终身体育习惯非常重要。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运动基础较弱、体育健康水平较低,如果没有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认真学习体育技术技能、健身知识等,他们运动基础差、体质差的状况将延续终身,将成为终身的体育弱势群体。

体育弱势群体由于身心的特殊性而导致常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不佳,为保证他们在体育课程学习上学有所成,习得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保障他们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

3.1 建立有效的课程导向与宣传制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程选择、运动项目参与、日常锻炼中都存在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不足以及选择的体育课程与自身身体素质不匹配两个方面,这也是导致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这与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重智育、轻体育”有关,我国中小学重文轻体直接导致学生运动技能低下、运动认知不足、身体素质低下。为减少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选择时的盲目性,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建立强有力的课程导向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体育课程的导向与宣传应该在体育课程教学开始前就建立并展开,使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前就对教学目标、考核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技能基础和身体素质条件选择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课程。另外,高校应建立课程选择前的咨询交流机制。组建专家咨询团队,学生可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与专家交流体育课程的选择,让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效减少学生选择体育课程的盲目性。

3.2 建立覆盖全面的体育课程群与合理的选课制度

建设合理的选课制度和覆盖全面的体育课程群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技术基础、身体素质水平、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覆盖全面的体育课程群不仅让体育课程类型增多,还让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时有更大的选择面,让学生能选择到适应自身的运动项目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体育弱势群体由于身心的特殊性在选择体育课程时选择面窄,通过扩大体育课程的项目类型来增加他们的选择面来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很有必要。在课程内容的扩展方面,一是常规课程内容的扩展,开发建立适应大多数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如体育养生、瑜伽等。二是调整教学内容、考核内容使体育弱势群体更适应体育课程学习。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选择体育课程时应该给予优选权限,让他们有机会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课程。

3.3 建立体质健康档案

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在开设体育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健康档案的建立将是重要的依据。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要清晰记录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运动经历和运动技术水平,并且学生所在学院和高校体育教学部门、体育教师均应掌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根据体质健康档案为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提供课程内容导向,体育教师据此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减少运动伤害和伤亡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

3.4 提供运动心理咨询与指导

体育弱势群体对于体育运动都存在一定程度畏惧、抗拒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他们除了身体上对体育运动的不适应,还有心理上对体育运动的不接受,这种长期的积累才是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最大的障碍。要想使体育弱势群体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作用,消除畏惧和抗拒体育运动的心理,合理的心理疏导就成了体育弱势群体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首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培训,让体育教师在课内外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心理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不良心理,从而使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从畏惧、抗拒、被动接受体育运动变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运动。

3.5 加强体育弱势群体教学相关师资培训

我国开设体育相关专业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是以正常体育课程来培养体育师资,针对体育弱势群体教学的师资培养目前是一片空白。体育弱势群体是在身心方面不适应体育学习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体育课程必须由具有专业技能背景的教师进行特殊的指导学习。教师除具备常规体育教学技能外,应该针对显性的体育弱势群体常见疾病与残疾、特殊体型进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相关的专业培训,培训的重点是显性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学习安全程度的把握和发生意外事故的补救措施。这些专业基础的支撑可以使体育教师面对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时随时掌握显性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并针对不同类型显性体育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防止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隐性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重点是发现和发掘隐性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学习的长处和优点,拥有引导其向正常的体育课程学习转化的能力。

3.6 建立快速有效的意外事故应急体系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体育运动伤害伤残事故也五花八门。体育运动中难以避免出现伤害伤残事故,尤其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为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减少和杜绝伤害伤残事故,有必要建立意外事故应急体系。该意外事故应急体系面向全体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特别是显性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的生命安全。

高校体育课程意外事故应急体系应该是一个反应迅速、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的立体结构,涉及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学部门、学校医疗部门、相关医院、高校高层处理意外事故领导小组。事故应急体系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点:①每个单元均具备良好的评估能力,对伤害、伤残事故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利于合理的上报和处理。②每个单元均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在意外事故出现后,相关层面有清晰的责权认识,并在自身的责权范围内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③具备流畅、快速的上报渠道与处理渠道。学生伤害、伤残事故的信息快速有效传递,以有利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降低伤害、伤残事故的危害程度。

高校关注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有利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系统性学习体育课程知识并提高体质,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效果的提高。深入研究体育弱势群体的构成有助于教师清晰判定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的保障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明晰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详细的体质信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学习效果体育运动体质中医“体质”问答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中医“体质”问答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中医“体质”回答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2年4期)2022-05-13“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0期)2021-04-1328天吃出易瘦体质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莲心宝宝有话说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9年8期)2019-09-09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6期)2018-05-14呆呆和朵朵(13)故事作文·低年级(2016年1期)2016-09-10

推荐访问:体育 弱势群体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