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承波 杨月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为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包含了对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昭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彰显了担当历史责任的历史自信。
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立足实际,着眼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必须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厚植民族根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以历史自信担当历史责任。历史自信源于过去、关乎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建立在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深刻认知上,说到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百年奋斗锻造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党自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肩负起的历史使命。担当历史使命,就是要强化历史责任,发扬斗争精神,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奋勇争先、贡献力量。新征程上,我们有足够的政治勇气和历史自信,担当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壮阔历程,就是一个持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奋进历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守正创新——守经典马克思主义之正、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扎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方法和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是为人类求解放。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百年奋斗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即“守正”,同时要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扎根社会实践、立足当今时代、面向现实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以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不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与实践,坚持、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既要创理论探索之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
也要创实践发展之新,“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才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唯其如此,才能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运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增强历史主动。历史逻辑接续发展、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增强历史主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能力,增强工作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坚定理论自信和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猜你喜欢时代化中国化中华民族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现代经济信息(2022年30期)2022-12-16——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2-11-23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年3期)2019-03-1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5期)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