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视阈下高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时间:2023-06-11 11: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肖 悦 黄嘉妮

(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人社部2022 年2 月22 日发布《2021 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 个职业排行》,其中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排名48 位,相比第一季度的50 名,进步了2 名,由此可见,会计专业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还是紧缺的。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会计人员是企业运转的关键角色,这也引发了会计教育的热潮,本科、大专、中职、夜大等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但为什么企业需求仍然紧缺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为代表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以及财务机器人解决方案,财务智能化正逐步取代基础的重复性任务和工作流程,如凭证录入、数据合并、汇总统计等。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大型房地产企业都会选择使用财务共享模式,即将各个分公司重复的基本财务业务通过财务软件,汇总到财务中心进行处理。这样的财务模式使得在不同地区的集团成员单位财务工作标准得到统一,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内部管理体制,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创造价值。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需要具备核算、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而不是只具备点钞、制作凭证等基础技能的“账房先生”。国家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需要能参与战略决策支持和运营过程管理与控制的财务管理人才,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的融合顺应了这个需求。

(一)考核制度宽松

大学本科着重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解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知识内化,从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中职着重于培养能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轻理论、重操作”,学生能快速上手重复、基础的技能工作,但缺乏创新思维,也无法适应专业知识需求较强的岗位,如税务筹划、财务报表分析等。高职的学生来源于中职和高中,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应做到理论实践两手抓,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拥有熟练的专业基础技能,能胜任基础岗位,也能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满足行业和市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需求。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招生要求也随之下降。国外职业教育普遍选择留级制,即未通过基础课程的考核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我国高职教育目前采用的是学分制,挂科学生可以通过补考、重修以及清考等方式修满学分,取得毕业资格。相比之下,我国的考核形式更为宽松,而宽松的背后是理论知识学习的不牢固,例如,《会计基础》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时也十分吃力。总而言之,“宽进宽出”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过于重视修取学分的数量,而忽视了获得学分的质量,毕业学生专业技术不够扎实,不能获得企业的青睐。

(二)缺少统一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目前,职业能力评价更多的是依托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考核,实践课程内容也是依靠教学软件或任课教师设立的情景,进行模拟操作。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教学软件的内容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够规范,且不同院校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科院校学位证书考核要求学生除了要修满课程学分,还要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根据专业需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以此作为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标准。但高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却无此类硬指标要求,在职业能力上,对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也无统一的评价标准。目前,和财会类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只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然而这一证书更注重于对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的考核,并不能作为财务管理水平的评价标准。中级会计师涉及财务管理的评价,但中级会计师的报考条件要求较高,大专考生必须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在校学生并不能参加考试。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国家计算机一级证书考核,但该证书考核内容较为广泛,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Excel 操作能力。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证书是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能力评价直接相关的证书,虽然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初级阶段的考试,但必须参加培训课程,项目收费为1 860 元/人,比较昂贵,不适合普通高职学生。因此,在职业技能方面,高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普遍缺少统一权威的职业能力评级标准。

(三)缺乏深度产教融合

汽修专业学生可以大批量进入工厂实操;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大批量进入酒店实习;
物流专业学生也可以大批量进入物流园区见习。但高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不同,公司财务岗位人员安排较少,除了少数订单班,企业无法大量接纳实习学生,产业和教学的合作往往只能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尽管合作单位可以派遣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但管理人员未必擅长教学,学生也未能进入工作岗位实践,合作成果并不显著。虽然合作企业每年都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座谈,阐述企业的人才需求;
学校也会定期进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
学校还会定期回访实习、毕业工作的学生,了解学生在工作后对曾经所学课程的评价。但校企合作单位往往比较固定,离校后仍能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的也往往是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因此,信息的获取是不全面的。学校对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有限,所以课程标准、职业标准的设立与行业整体需求的对接不够紧密,使得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落后于产业的需求。此外,高校输送的学生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难以高效完成工作,需要企业进行再次培养,长此以往,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投入不能得到预计的效果,会削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企业合作积极性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也会受到阻碍,出现循环结构问题。

(四)专业同质化

专业设置“同质化”是目前财会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还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训课程的设置相似度较高,都需要学习财务会计、税务、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写及流转要求。由于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有限,再加上缺乏对应的专业证书,学校只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考核。因此,学生普遍无法区分专业之间的差别,对于未来可应聘的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认知,不能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清晰规划。

“1+X”证书制度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在取得高职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该职业技能证书与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这类人社部认证的证书不同,是一个社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让社会资源更直接地流入职业教育,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得到了融合,人才培养方向更具备针对性,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得职业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打开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元办学的新格局,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一)更注重学生持续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在选择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是大数据或会计专业落选后,退而求其次选择的该专业。由于缺乏对该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再加上高职学生较本科生而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质量不理想。

“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培训机构对实际工作流程、内容进行了模拟,通过构建情景,模拟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有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串联,将知识内化,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灌输;
模拟情景的体验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各个层级的技能需求,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认知,明白未来的就业方向;
部分“1+X”证书学习软件还开设了班级排名可视化功能,能让学生实时掌握自身班级排名,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1+X”证书制度还建立了学分银行,可以与专业课程进行学分交换,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选择,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虽然学生生源不同,但“1+X”证书制度并未根据生源划分班级,对于已经学习过专业基础知识的中职学生,基础类课程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1+X”证书的学习弥补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薄弱点有选择性地学习。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基础工作会被一系列智能产品替代,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在校学习只是专业的入门,学生想在企业中晋升,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职业证书的考核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时间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有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明确实践评分标准,提升教学效率

高职学生学习时间只有三年,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甚至“满堂灌”的现象,在技能考核环节比较松散,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未能凸显。传统的技能考试主要采用设置情景、填写票据、票据流转的形式,学生之间时常出现互相抄写答案等作弊现象,情景模拟、实践操作最终流于形式。

职业证书作为技能水平的考核标准,统一了评价体系,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精准,完善的电子系统大大减少了教师构建情境、考核打分的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财务管理职业证书培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课后学生同样可以利用电脑自主进行操作,部分学习系统还会提供配套答案解析,学生在课后持续学习,教学效果得到了延续、升华。

(三)推动了大数据与专业的融合

2021 年3 月12 日,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有关会计类的专业全面更名,向大数据转型。大数据涉及基础编程知识的学习,需要电子系统辅助,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学生对电脑的使用不够灵活,学习比较吃力。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办公软件、财务软件的熟练运用是十分必要的,财会方向的“1+X”证书考试均采用系统操作的形式,提升了学生日常操作频率,顺应了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潮流。同时,系统操作能让学生直观体验目前科技的智能化,切身体会到未来大数据的趋势,明白计算机运用的重要性,推动了大数据与专业的融合。

(四)弥补了当前校企合作的不足

由企业、行业专家等参与共同建立的各个职业证书考核标准,将企业需要的技能融合到培训内容中,使学生在校就能直接训练,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等级的技能证书向企业展示其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8 级毕业生和2019 级在外实习学生反映,职业技能证书的操作系统与实际工作系统十分相似,入职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得到了企业认可。

(五)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特征

“1+X”证书的学习内容从岗位设置出发,针对岗位需求设置考核点,能有效区分出纳、会计、财务主管、总经理等不同岗位的特性,明确专业特性、岗位作用,如“1+X数智化管理会计”证书的初级考核,主要针对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成本的测算;
“1+X 智能财税证书”的初级考核,主要针对票据的正确归纳和原始凭证的编制;
“1+X 财务共享”的初级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对财务共享系统的正确使用。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对应的岗位工作,明白课程的学习目的,从而引起深入学习的兴趣,也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认知。

教育部明确表示,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今后将有近一半的学生会进入职业教育。未来财务管理岗位需求会不断扩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随着行业的更新换代不断改革。“1+X”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的新探索、新尝试,学校需要利用“1+X”证书的优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猜你喜欢证书考核财务管理WJCI 收录证书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年3期)2022-07-07CSCD收录证书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年1期)2022-03-09内部考核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财务管理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年1期)2020-02-06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年23期)2015-10-26

推荐访问:职大 财务管理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