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24 08: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

第一篇:《道士塔》读书心得

《道士塔》读书笔记

五千年的文化啊,创造出了50000平米的石窟壁画奇观!

但是这样的世界级奇观,却在20世纪初由于国人的愚蠢而将其流丧外国。悲痛、愤慨已毫无用处,留下的,只有屈辱和遗憾。

知识水平有限啊,落在自己家中的宝贝却不知道自己来珍惜,反而拱手让给外国人,怪不得今日的我们会如此痛心呢。莫高窟的守门王道士,莫高窟的罪人,为了自己得到一点微薄的报酬而无不潇洒又卑微地“赠送”莫高窟。

然而,说他是罪人,也不全是他的罪过。想想那些让文物古迹烂在旅途中的官员,“还不如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凭什么我们自己国家的宝贝自己还保护不好,要别人插手!为什么王道士就没有一丁点的先见之明?

既然清朝的官员那么爱腐败、虚荣,可他们却怎么看不上那些古迹,让他们惨遭破坏和流失……

对此,我们也只有叹息了,毕竟,从国外高价赎回那些本是属于我们的宝物是要有许许多多的钱财和脸皮的,也只能叹息,做些小小的努力,提高全民的素质吧,避免悲剧过后,再来用力的哭泣。

第二篇:《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题记

一直以来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上次去舅舅家,无

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便产生了好奇.

土黄的书皮,还未翻开书,我便已读到枯涩的味道。这类似于泛黄的纸张的色调,似乎已历

经岁月的沉淀,深沉的封面,左侧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成的黑色,这段“苦旅”必定是在

过去岁月中的苦苦行径吧。

这是一本值得让人认真体会的书,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去翻阅了这本书,余秋雨先生渊

博的知识,和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最

让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说,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泪史,而敦煌莫高

窟,更是其中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

我的目光随着书中的脚步前进着,我驻足于莫高窟下,似乎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亲眼目睹了

莫高窟的辉煌与落寞。

曾经有一个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静的沉眠于那片土地,而一个姓王的道士的到来,打破了

它应有的沉寂,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而他却将这些壁画送给了来自西方的“和尚”,

贿赂给那些不信佛的官员,在贿赂给更高的京官,而那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文官又为何在他们

滔滔的奏折中对莫高窟只字不提,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这片佛教圣地。

曾经的莫高窟,并没有在文化保护之内,它不比丝绸,不比青花瓷,在一个道士眼中,那些

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谓的天师与灵官,于是我们选择了遗忘,更任由那些来自西方的“游

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们视为无价的珍品,文化的精

华的字画竟然在那个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那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

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

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而又不得不说,没有这些被我们称为“掠夺者”的人,谁又

能意识到它们的珍贵,又怎能唤起我们对文化的记忆。也许就像那些掠夺者所言,没有他们,

莫高窟将成为永远的历史,而我们能做的,只有鄙夷的称他们为掠夺者。

如作者所说的那句气话,“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是啊,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为

此而感到痛心。

在外国的学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时,曾几何时,那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

而诺大的中国,真的容不下这片小小的土地?

这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那些西洋学者,还是那个卑微的王道士,也许是我们太过于自私,我

们有能力去创造辉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遗忘,我们有能力去守护文化,却在时间的流

逝中拱手相让,我们有能力传播文化,却断送在当时无知的社会中。只因我们不懂的珍稀文

化。

直到现在,当我们只能从国外买来文献的胶卷时,当我们深感屈辱的从别人手中买回曾属于

自己的文化时,我们才意识到文化的无价,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

而今天,为了那段历史不再重演,我们要更加努力钻研。更加懂得珍惜,让那段历史成为永

久的历史。

第三篇:余秋雨道士塔

“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微观和宏观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

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高品位的审美心境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

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文化感叹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显然是一条有效的流水生产线。

(以上各段文字均摘录自萧朴编《感觉余秋雨》)

让绝大数中国人知道敦煌藏经洞的就是余秋雨的这篇带着幽怨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敦煌文献的散失,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沉重回顾,作者通过对王道士的渲染,给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形象。这个曾经给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以内心极大痛苦的愚昧的中国人,其实却有着另外的具有血肉的模样和人格,和余秋雨本人描述的相差很大。这也是余秋雨在此篇文章中的一个硬伤,把众多的历史积怨,以文人特有的方式,发泄到一个脆弱的个体身上,这是具有理性思考的绝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王道士曾经数次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做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涉险送这些古籍到地方政府,最后冒死写奏章给慈禧太后,这些都是余秋雨没有向此文的读者所袒露的,也就是这样一个冒死保护古籍,却连连失败的人。凭借着自我坚定的宗教信仰,为了清理当时的洞窟,出卖了珍贵的敦煌文献,余秋雨并没有仔细的描述那段坎坷的历史,却

以文人的特殊喜好,置王道士以死地——这也有“余”的优势,因为王道士不会和他争论,即便从道士塔里面走出来,也争辩不过这样一个所谓的为了文学痛苦并思考着的,以有知做盾牌的文人。

第四篇:道士塔读后感

我看余秋雨的道士塔

看了新旧两版的《道士塔》,不得不说,很有意思,在新版里,余秋雨可谓是删改了大部分,尤其是它让人有争议的部分。要让我来评论,旧版是余秋雨在见过道士塔之后第一时间的真情流露,而新版里大概是他在几年后重新看待这个故事后所作的理性思考吧。

在新版里有几处很关键,第一,他删去了王道士是千古罪人这句话,同时引用了一些资料说明王道士那会儿为什么会那么做,我想没看过旧版就看新版的人应该不会再对王道士恨得牙痒痒,反而会把唾沫星子吐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新版里多了一个蒋孝琬,这人可是十足的汉奸,他带着斯坦因找到了王道士,斯坦因不会说中文,是他说服王道士卖经书,是他翻译了经书,甚至是他擅自把价钱压低的。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余秋雨在新版里假设了他拦下了斯坦因,拿到了经书,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哪,沿途的官员?混乱的军阀?总不会是伦敦博物馆,但是他真不知道该送去哪,所以在沙漠中嚎啕大哭了。

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他会讲故事,也是因为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丰富情感吧,而这次的新版修改,我认为余秋雨展现了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省和思考。再来说说《道士塔》,先看王道士吧,我认为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余秋雨都没有把最大的过错归结到他身上的意思,新版里也算是为他平了反。应该说王道士只是中国那个时代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又或者说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余秋雨说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滞”,或许没有错,典型的一个憨厚的老实人,只不过他摊上了莫高窟这件事,就成了“罪人”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里的蒋孝琬,这人名字里带了一个“孝”字,为人可却是不忠不孝,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流入他国之手,如果说王道士是无心之失,那他可就是有心之过了。所以说没有知识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知识却没道德,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出了多少这样的人,蒋孝琬不过也只是其中一员罢了。更加深刻的是沙漠中的那段,我想余秋雨应该也认为那样的一个状况更多的是国家、社会的错,不过现在再来追究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在为旧时的中国买单时,大概也会闭上争论不休的嘴,像那几个沉默地走过道士塔前的专家一样吧。

读完新旧两版,我个人比较喜欢旧版,尽管它有些偏激、有些地方不太准确,但却是余秋雨在那个时候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是他的恨、他的泪。但我也明白,在情感疏泄过后,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客观地分析,一味地意气用事并没有用,而这正也是余秋雨在几年后的新版里所做的。而在我看来,或许正是那种第一反应下的愤怒、激动,促使了他的爱国之情爆发,才会有了后面的理性分析和埋头苦干。不理智的情感宣泄是造就人们争论思考的原因,如果余秋雨碰到那样的事连一点点骂人的冲动都没有,那绝对不是因为理性,而是因为漠然。

第五篇:读《道士塔》有感

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读余秋雨《道士塔》随想

很少读余秋雨的散文。可是,一部《文化苦旅》却让我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面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至今时时萦绕心间的滋味。

“我好恨!”这是在读过《道士塔》之后,我同作者一样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夫声呐喊。然而,却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那份难言的痛楚。试想:世界园林之瑰宝——圆明园的毁灭还是缘自西方列强的武力掠夺,可是莫高窟无价珍宝的流失却是缘自无知道士的拱手相送。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啊!

请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

当几十年之后,新中国的敦煌文化研究者们拿着从外国拍回的胶片研究时,请想一想:他们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因此历史虽然不可更改,但我真的好恨!??

(作者: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中心小学张福芹)

推荐访问:道士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