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安全生产排比句40例(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安全生产排比句40例
1.建好应急指挥中心、让“大脑”更智慧,建强应急救援队伍、让“铁拳”更有力,夯实装备物资保障、让“弹药”更充足。
2.深化认识、提高站位的“政治高度”,主动认账、立行立改的“整改速度”,履职尽责、保障安全的“发展温度”。
3.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张状态抓牢安全生产,以慎终如始、毫不懈怠的务实作风抓好疫情防控,以未雨绸缪、如临大敌的忧患意识抓实防汛抗旱。
4.思想认识上真正紧起来,防范措施上真正严起来,工作落实上真正实起来,漏洞排查上真正细起来。
5.“一叶知秋”的敏锐意识,“一往无前”的破立方法,“一线作为”的务实本色,“一丝不苟”的较真态度,“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
6.对重要事项“一把手盯到位”,对重点工程“一件事抓到头”,对重大项目“一杆子插到底”。
7.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形势考虑得更严峻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
8.善于完善知责明责的“责任链”,用好督促考核的“指挥棒”,高举责任追究的“锐利器”。
9.立足最不利的情况,着眼最恶劣的天气,防范最极端的事件,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10.安全生产是一种“必需品”,安全生产是一种“易碎品”,安全生产是一种“非卖品”。
11.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无行动,有开头无结果,有安排无检查,有过程无跟踪。
12.毫不松懈拧紧责任链条,毫不松懈加强预报预警,毫不松懈排查风险隐患。
13.绷紧疫情防控“思想弦”,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压紧疫情防控“责任链”。
14.在工作面前当“多面手”,在问题面前当“灭火器”,在压力面前当“千斤顶”。
15.把信任记在心里,把使命举过头顶,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抓在手上。
16.发生过的错误不能再犯,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走,付过的学费不能再付。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17.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18.拧紧打硬仗、敢斗争的思想螺丝,上紧保安全、护稳定的工作发条。
19.事前预判安全风险,事中管控安全风险,事后跟踪安全风险。
20.落实“首位度”,强化“灵敏度”,细化“颗粒度”,提升“安全度”。
21.绷紧绷牢思想之弦,织紧织密监管之网,压紧压实安全之责。
22.千万不能麻痹侥幸,千万不能留有隐患,千万不能责任悬空。
23.隐患排查细之又细,问题整治实之又实,责任落实紧之又紧。
24.行动“快”,防控“严”,用力“准”,措施“实”,科学“统”。
25.风险排查更深入,预警机制更灵敏,监管执法更有力。
26.带着使命抓安全,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
27.把安全挂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
28.区域管控更精准,防控举措更精准,动态调整更精准。
29.统筹强,标准高,措施实,期限明,责任清,效果好。
30.“守夜人”的忠诚,“排雷手”的勇气,“实干派”的作风。
31.程序一个不减,环节一个不少,步骤一个不漏。
32.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犹豫,片刻不能懈怠。
33.事关群众安危,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发展大局。
34.找准差距短板,对准问题瓶颈,提准办法措施。
35.思想上的警觉,预警上的灵敏,反应上的机敏。
36.认识上再提高,责任上再压实,措施上再强化。
37.“一屏掌控”“一触即发”“一体指挥”“一并处置”。
38.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39.早预测,早预警,早防范,早转移。
40.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松懈情绪。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市乡村振兴局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卫党办发〔2021〕9号)精神,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履职尽责,统筹推进,加快发展功能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农村生态保护,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政策机制有效衔接。xx县自然资源局已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对接,2021年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的项目,新增专项指标40公顷(600亩),目前已使用脱贫县区单列计划指标23.5346公顷(353亩)。分别用于xx县2021年第一、二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和xx县2021年第一批次集体农用地转用为集体建设用地项目。
(二)加快发展功能农业。完成新植枸杞5.2万亩,建设富硒枸杞示范基地4万亩,富硒苹果示范基地1.3万亩,打造富硒示范园3个;完成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的建设规划,规划于5月26日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目前正在完善交易中心检验检测制度、优化交易分区、设置枸杞待检区和交易区;建设中宁枸杞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编制了《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经专家评审会审定,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企业入驻,3家意向强的企业正在办理入园手续;同时编制完成了中宁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并上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三)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按照《关于印发XX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明确了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等限制耕地“非农化”措施。另外,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下发我市监测耕地变化图斑7566个,现已全部完成核查举证,举证率100%。我市各县区结合卫片执法,对占用耕地进行非农化建设进行坚决打击,责令复垦复耕。
(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目前,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已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初稿和图集编制工作,并通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第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同时,积极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生态保护红线试划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后上报自然资源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初步成果已提交自然资源厅审查。督促两县一区及相关市直部门(单位)抓紧开展“一带两廊”规划修编工作并每月及时上报规划修编进展情况。目前,市本级及沙坡头区、中宁县、xx县已形成“一带两廊”发展规划审议稿,计划于11月中旬提请市规划管理委员会2021年第2次会议研究审查,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一带两廊”详细规划和部门“一带两廊”专项规划正在积极开展修编,计划12月底全部完成并印发实施。
(五)系统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强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打赢植绿增绿大会战,2021年全市完成营造林32.13万亩,完成营造林任务32.13万亩的100%;完成植绿增绿47.79万亩,预计秋季植绿增绿任务完成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7%,比2020年增加1.2个百分点。XX市香山林场和xx县已完成两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整体规划编制,并已通过评审。
(六)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沙坡头区11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共有80853宗农村宅基地。目前己全面完成了外业调查、内业审核、一二轮公示、资料审核、数据建库工作,对各种登记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管理。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计发证55670宗,占符合发证条件的100%。其中协调镇村完善补报批资料发证3466宗,调处化解纠纷发证156宗。
二、存在问题
(一)占补平衡指标落实困难。xx县因占补平衡指标不足,申报的新增建设用地无法落实占补平衡,用地无法报批。
(二)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枸杞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设施烘干、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难以普及,枸杞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三)整改工作进程缓慢。因乡镇机构改革,各县(区)综合执法职能下放至乡镇,但各乡镇综合执法人员配备不完整,执法力量相对薄弱,致使违法图斑整改工作相对缓慢。
(四)修编工作进度较慢。根据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上报的XX市“一带两廊”规划修编工作月进展情况,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一带两廊”详细规划和部门“一带两廊”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总体进度较缓慢。
(五)造林管护机制不健全。工作创新力度不够,造林项目验收完成后管护机制不及时,措施办法不多,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植绿增绿不够。
三、下一步措施
(一)着力解决占补平衡指标。鉴于目前占补平衡现状,xx县自然资源局对2017年至2020年全县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整治等项目新增耕地进行了初测调查,共核实新增耕地151.4291公顷,因部分属于无痕迹撂荒状态,现已错过种植季节,对无痕迹撂荒状态的新增耕地,协调区厅进行翻耕后是否可以核查举证入库备案,解决占补平衡指标不足问题,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
(二)提升精深加工转化水平。启动中宁枸杞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以产业园区为支撑,围绕全产业链深耕细分领域、补链延链壮链,倾力推动枸杞产业加工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加工企业建立联盟、协同发展,建设高水平农产品加工园区、枸杞加工城等。建设GMP生产车间,枸杞绿色灭菌(辐照灭杀)工厂,完善枸杞糖肽、枸杞中药饮片、冻干枸杞、枸杞原浆、酵素等生产线,大力拓展枸杞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提升枸杞精深加工转化水平。
(三)加快整改工作进度。督促各县(区)组织技术力量,加大人员投入,加快问题图斑现场核查整改进度;对确定需整改的问题图斑,分类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将整改责任压实到各责任乡镇和有关部门、坚决落实整改。
(四)做好“一带两廊”发展规划。督促各县(区)按照市规委会会议审查要求,修改完善后及时组织印发实施;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一带两廊”详细规划尽快提请县(区)规委会会议审查;8个部门(单位)“一带两廊”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审查通过后组织印发实施;
(五)加大营造林建设管护力度。坚持“谁植树、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出台《营造林建设管护工作方案》,组建专业管护队伍,专门提供管护指导,确保造林绿化成活成林。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工程,建议在财政预算中列入相应比例的管护资金,为营造林建设管护提供资金保障。探索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采取政府出资和社会资本募集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资绿色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