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礼在朝鲜半岛的传衍研究

时间:2022-03-23 09:44:3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jxk/djxk201902/djxk2019020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jxk/djxk201902/djxk20190205-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jxk/djxk201902/djxk20190205-3-l.jpg
   [摘要]大射礼是中国古代射礼的最高形式,其在发展过程中亦传至域外。然而,国内关于大射礼研究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东传至朝鮮半岛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经考证,朝鲜半岛大射礼始行于朝鲜成宗八年(1471),并贯穿朝鲜王朝始末。朝鲜大射礼不是对其宗主国明朝大射礼制的简单复制,而是在详考中国历代礼典之后加以改进。大射礼东传朝鮮半岛非历史之偶然,而是朝鲜王朝崇儒尚礼文治主张的治国需要。蕴含礼教价值的大射礼不仅成为朝鲜统治者教化民众、确立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更是明朝灭亡后,彰显其中华思想继承者身份的鲜明旗帜。
   [关键词]大射礼;朝鲜;《朝鲜王朝实录》;《大射礼仪轨》
   [中图分类号]K3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007(2019)02-0028-08
   “射”是六艺之一,由“射”所衍生的射礼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按照一定仪式而举行的弓矢竞射礼仪。其中,将祭之时“考德择士”的大射礼是其最高形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自周而盛的射礼日渐式微,不仅“考德择士”的属性逆减消退,仪礼节次也多从简而行。在与朝鲜、日本等邻国的交往中,大射礼得以传播异邦。朝鲜朝尊奉儒教,效仿中华礼制,在详考古籍的基础上施行大射礼,并详细记载了大射礼的仪轨、礼器、音乐等相关信息。《朝鲜王朝实录》(以下简称《实录》)载:“既称大射,则必备大射仪文,当与名实相副。三代以后,礼乐缺亡,开元礼,与古不合者多。《国朝五礼仪》则酌古今之宜,可以行于今者也。”[1](94)这说明朝鲜朝《国朝五礼仪》所辑大射礼仪文详考过历代礼典。英祖时大臣金尚鲁曾言:“今此大射礼,乃三百年旷有之盛举……”[2](12)作为藩属国,金尚鲁之言亦能反映当时朝鲜朝大射礼的规模较相近时期的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中国学界关于朝鲜半岛大射礼的相关研究凤毛麟角,且已有的成果多涉及文化价值层面,鲜有东周以后大射礼构成与嬗变的论述。因此,通过对朝鲜大射礼的研究,不仅能还原其概貌,明晰大射礼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轨迹,亦能为研究大射礼发展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半岛体育所产生的影响提供新的史料参考。
  一、大射礼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一)未雨绸續——成宗之前的射礼观行
  朝鲜半岛的大射礼始行于朝鲜朝。此前的高丽朝虽依唐宋礼制构建了以五礼为中心的仪礼体系,但唐宋礼典中的射礼并未被纳入其中。[3](159李成桂建立朝鲜朝后奉行“排佛尊儒”之国策,朱子学被尊为国教并为统治阶层所推崇。“礼”作为朱子学的核心内容,被视为治国修身之根本。太宗时(1400—1418),知刑曹事郑易借朱熹之言进谏称:“朱子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苟无其礼,焉能为治?”陈明了以礼治国的主张。使得《朱子家礼》成为了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儒生贤良的必读之书。“始居庐。昌德宫东南隅有小室,王子读书处也。上始居,日览《朱子家礼》。”[4](442)在强化礼教的过程中,中国礼仪制度被广为吸纳,大射礼也由此成为朝鲜君臣热议的话题。
   “礼曹判书孟思诚上大射礼文与图,上曰:‘不可泥古,予当酌古准今而为之。’”[5](145)尽管孟思诚所呈大射礼文的具体内容史料未有记载,太宗在位时亦未能举行大射礼,但欲行之势可见一斑。世宗时(1418—1450),执政者希望通过大射礼、养老礼等仪礼来维护君臣长幼之序,使中央和地方的统治秩序得以确立。同时希望通过乡射礼、乡饮酒礼等仪礼的开展使民众知晓君王为构建君臣和睦、上下有序的社会所做出的努力。世宗十五年曾颁行教旨:“盖闻酒礼之设,非以崇饮,所以奉神明、享宾客、养高年者也。是以因祭而饮,以献酬为节,因射而饮,以揖让为礼。乡射之礼,所以教亲睦也。”[6](523)表达了通过射礼教化民众的期望。为此,世宗不仅颁行了乡射仪,要求“每年三月三日,(秋则九月九日)开城府及诸道州府郡县行其礼”,[7](365)还修订了“射于射坛仪”和“观射于射坛仪”两种仪礼。这两种仪礼在成宗时(1469—1494)被编入《国朝五礼仪》,从而构建了朝鲜朝初期大射礼的基本模型。
  世宗虽修订了“射于射坛仪”和“观射于射坛仪”,但未有实际施行的史料记载。世祖时(1455—1468)集贤殿直提学梁诚之上疏曰:“春秋大射,盖金人承辽俗,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拜天射柳。此虽非中原之制,亦藩国之盛事也。我东方雄据海东,自三国至于前朝,郊天飨帝,无不为之。今固不能悉遵其旧,稍仿辽、金故事,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亲幸郊外,行大射礼,岁以为常。如是则庶几张皇我武,士气亦增,而自成一国一代之风俗矣。”[8](121)这段记载说明,朝鲜朝在世祖二年(1456)之前尚未举行过大射礼,但君王射侯或观射却十分频繁。如“与诸君射侯于清河亭”;[4](200)“御庆会楼下观射……赐马一匹于李中至,以其中多也”。[6](2)从《乐学轨范》的记载来看,君王射侯或观射时亦有相关的礼仪制度,但形制简单。“慕华馆亲阅,后苑文武臣观射,乐师、乐工并十五,歌童数临时启禀。”[9](35e)诸如此类的射侯和观射活动多是游戏或射艺习练的性质,其仪礼步骤还没有发展到“射于射坛仪”和“观射于射坛仪”的程度。
   (二)涅槃重生——成宗大射礼的施行
  朝鲜朝首行大射礼是在成宗八年(1477)。成宗先御成均馆行释奠礼,并以“本国请许收买弓角表”为题命试儒生。再移驾射坛,酒过三巡后举行大射礼。成宗八年时的大射礼是秦汉以后在太学(成均馆)举行大射礼的最早事例,对于大射礼而言,具有涅槃重生的历史意义。成宗为何要依仿周代射礼“考德取士”之制,我们可以从大射礼次日颁行的教文中觅得原因。
  盖闻三皇威制利用孤矢,六艺和容,率由饮射,明侯昉于有吴(虞),择士征于周室,兹所以崇三射之礼,立五善之目。虽沿革或殊,遵习无旷,叔季以降,莫之或讲,岂日给之不暇,将施设之有待,予以眇薄,缵承丕绪,惧不克荷,夙夜祗畏。尚赖祖宗之灵,承弼之力,朝廷稍洽,边鄙不警,中外宁谧,盖亦有年。宜射侯而观德,讵爱羊而去礼?乃撰吉辰,戾于文庙,躬行舍菜之礼,兼举取士之仪。爰就射坛,备陈物采,夏官分进退之规,伶工奏苹蘩之节。主皮之能莫尚,君子之争可观,君臣明义,百礼式序。况斯礼之行,达于庶民,乡饮之仪,亦所当讲,所在监司守令,其体予意,迨此闲暇,以时举行,同我大平之乐,以兴礼让之风,岂不美欤?于呼!武有七德,所以保大定功,器重五兵,所以禁戢暴乱,在诘戎而尚尔,况典礼之可言?咨尔臣庶,体予至怀![10](485)这段教文列举了自古以来大射礼所追求的目的。像“三皇威制利用弧矢”一样,通过礼乐来教化臣民;在进退升降之中通过相互揖让来学习礼仪;通过大射礼激励习射之风来保全家国大业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成宗举行大射礼绝非一时之意,而是为了恢复周代大射礼所包含的古代理想,即通过大射礼所蕴含的政治性、军事性、教育性价值教化民众,从而将朝鲜朝治理为君臣明义、礼让成习的文明之邦。成宗时的大射礼根据礼乐原理严格按照乐节行射,并以此来区分贤与不肖,观察习射者的德行,其实质是对中国周代以降以习武或欢愉为目的的大射礼制的历史超越。此后,成宗十一年颁行的《国朝五礼仪》将“射于射坛仪”和“观射于射坛仪”编入《军礼》之中,正式确立了大射礼的国礼身份。

推荐访问:朝鲜半岛 研究 大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