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探析

时间:2022-03-23 09:41:4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世界经济发展越来也快,人民收入稳步增长,经济的富足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车辆作为人们的出行工具,在人民需求的不断增长下,其级别也越来越高。私家车数量持续增长,导致能源消耗严重,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慢慢崛起,并在繁杂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C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3-0288-01
  近年来,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得能源的耗损量呈直线上升状态,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汽车在人民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相关学者在资源日益枯竭的形式和人民需求之间,找到了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交其他汽车而言,更加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经济的发展状态更加的稳定科学,那么首先,我们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相关企业对部件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少。新能源汽车企业没有对产品的创新意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太少,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已经上市的产品不仅没有创新的部分,企业对于产品的缺陷部分也是无人问津,与市场的真正需求发生了脱节,这就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创新方面,若产品存在这一定的缺陷或者有待改进的地方,而相关企业却无人问津,就会导致小问题慢慢发酵,溃烂,后患无穷,最后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下降。
  2、新能源汽车中,每种能源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弊端。例如目前市场中占据份额最大的纯电驱动类型汽车,它主要的能源就是电能,这个优势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节能效果十分显著[1]。但是,这类汽车的充电设施成本较高,若想对此类车辆进行充电设施搭建,就要对城市的整体布局进行调整,统筹规划,这方面的实施难度极大。还有一种能源类型,交燃气式驱动类型,这种能源汽车动力主要来自液化天然气,用液体化的天然气来代替燃油,这个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燃油的耗费量。这类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目前为止成本投入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但这类汽车在我国是及其不适用的,因为我国石油资源贮备量有限,新能源汽车实现资源的节约才是根本目标。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
  1、短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纯电驱动为发展方向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线以及节能减排效果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日趋明朗。近期,在依靠内燃机汽车技术改进和推进车辆小型化实现降低油耗和排放的同时,尽快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并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期,在混合动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提高汽车动力系统电气化程度,加大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力度; 中远期,各种纯电驱动技术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过渡车型,而纯电动汽车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
  2、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当前,我国的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区域基本是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主要是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适用范围较广,若再将其现象细化,就是新能源公交车占据了市场的三分之二,出租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国家的重视和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一二线城市中的新能源公交车是未来汽车市场中的主导者,据保守估计,到2018年年底,我国一二线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将达到10万余辆,占据公交车总市场的24.6%,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在未來,新能源车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开阔,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企业的一波春天。
  3、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公共车辆中的占有率会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节能减排,这个优势会使得国家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公共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数量和份额,数量越大,资源节约越多[2]。在201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方案与政策,直接指出各地政府要将新能源车辆积极运用到公共车辆市场,这个政策并不是“空大上”,而是比较细化,细化到安排新能源车辆的时间调度表,设计合理的路程。国家还指出在近两年间,公共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必须要占其总数的40%,并且在维持这个数据不变的基础上,会增加新能源车辆的数量。国家公共车辆中新能源车辆的广泛普及,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新能源车辆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与效率。
  在新能源车辆在我国的广泛普及与应用背景下,政府要加大对其的基础设施配置力度,使其运作过程规范化,要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机联合,制定出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运行制度,只要方法正确科学,那么结果一定是多方受益。
  三、结语
  关于对新能源汽车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相关企业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同研发,对产品中的缺陷进行科学的攻克,多方面的吸纳民间资本,使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另外,政府也要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的运用过程正规化,科学化,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机联合,制定出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运行制度与策略,只要方法正确科学,那么结果一定是多方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晓英, 李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3(1):68-76.
  [2]盛姣.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16(15):146-147.
  作者简介
  陈家豪(1998-),男,重庆市人,江苏科技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推荐访问:探析 新能源 未来发展 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