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研究 照亮中国未来

时间:2022-03-22 09:31:2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贺信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历史研究的宗旨、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

重视历史研究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使命要求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自先秦时代起,中国人就开创了记述、传承和借鉴历史的传统,《尚书》《左传》《国语》等经典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历史叙事。以《史记》《汉书》为龙头的二十四史,比较完整地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至今仍不乏启迪。中国历朝统治者也都非常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其“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历史名句,至今传诵;司马光“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先哲的努力、统治者的重视,使中国古代的史学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资政育人的功能,形成了悠久深厚的传统,产生了一大批传承文明、启迪人心的优秀典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度重视历史研究,更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在开创他们的学说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宣告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供了科学指南。他们从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认定了我们所处的大的历史时代,明确了我们赖以前进的历史方位,为我们对于事业的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可以说,没有对历史的客观认知、深度思考和准确把握,我们将很难想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更无法想象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永恒的真理。
  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列宁深谙历史研究之于现实革命运动的作用。他指出,“我们必须做政论家经常要做的事情……写现代历史并力求使我们的描写给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和活动在现场上的无产者英雄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强调“要获得胜利,就必须懂得资产阶级旧世界的全部悠久的历史”。正是基于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若干重大节点和格局变化的深刻洞察,列宁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自觉继承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阐扬者和忠实践行者。毛泽东同志一生重视历史研究,强调“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同志的著述,是精熟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充分借鉴和吸纳中国历史智慧的典范;熔铸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国优秀历史血脉的毛泽东思想,极大地武装了中国人民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的高度,深刻阐明了“要懂得些中国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江泽民同志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读一点历史”,并亲自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作序。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善于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贯通思考,达到思想上的高度自觉并转化为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确立,无不浸透着对历史的深邃思考,无不契合着历史前进的脉动,由此推动当代中国浩荡前行,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重视历史研究的光辉典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历史的镜鉴作用。他用四个“最好”概括历史的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四个“最好”准確体现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是“老师”,就必须虚心求教;是“教科书”,就必须终生学习;是“清醒剂”,就必须认真吸取其教训;是“营养剂”,就必须孜孜吸收其精粹。
  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这个论断从唯物论、辩证法的高度,阐明了历史研究和历史认知在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他再次强调了这一论断,并着重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研究历史,重在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积极学习、钻研历史,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历史思维能力。他多次主持召开以历史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中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中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等问题听取讲解。在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被摆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历史、注重历史研究和借鉴,使我们的优良传统得到极大传承,在新的时代焕发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推荐访问:中国 照亮 重视 未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