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的路

时间:2022-03-21 09:38:5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路,从美丽的瑶山出发,铺开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路,如流淌文明的动脉,迎接着乳源人奔赴开放富有的未来。
  多少年来,乳源人,凭着智慧与勤劳,开拓出一条条脱贫致富的“彩虹桥”。默默延伸的路,承载着惊人的辉煌,成就了今天世界瞩目的乳源。
  那时候,瑶山里勇敢的人们,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不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那黝黑、刚毅的瑶族汉子,在深山里狩猎伐树,临窗刺绣的女人,守着一方家园。大山隔断了他们远望的视线,也掩藏了所有的美丽。一缕炊烟,从这头,到那头,他们的生活,便也仅从那头,回到这头。
  我在乳源县城见到赵老爷爷时,他正和孙子在散步。他是生长在山里的瑶族同胞,后来儿孙在县城发展不错,也就把他接来了。赵老爷爷听说我想了解乳源建路的历史,倒是说起他小时候的一段趣事。
  他第一次走出家门时也才七岁。那天,天边刚刚露白,他就起床了,亦步亦趋地跟着爸妈去县里看汽车。他听爸妈说,他们从来都没见过汽车,听说汽车走起来很快,还带着风。县里设立了汽车站,很多人都好奇地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那是一九五五年。
  四年前,乳源的第一任县长吴新民,带着乳源的人民修建了从社主到乳源路段的二十公里公路,还从广州买回来一台以木炭为燃料的客货混载组装运输车,这是乳源的第一辆汽车。而这一年,乳源汽车站成立,站里有三台车,但大多数人都没坐过,有些山里的人也都是出城才见过一两回。
  那一次出城,赵老爷爷说,让他知道了山外原来还有很多人,有很多新鲜的事物,也激起了他走出大山的渴望,甚至,很想知道,县城以外的世界。但是那一次,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村里出城,来回要走过碎石满地的山沟,走过坑坑洼洼的山路。第二天,他的双腿红肿得厉害,好几天才消肿。也就是那一次,他见到了汽车在走,路面上扬起黄色的尘土,他和几个孩子兴奋地跟在车后奔跑,直到汽车消失在视野中才怅然停下。
  他在想,如果村里的人出城,可以坐着这个汽车,一下子的工夫就到了,还不用像他那样伤了脚,那该多好啊!
  人类的智慧,首先表现在能够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要致富,先修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喊得响亮的口号,政府出资,村民集资,出工投劳,掀起了开山修路的热潮。人们热情高涨,怀着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披星戴月的忙碌中,在古朴而又气吞山河的号子声中,在如雨汗水的劳作中,一条条乡间公路蜿蜒崎岖地伸向大山深处。尽管是些凹凸不平、陡峭崎岖的毛坯路,尽管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有的人累倒在工地现场,但人们还是燃放鞭炮,举办筵席,举家欢庆,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无边的欢乐之中。是啊,毕竟山村第一次有了公路,第一次来了汽车,确实是山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山村的路是通了,却依然无法带领乳源人走出闭塞,走出贫困。
  那一年,乳源一六镇的李子大丰收,香甜多汁,脆爽可口。可是一六镇的种李大户们,却沮丧地坐在堆积如山的李子旁,欲哭无泪。本来已与一个外商谈妥了收购李子的事,却因为没有对外的快速通道,运输麻烦,外商怕好货到手全变烂货了,宁愿赔了押金也要取消合同。订单毁掉后,这些李子算是彻底没了希望,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自己的手上,一筹莫展。
  没有通往县外的快速公路,消息进不来,产品流通不出去,就只能处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修路,成为乳源人脱贫攻坚中必须要打的一场硬仗。
  上世纪九十年代,乳源交通建设大会战,让全中国都看到了乳源人的坚毅与决心。短短三年,省道S250线乳桂公路改建工程竣工,省道S249线坪乳公路改建工程全线通车,省道S258线石大公路改造竣工……
  消息传来,省道、县道及乡村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各种关于交通的重点工程紧锣密鼓,乳源的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一条条宽阔的公路穿山越涧而来,就像一条条银白的飘带,飘扬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中,把现代速度、现代效率和最新的致富信息带进山乡,带给千家万户。
  速度,是经济发展的保证。如果说省道、县道、乡道的建设,打开了瑶山人的世界,那么,高速公路的建成,就是乳源腾飞的开始。
  京港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乐广高速公路也穿越境内,与其他公路构筑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高速路上,灰色的防护栏,白色的行道线,共同构成一组组流畅的延伸。一辆辆钢铁的闪电在乳源境内划过,青山为之让路,绿水为之动容。
  不是鸟在减速,或是风在慢行,而是瑶山的路决定了前进的速度,撑起了梦想和希望。
  编后语:
  据说,瑶山是传说中的仙山。传说的真伪暂且不去辨别,光是作者笔下的乳源瑶山未经雕琢的自然风光,瑶族同胞原生态的宁静生活,还有珍稀动物宝库——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巧夺天工,就足以让人心生无限向往。瑶族人民世代深爱着瑶山,即便先民外迁许多年,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如今,乳源的瑶山人民踏上建设美丽、富裕瑶山的新征程,迎来的必将是乳源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访问: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