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义演,化身“乡村女教师”
俞晓冬,1960年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父亲是一名军人,家庭成员中也大多是军人,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俞晓冬从小就对部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俞晓冬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江苏省当时唯一的古筝专业本科生。由于她对军营生活极度渴望,大学毕业时,她毫不犹豫地将橄榄枝抛向部队,以优异成绩考进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在专业文艺团体里,她如鱼得水,技艺不断精进,被评为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家,多次随团出访,著有《筝艺神韵》《古筝实用教程》等著作。
2010年冬天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俞晓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作天有不测风云。那是一次例行体检,俞晓冬左下肺部被查出有阴影,最后确诊为肺癌。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一向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俞晓冬,瞬间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
多年的军营生活造就了俞晓冬坚强的意志,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她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军人我不能一蹶不振。”很快,俞晓冬擦干眼泪,决定积极接受治疗。术后,俞晓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许哪一天,我就会死去。但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我就得为社会做点事情,贡献个人的微薄力量。
2014年6月,俞晓冬跟随一个公益机构来到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学校义演。这个小学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眼神儿勾起了俞晓冬的童年回忆。俞晓冬8岁那年,因家庭变故,她被父母送到苏州姨妈家寄养。尽管姨妈一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待她如己出,但她非常思念父母,恨不能生出一对翅膀。为了能回到南京,有一天放學后,她偷偷地给南京市征兵办写信,表达了想到南京当兵的强烈愿望。征兵办的工作人员还给她写了回信,“小姑娘,你现在年纪太小了,等你长大以后再来当兵吧”。回南京无望,俞晓冬只能待在苏州,每年的寒暑假成了她最盼望的事,因为只有在假期她才能回到父母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
俞晓冬的姨妈在苏州的一家乐器厂工作,有一次俞晓冬来找姨妈,在样品室见到了古筝,她喜出望外,一直内向的她突然话多得像开了闸的洪水,她粘着姨妈了解古筝的各种知识。再次见到父母时,俞晓冬主动提出想学古筝,父母都是开明的人,也希望女儿能有一技之长,就欣然应允了。从此,俞晓冬就踏上了古筝之路。
多年苦练,俞晓冬的技艺已出神入化。她在小南京学校的孩子面前,弹奏了一曲又一曲。她把从心底涌出的母亲般的慈爱,凝在指尖,化作音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很投入,并不是因为他们听懂了曲子,而是这满含爱意的音符敲开了他们的心房。那些平日里一个个上蹿下跳、自由自在的“野孩子”,在音乐声中逐渐安静下来。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后,小南京学校的一个老师随口问道:“俞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来教孩子们弹琴啊?”俞晓冬不假思索地说:“可以呀。”南京距离金寨300多公里,且交通不便,当地人并没有在意这番对话,可俞晓冬却当了真。不仅是因为她觉得人应该信守承诺,更是因为她父亲曾经战斗在金寨的绵绵青山里。作为一个“军二代”,她理应回馈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
返程路上,俞晓冬就开始思索着该如何践行承诺。她的目光拂过茫茫青山时,脑海中浮现出小说《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瓦拉的形象。瓦尔瓦拉在战争年代遭遇种种磨难,仍坚持乡村教育事业,最后桃李满天下。当年,在看这本小说时,俞晓冬被瓦尔瓦拉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并激励。想到这儿,俞晓冬当即决定在和病魔抗争的同时,利用疗养和节假日的时间去小南京学校支教,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弹古筝,当一个“乡村女教师”。
扶贫支教,关爱从指尖到心间
“我要到山区去支教,不管你们同不同意,我都定了!”2014年6月从金寨返回后,俞晓冬霸气地告诉家人。她本以为这个决定会掀起波澜,结果却出乎意料,家人都非常支持她,只是叮嘱她要顾惜身体,学音乐的女儿甚至自愿当她的助教。没了阻力后,俞晓冬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女教师”的新角色中。
尽管有心理准备,可真来从教了,学校的实际情况还是令她大吃一惊。学校没有古筝。当地经济条件并不好,俞晓冬不忍心让学生家长掏钱去购买价格不菲的古筝。于是,她咬咬牙决定在小南京学校捐建一个古筝教室。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亲朋好友赞助的钱,共筹措了20多万元。俞晓冬购置了40多把古筝,还配齐了支架、弹片、胶布和乐谱资料等。总之,她不会给学生增加一分钱的经济负担。经过紧张的准备,2014年11月,“山娃娃”古筝班在小南京学校成功开班。
可是万事开头难,这里的学生家长几乎都没见过古筝,觉得孩子学习那玩意儿不但没有用处,还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有的家长更是对她的动机产生质疑,窃窃私语地说:“免费授课,能持续几天呀”“你们可别被她给骗了,一个外地人靠不住”,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俞晓冬顿感委屈,可她还是微笑着面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作答。既然决定做了,就一定得把这事给做好,不然对不起那些亲朋好友的捐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