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悲剧《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之比较
摘要:《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是中西方两大复仇悲剧名篇。二者以贵胄权欲为导火索、且皆将个人性复仇升华为社会性复仇,体现了东西文化背景的相似之处。但不可忽视的是,二者在人物塑造、悲剧类型方面又各有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色。
关键词:哈姆雷特;赵氏孤儿;悲剧;复仇;比较文学;平行研究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悲剧作品之一。该剧又称《王子复仇记》,讲述这样一个有关复仇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于国外求学时,父王暴死、叔父篡位、而母亲也立即改嫁叔叔。后王子被亡父鬼魂提醒,知晓了叔父克劳狄斯的罪恶。几番波折之下,哈姆雷特手刃仇人,自身也命殒于此。
《赵氏孤儿》由元代剧作家纪君祥依史料而作,有“中国版《哈姆雷特》”之称,亦被王季思先生誉为“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它讲述了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围绕赵朔之子——赵氏孤儿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屠岸贾因与赵盾有隙,设计构陷赵氏;赵家数百人被灭口,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义士义救遗孤;几十年后,孤儿赵武成人,终得复仇锄奸。
同为中西戏剧名篇,《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下面就这两部剧浅作比较研究。
一、《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析同
钱钟书先生曾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虽然创作背景不同,却仍有一定的类同性。这种类同与交叉也是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前提。
相似的复仇导火索是《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的重要交叉点。在《哈姆雷特》中,叔父克劳狄斯谋害兄长、夺取王位、强占嫂嫂,一系列恶行令人发指。克劳狄斯的私欲是他发动政变叛乱的诱因,也是这部悲剧的导火索。反观《赵氏孤儿》,晋将屠岸贾仅因与同僚赵盾不和,便欲痛下杀手,从而夺取权利。他设法嫁祸于赵盾,灭赵家满门三百口,甚至连稚儿也不愿放过。显然,屠氏的权欲酿成了这出悲剧。由此可见,在同处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权臣贵胄们的一己之欲的膨胀和不得餍足往往会引发各种问题,《哈姆雷特》如此,《赵氏孤儿》亦如此。
此外,将个人性复仇升华为社会性复仇也是二者的类同之处。《哈姆雷特》一剧中,新王克劳狄斯上位后过着纵情声色的荒淫生活,成为一种腐朽丑恶势力的代表,想要实现人文理想、为百姓开辟良好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推翻克劳狄斯的统治。由此,哈姆雷特的仇恨也由家庭、私人层面上升到了社会、国家层面。屠岸贾专权以来无恶不作,被主公下诏称“损害忠良”、“扰乱朝纲”。就此程度而言,赵氏孤儿的复仇也不再是个人性的行为,而亦是为国除害、匡扶正义的壮举。综上可知,《哈姆雷特》、《赵氏孤儿》都脱离了相对狭隘的个人性复仇母题,前者被学界誉为“具有高度社会思想概括力、深刻反映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精神的哲学悲剧”,后者也因戏剧性的国仇家恨而广为流传,二者中涉及的复仇过程皆实现了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总之,《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都以封建专制社会为大背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君主又或是官僚、贵族往往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常为满足个人之私欲而害人性命、胡作非为,引发了无数无辜者的悲剧。而同时,这类人治社会又有着一定的不稳定性:掌权者易被来自同一阶层的不同新生势力推翻,赵武和哈姆雷特便是这些贵族阶层新生势力的代表。出于封建血亲联系,这类新生统治阶层的人生轨迹注定要和整个领地、整个国家交织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家仇也被打上了国家、社会的烙印。
二、《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较异
《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同属复仇主题,作为中、西方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诞生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中,带有各自的文化烙印。
(一)人物形象有异: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
英国评论家福斯特曾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美学概念。其中,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变化莫测,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叫人难以逆料”[1]。而扁形人物则相对平面化,要么是一以贯之的善,要么是恶贯满盈的恶。
《哈姆雷特》一剧中,无论是主角哈姆雷特还是大反派克劳狄斯,都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哈姆雷特人称“忧郁王子”,既有积极向上、崇尚正义、拥护人文主义的一面,又有犹豫不决、心志不定、妥协退缩的一面。弗洛伊德甚至还认为他难以逃过“俄狄浦斯情结”的阴影,有着和仇敵一样的心理倾向。总之,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是复杂而又离体的,绝非“高大全”的少年英雄。与此同时,克劳狄斯不是彻底的奸恶之徒。一方面,他口才极好,思维缜密,与朝臣们的往来言行素来周到,是个温和、有涵养的君王。另一方面,他最初对哈姆雷特实则未起杀心;而当王后错饮毒酒时,克劳狄斯也曾奋力阻止过;此外,他也曾多次在独白中表现过自我唾弃之意——我们可以发现,克劳狄斯并非完全冷血之人,他仍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反之,纪君祥在创作《赵氏孤儿》时则更注重道德评判,笔下多为扁形人物。反派角色如屠岸贾将残忍、阴毒、虚伪贯彻到底,成为了奸佞之臣的代表;正面角色如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则个个都能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极端的善。这样善恶分明、二元对立的类型化创作,也实现了戏剧道德教化的实用价值。
东方文艺创作注重外在的实用价值,而西方文艺创作则更偏向于内在的哲理性反思。所以《赵氏孤儿》人物形象属性分明、教人向善;而《哈姆雷特》中人物形象则立体复杂,每一句台词都交融着莎翁对人性的沉思,饱含一种思想美。可以说,东西方文艺观的外倾实用性和内隐审美性之别,造就了《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的形象塑造之异。
(二)悲剧类型有异: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翻开《哈姆雷特》,我们可以发现,主人公从最初充满理想主义美好幻想的快乐王子到后期忧郁化、延宕化的变化构成了全剧的线索,是这场悲剧发展演变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起初,作为一名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新式教育的进步贵族子弟,哈姆雷特曾高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此时的他乐观向上,是一位典型的以人文主义为信仰的进步青年。可好景不长,在生活境遇改变后,哈姆雷特所呈现出来的性格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他曾数次怨天尤人、数次意图退缩、数次徘徊不进而不知路在何方。正如歌德所评价的那样,哈姆雷特“是思想家而不是行动家”[3]。同时,哈姆雷特的自我觉知也是相对清醒的,这位素来忧思过度的年轻人早已发现了自身的犹豫性和妥协性,也曾数次与本我胶着。后来,他进行了“To be or not to be”的自我质询,无限接近崩溃的边缘——这也注定了哈姆雷特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悲剧结局。显然,王子本身性格的弱点及其演变是引发悲剧结果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最新推荐
- 1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 2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 3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准技术词汇翻译探讨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 5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 6“123”模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 7孩子在家有说有笑,为何一出门就一言不发?
- 8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MYBPC3-D1149fs*40新发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研究
- 9液压调速器AMESim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
- 10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11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 12食物链
- 13难写字
- 14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 15跟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学习活用通感修辞
- 16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17封二:·科学小达人·
- 18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19树叶
- 20喵,一起藏猫猫吧
- 21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22难忘的体验
- 23凭空消失的10天
- 24冰雪城奇遇
- 25有点可爱有点“坏”
- 26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分析及教学启示
- 27在探秘自然中走进生活
- 28太,太
猜你喜欢
- 1“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10篇(全文)
- 22023年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0篇(2023年)
- 3组词造句24篇(完整)
- 4最新工程居间合同诈骗(十五篇)
- 5教师师风师德总结依法执教(19篇)
- 6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简报4篇(2023年)
- 7城管年度考核表7篇【精选推荐】
- 8职工工会申请书20篇
- 9入党谈话内容及注意事项13篇(完整)
- 10江西大山尾矿区铌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 11试用期转正意见和建议4篇
- 12《民法典》概括条款的识别标准与类型构造
- 13高校原创红色话剧的审美创新——以长沙学院《日出湘江》为例
- 14最新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篇)
- 15医院服务效能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4篇
- 16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规矩方面3篇【优秀范文】
- 17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
- 18业主大会书面征求意见表决书4篇(完整文档)
- 192023年度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简报8篇(范文推荐)
- 202023年度贯彻落实八项规定15篇
- 212023党员教师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3篇
- 22自立自强的议论文7篇
- 232023年大学试卷分析改进措施13篇
- 24不同类型钾肥对烤烟上部叶钾含量与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