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摘 要: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人文素养。笔者立足课程自身优势,注重课程内容与“思政育人”的衔接,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出其中包含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思政元素,利用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两个载体,以期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实现“精神育人”。
关键词:大学语文; 思政元素;精神育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变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促使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方法有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培养的向导,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一科多教的目的,提升教学效果。由刘春静和刘传琴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编选的篇目除两篇现代作品外,都是古典诗文,尤以秦汉和唐宋作品居多。全书分八个主题编排,可以结合其中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忠诚、正直、宽容的精神和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自信
“人文传承”“智慧心灯”主题,从国学经典《论语》《老子》,到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弟子规》,让学生了解文化经典,树立文化自信,感悟仁者爱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深刻内涵。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民族的文化经典;一个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深厚的经典修养。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就像是和古人谈心,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如《论语》治学十则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评价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反映出孔子做事做人的态度,当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在教师主导下,可以拓展阅读孔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等主张,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
二、家国情怀
“洞明世事”“浩然正气”主题,从《大学》“三纲八目”、《中庸》的“君子慎独”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引导学生认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阶梯,要求学生加强自觉性,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身;透过民族英雄的事迹感受正直高尚人格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儒释道文化的汇通、兴盛将家国情怀与君子的出世、入世结合得十分完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天下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和遵循的操守。《大学》是古代“四书”教育中最先学习的一部经典,相对短小易懂,被称作“初学入德之门”,是中国知识分子从此走入系统学习、走进道德世界的基础学问。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最开篇的一句话,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引用这句话深刻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认真领悟,把它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教會学生学会做人,奠定树魂立根的素质基础。
三、社会责任
“胸怀天下”“历史长河”主题,从屈原的《哀郢》到杜甫的《秋兴八首》,从李斯的《谏逐客书》到贾谊的《过秦论》,跨越历史的长河,讲述爱国志士的人生起伏,体会他们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情感,品味秦汉的政论家们以史为鉴的精彩论述,激励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自古文史不分家,从战国七雄争霸到秦王统一六国,再到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四、人文情怀
“真爱华章”“诗意人生”主题,引导学生感悟真爱的力量,体会自觉追求美好精神世界的价值。《蒹葭》中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可以理解为青年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尽管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但他矢志不渝。陆游写和唐婉在沈园相逢之事,真情流露,自然天成,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春江花月夜》把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汇成一个流光溢彩、浑然忘我的奇幻境界,引导读者感悟美的真谛。拥有人文情怀的人,对不同人都会以平等尊重的目光看待,会对每件事都十分重视,对待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这正是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要求。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内容上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思想、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人文精神。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加强正确地引导。语文的使命是助长学生的心灵成长,实现“精神育人”。学校课程有限,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融入思想教育,可以有效节约教育资源,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能够浸润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人文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课堂教学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在线阅读了解历史人物故事,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建芳.如何效发挥大学语文中的思政教育功能,语文建设,2014(23).
[2] 徐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上一篇:如何把握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
下一篇:浅谈基于复合材料的结构外壳在实际中的应用
最新推荐
- 1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 2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 3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准技术词汇翻译探讨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 5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 6“123”模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 7孩子在家有说有笑,为何一出门就一言不发?
- 8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MYBPC3-D1149fs*40新发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研究
- 9液压调速器AMESim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
- 10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11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 12食物链
- 13难写字
- 14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 15跟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学习活用通感修辞
- 16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17封二:·科学小达人·
- 18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19树叶
- 20喵,一起藏猫猫吧
- 21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22难忘的体验
- 23凭空消失的10天
- 24冰雪城奇遇
- 25有点可爱有点“坏”
- 26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分析及教学启示
- 27在探秘自然中走进生活
- 28太,太
猜你喜欢
- 1“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10篇(全文)
- 22023年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0篇(2023年)
- 3组词造句24篇(完整)
- 4最新工程居间合同诈骗(十五篇)
- 5教师师风师德总结依法执教(19篇)
- 6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简报4篇(2023年)
- 7城管年度考核表7篇【精选推荐】
- 8职工工会申请书20篇
- 9入党谈话内容及注意事项13篇(完整)
- 10江西大山尾矿区铌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 11试用期转正意见和建议4篇
- 12《民法典》概括条款的识别标准与类型构造
- 13高校原创红色话剧的审美创新——以长沙学院《日出湘江》为例
- 14最新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篇)
- 15医院服务效能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4篇
- 16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规矩方面3篇【优秀范文】
- 17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
- 18业主大会书面征求意见表决书4篇(完整文档)
- 192023年度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简报8篇(范文推荐)
- 202023年度贯彻落实八项规定15篇
- 212023党员教师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3篇
- 22自立自强的议论文7篇
- 232023年大学试卷分析改进措施13篇
- 24不同类型钾肥对烤烟上部叶钾含量与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