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研究

时间:2022-03-20 09:43: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职能所向,在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要立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条件,同时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真实情况,厘清高校共青团定位,抓住创新创业教育根本,联动校内外整合资源,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类培养。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创新创业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創新创业的实质,是全面推进改革,重新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重塑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再造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格局。[1]实施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有助于适应国际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促进国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是新时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共青团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从1991年开始便开展基础教育创业教育试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是新时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文件规定所有高校从2016年起都应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学分管理。[2]至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从试点探索变为全面发展,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存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试点探索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经典模式,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浮现出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多头参与,分工不明确,合力未形成。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甚至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同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高校共青团在其中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不清晰,不同机关部处之间缺乏统筹指导,造成资源重复与浪费。
  二是课程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贫乏,教学质量不佳。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都是近两年开始开设,理论研究基础较浅。同时,外聘的创业导师难以长期固定任教,校内的专职老师又不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室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学质量有待提升[3]。
  三是实践平台不完善,活动碎片化,“以赛促教”变成“为赛奔忙”。总体而言实践平台偏重于搭建比赛舞台,各单位举办的比赛活动比比皆是,缺乏系统性,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有些高校为出成绩不断鞭策学生参与比赛、争取奖金,创业学生精力分散,重心偏移,甚至增加创业负担。
  四是校内外资源未充分整合,创新成果转化难,创业项目落地难。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未能很好联动,资源不能充分整合,创新项目成功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数量稀少,影响力也较小。[4]创业项目在参与竞赛之余,成功落地和取得长足发展的情况堪忧。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和实践
  服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高校共青团职能深化的必然要求。团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青团要激励青年创新创造,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激励青年奋发创业,努力帮助青年创成业。共青团中央也在《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内容。[5]由此可见,服务、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凝聚当代大学生、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当好党联系青年桥梁的职能要求。
  当前,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展培训,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到学校开展讲座,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促进交流;第二,拓展平台,联动社会资源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同时发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引导学生投身实践;第三,创设基地,在高校建设“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基地,为有想法的大学生提供交流场所,为付诸实践的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政策咨询等服务。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职能所向,有丰富实践,但也存在定位不清晰、分工不明确、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新时期,进一步完善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既要立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条件,更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真实情况。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
  为掌握和分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创业影响因素,课题组面向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研究。
  (一)样本来源和特征
  华南农业大学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自2014年以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秉承“思创融合、学创融合”理念,形成 “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全程化”特色,建立由“一街、一廊、一馆、一园”四部分组成的全国首个建在大学生社区的“思创园”,连续获得教育部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50强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对创新创业关注与参与度高,对学生的调查于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调查面向全校不同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回收率为94.29%。在调查的样本中,各年级分布均匀,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11人,农学类160人,非农学类170人,城镇户籍177人,农村户籍153人。样本数据采用SPSS.17.00进行交叉分析和相关分析。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1)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动力
  根据调查,大学生创业创新最大的原动力是实现个人理想、展现自我价值。在调查的对象中,67.6%的学生认为创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展现自我价值,只有25.5%和7.3%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和因为就业难。这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生活水平提升,人民更加注重追求精神发展的阶段特点相符。

推荐访问:共青团 新时期 高校 创新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