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战略再聚焦和战术再优化

时间:2022-03-20 09:36: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需要避免“一带一路”概念出现“泛化”、“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出现“失焦”的现象。因此,未来十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汲取过去5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战略再聚焦和战术再优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六大经济走廊  软实力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合作伙伴、合作模式都在不断拓展和丰富,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下一步,共建“一带一路”将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内部开始出现一些困惑和不解,即“一带一路”建设究竟要做什么?想要達到什么目的?究竟哪些项目才是“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这种困惑一方面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已遍及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同时也反映出“一带一路”概念开始出现“泛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国家战略资源投放可能出现“失焦”的苗头。
  可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定程度是应对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对我东线的战略压制。但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转向发动中美贸易战,“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如果说一开始我国模糊处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并将其限定在经济合作范畴从而推动了国际组织和沿线国家的广泛参与,那下一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在美国未来对我战略目标从贸易打压拓展至全面遏制,战术手段从提高商品关税拓展至限制我高科技产业发展、在自贸协定中排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战略聚焦和战术优化,从而确保不同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符合国家利益优先序,进而避免有限的国家战略资源的无效投放?
  一、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需进行战略再聚焦
  (一)从战略目标上看,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应聚焦于跨国生产网络构建、海外能矿资源获取和海外战略支点建设
  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新增投资额占比分别为36.2%、54.4%和12%。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目标仍应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以我国为枢纽的“双环流”价值链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在“双环流”价值链体系中,我国愈发成为链接发达国家与亚非拉欠发达国家的中间节点和枢纽。“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即为通过完善我国在第二个环流中的产业全球价值体系为我国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第一个环流中实现跃迁争取时间和空间。二是获取海外能矿资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物质保障。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能矿资源安全高效供应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面临新挑战。我国国内的战略性金属矿产的资源保障程度较低,消费量却持续攀升,使得部分战略金属产量的增长不得不依靠进口原料,对外依存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二,即为密切与油气矿产资源丰富的中亚、西亚、俄罗斯等沿线地区的合作,使我国在对全球战略性资源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三是建设海外战略支点,突破美日等国地缘战略封锁。“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三,即为建设陆路国际通道和海上稳固的补给线,获取更多的海外战略支点,进而突破海权大国美国及其战略盟友日本在东南沿海布局的第一岛链,实现周边地缘环境向于我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从重点合作区域上看,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应聚焦于我国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在我国确定的“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外交布局中,周边地区应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资源和战略性项目的重点布局区域。如果超越周边地区,而将战略资源投放到欧洲(包括中东欧)、非洲、中东、拉美,则收益将较为有限,甚至可能事倍功半。因为从当前我国自身实力上看,我国在全球层面还发挥不了一个超级大国的作用,如果以此标准制定外交政策,很有可能出现战略透支或过度扩张的风险。如果定位于东亚区域超级大国,未来主要在周边地区发挥主导国作用,则这一战略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东亚是未来世界的中心,对我国而言,其战略重要性超过任何地区,如果把有限的战略资源集中投放于这个地区,所能产生的战略收益将大于投放到任何其他地区。
  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中,从要素禀赋上看,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合作共同构建新型跨国生产网络的条件最为成熟;从市场规模和贸易规模看,2017年,东南亚11国人口数量达到6.45亿,中国—东盟贸易额达5148亿美元,增速超过中国对欧盟和美国贸易,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RCEP谈判也已进入提速阶段;从文化融合上看,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比例超过70%,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的华侨华人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且东南亚文化从历史上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从地缘政治上看,我国要突破“第一岛链”封锁,顺利解决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就必须要有东南亚国家的支持和配合。可以认为,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性资源和项目最重要的投放地区是东南亚地区。
  (三)从重点合作方向上看,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仍应聚焦于“升级版”的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但受沿线国家的合作态度、经济实力、域外大国干扰等因素影响,5年来六大经济走廊实际推进进展并不一致。如由于印度的拖延和消极态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自2013年以来启动的相关进程依然没有完成,远远落后于预期的时间表,使得经济走廊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总体格局中有所淡化。下一步,为保证“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工作紧密围绕经济走廊建设推进,除中巴经济走廊外,需要对最初设计的六大经济走廊中已经无法推进、推进缓慢的线路方案进行“优化升级”和再聚焦。一是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改为“双线推进”方案,东线为中缅经济走廊,在实施一批民生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引入多边融资机构或采取三方合作模式,争取重启瑞丽—曼德勒—皎漂港铁路建设,西线为中尼经济走廊,争取启动日喀则—吉隆铁路建设并延伸至吉隆口岸,中远期推动从吉隆口岸至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铁路建设,并与尼境内规划的尼印铁路连接。二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方向,重点推动锦州港—赤峰—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乔巴山—俄罗斯和欧洲、丹东港—沈阳—白城—阿尔山—乔巴山—俄罗斯和欧洲、俄远东港口—绥芬河—满洲里—赤塔—欧洲、阿尔山—白城—长春—珲春—俄远东港口4条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并在通道沿线能矿资源富集地区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三是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陆上重点依托中老、中泰铁路加快泛亚铁路中线建设,并进一步延伸至柬埔寨金边和西哈努克港,海上重点推动经广西北部湾出海的中新陆海新通道建设。四是分段分期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重点推进中吉乌、中哈跨境铁路公路建设,同时推动跨境铁路、公路、管道项目和中欧班列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联动发展。

推荐访问:共建 战术 聚焦 优化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