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创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影响

时间:2022-03-20 09:33:2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传承人创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项目(编号:18JDZB064);民族地区BOP创业与区域发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项目;吉首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8SKY85)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8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并具有非常大的保护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对非遗保护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文化产品是非遗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非遗的保护既要保证非遗的原真性,又能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传承人作为非遗资源的“文化持有者”,掌握着非遗资源的核心技术,对非遗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责任感,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是非遗精神的载体。因此,只有传承人创业既能为非遗创业提供专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品牌,又能保证非遗的原真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对非遗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其可持续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能健康发展使其顺应时代发展。但是现在各地非遗保护项目中,面临着社会和技术上的一些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和健康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这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类似项目之间相互模仿、同质化严重。由于在当代交通、信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尤其是移动通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我国许多非遗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因为信息科技与大工业手段的介入而导致个性泯灭,相类似的非遗项目之间,也在相互借鉴与相互模仿中,使非遗项目本身的个性化特色逐渐弱化,而趋同化问题日益严重。
  (二)存在“重表演轻实用技艺”,对一些重要的应用型技艺保护不够。各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挑选、申报以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着表演类项目偏多的问题,而在对于直接影响到民众生活质量的传统技艺,保护力度、发掘深度、关照程度严重不足。由于一些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经典实用意义的技艺,都是以世世代代群体性进行传承,导致其具体传承人十分不明确,因而加大了非遗保护项目申报难度。
  (三)非遗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后继乏人、难以传承是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目前,在非遗保护中传承人年龄结构中呈现老龄化趋势,掌握非遗技艺、技能和占据核心地位的多为中老年人,有的已年逾古稀。当今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了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如果是单靠某一种传统文化技能,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根本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满足,更加没有能力提升自我发展。作为传承人,如果只靠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于一些当代社会中失去生存价值的传统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对于在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熏陶中长大的青少年一代中,他们对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情较为淡薄,也不愿意深入了解。在传承和学习非遗文化与其他职业相比而言,经济效益与成本不能成正比,以现在社会上大多数通过非遗为主要职业的人员现状来看,仅能勉强度日,有些甚至入不敷出,不足以养家糊口,更谈不上脱贫致富了。因此,在普遍以高品位和高质量生活作为追求的青少年一代,很少会有自愿继承和学习非遗,因此导致此类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中无人继承,非遗无法进行传承。
  (四)现代化科技对传统技艺的巨大冲击。传统的坚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技术的挑战、成本的挑战、效率与价值观的挑战。许多传统技艺都在现代化科技的推动下,不得不被现代化的产物所淹没。传统技艺得不到传承与发展,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消失。

二、湘西自治州非遗及其传承人概况


  湘西自治州地处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片区,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域较为偏僻。民族地区的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也用聪明的才智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富有本地区特色的民族性非遗。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该地区特有的个性化特征,由于该地区的区位原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少,因此得以更好地保存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湘西地区的特殊性非遗。
  “打溜子、苗族鼓舞、土家族梯玛神歌、踏虎凿花”等是主要代表湘西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州非遗名录共有10大种类3,200多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项。湘西州拥有34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国家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州级生产性保护基地12个。拥有全国性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2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个,先后9个乡镇获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湘西州州级以上非遗名录,见表1。(表1)

  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是其重要的活态载体。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以严格的师承关系传承,基本上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本家族成员自成体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缺少传承人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灭绝。

三、传承人创业对湘西非遗保护的影响


  (一)非遗保护困境。湘西经济落后,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面临着外部发达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在潜意识认为传统就是落后,缺乏文化自信。人作为非遗传承的载体,传承人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湘西州人们在观念上的误区,使湘西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以“父传子,子传孙”形式传递,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对没有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年轻人的学习热情不高,导致很多传统技艺“人亡艺绝”。据统计,湘西州国家级传承人全部在70岁以上,省级大多数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健康状况欠佳,非遗的生存状态堪忧。在这种社会重视度不够的状况下,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不得不自己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同时还兼顾个人与家庭的经济问题,导致传承人在多重压力下顾此失彼。因此,传承人往往在个人生计、非遗传承与保护间选择生计,出现保护与不保护的两难困境。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传承 物质 保护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