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中的道德分量
唐宪宗元和四年,是公元809年。唐宪宗即位以来,“以法制临下”,希望改变此前政治低迷状况。这一年的七月,杨凭案件爆发,史书评价说“当时翕然,谓纪纲复振”。
杨凭官为京兆尹,是首都的最高长官。此前,他担任地方长官,是江西观察使。杨凭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如今成了京兆尹,也显得气势不凡。长安永宁里有他的住宅,而他不仅建造了富丽堂皇的高级房舍,还广蓄“妓妾”,一个永宁里,出出进进都是他的美人。这虽然不犯法,但不管是朝廷还是社会,实在有碍观瞻。
不知道是否与皇帝通过气,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李夷简决定拿杨凭祭旗,“乘众议,举劾前事”,正式弹劾杨凭。案件调查很彻底,杨凭当观察使时的属官都被抓来作证,杨凭的罪行都被一一查证出来,他终于大难临头了。据说李夷简希望置杨凭于死地,但因为皇帝及时出手,认为杨凭在京兆尹岗位上多有贡献,最后把杨凭贬官为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临贺县的县尉。而李夷简因为办案有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杨凭案件是个标志性事件,唐宪宗重振朝纲的决心鼓舞了久已萎靡的唐朝。
然而,本文不想讲反腐的故事。
官场上从来都不缺少此伏彼起的故事,杨凭从此一蹶不振,而他的这种经历,此前此后都有人在前仆后继。
杨凭要离开长安,赶赴遥远的南国。最让他心痛的却不是贬官,谁都承认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最失败的是友情,杨凭毕竟也帮过很多人,那些整天自称挚友的人,如今都在哪里?难道,这天底下竟然一个朋友都没有吗?没有一个人肯在自己最悲惨的时刻表达一下少许的安慰吗?杨凭内心的痛苦,如今只有他一人知道。
杨凭从长安出发,开始他漫长的贬官之路。出长安城,没有人送行。过秦川驿,没有人送行。过五松驿,还是没有人迎送。杨凭在想什么?是否想到了自己的“三观”?下面是故驿,杨凭放弃了一切幻想。再下一站,是蓝田驿,这里已经离开长安有很长一段距离了。然而,到了蓝田关下,谁也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有人在关口摆下了酒席,专程为杨凭饯行。来人是徐晦,当初他考进士,正是杨凭推荐的。如今杨凭受难,徐晦不管别人如何,特意为杨凭饯行,专程前来话别,为的是对曾经的恩人有所报答。
于是,徐晦一人为杨凭送行的消息,立刻成了长安的重大新闻。徐晦如同一面高悬的明镜,照透了官场的唯利是图,让很多人内心的猥琐无处躲藏。置一系列的官场风险于不顾,徐晦独自去为一个朝廷的罪人送行,除了真正的勇士谁能如此?
朝廷的一个重大案件,如今却成就了一个小人物的英雄本色。
人心,毕竟还有一定分量,在政治利益与人格良心的天平之间,并不总是前者压倒一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人物权德舆决定去见徐晦。权德舆此时的身份,有两种说法,一是前宰相,一是宰相,仔细阅读权德舆传,他当宰相应该是两年之后。没有问题的是,权德舆是位重要人物。权德舆本来与杨凭关系密切,但是当杨凭贬官离开的时候,他应该就是内心天人作战、但最终不敢行动的人。权德舆对徐晦说:你为杨凭送行,确实值得称道,但你没有担心受到连累吗?看来,权德舆在复述自己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徐晦回答得很平实:当初杨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所以要去送行。假如他日相公也落难,怎么可能不相送呢?史书记述道,听了徐晦的话,权德舆“大惭”,即大感惭愧。为什么他会惭愧?自然是因为权德舆明白了自己的懦弱。也许,正是因为权德舆怀有这样的心理,作为补偿,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所到之处,无不竭力夸赞徐晦。
或许正是因为权德舆这样的言辞太多,一时之间,朝廷内外都飘扬着对徐晦的赞美之声。而最戏剧性的一幕也终于上演。时间过了没几天,杨凭案件的发动者,御史中丞李夷简忽然上奏给皇帝,推荐徐晦当监察御史,而皇帝也没有犹豫就批准了。到御史台报到的那天,徐晦去见李夷简,问道:没有经过正式的官方渠道,您却在千万人中选拔了我,这是为什么啊?李夷简回答很直接:你没有辜负杨凭,怎么会辜负国家呢?
徐晦后来当过中书舍人,退休的时候是礼部尚书,仕途还是不错的,而一贯的作风就是耿直。
官场是实用主义的天下,杨凭官场失败,孤独地走向贬地,没人敢送,这是官场常态。这时徐晦出现了,他是一个官场异数,一句同情朝廷罪犯的说法,就可以让徐晦永无出头之日。对此,徐晦不会没有设想,只不过在内心的斗争中,良心一面最终占据上风,在仕途凄凉和内心安宁之间,他决定选择后者。于是,他如同一位勇士,因为满怀道德感,他拥有了“虽千万人我往矣”的气概。
很多人判断,徐晦的悲剧会如约而至。
拥有道德感的徐晦遭遇悲剧,就是道德的悲剧,而道德的悲剧,是悲惨世界的日常剧目。
可喜的是,这样的悲剧最终并未发生。权德舆、李夷简还有宪宗皇帝,他们共同努力,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他们,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是迫于压力吗?还是他们的内心道德感原本就没有熄灭?
如果,在徐晦面前,权德舆并没有惭愧之感;如果,李夷简固执地认为徐晦在跟自己做对?如果,宪宗皇帝认为徐晦不支持自己的重振朝纲?那么,徐晦的故事必然会以悲剧结束,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决定小人物徐晦的命运。
徐晦的故事发生之时距唐朝的灭亡(公元907年)还有整整的一百年。唐朝的政治家,他们的道德感还在政治行为中发挥作用,他们依然明白,鼓励符合道德的行为有利于政治利益,尤其从长远的角度看。所以,他们没有意气用事,没有大搞唯我独尊、权力至上,他们十分潇洒地向道德让步。
到了很久以后我們才明白,正是他们这类行为,为唐朝的存在又争取了百年时光。
(摘自腾讯大家)
上一篇:范仲淹的“骂蚊诗”
下一篇:听三国学者谈“中共学”和国家治理
最新推荐
- 1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 2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 3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准技术词汇翻译探讨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 5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 6“123”模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 7孩子在家有说有笑,为何一出门就一言不发?
- 8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MYBPC3-D1149fs*40新发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研究
- 9液压调速器AMESim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
- 10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11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 12食物链
- 13难写字
- 14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 15跟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学习活用通感修辞
- 16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17封二:·科学小达人·
- 18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19树叶
- 20喵,一起藏猫猫吧
- 21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22难忘的体验
- 23凭空消失的10天
- 24冰雪城奇遇
- 25有点可爱有点“坏”
- 26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分析及教学启示
- 27在探秘自然中走进生活
- 28太,太
猜你喜欢
- 1“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10篇(全文)
- 22023年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0篇(2023年)
- 3组词造句24篇(完整)
- 4最新工程居间合同诈骗(十五篇)
- 5教师师风师德总结依法执教(19篇)
- 6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简报4篇(2023年)
- 7城管年度考核表7篇【精选推荐】
- 8职工工会申请书20篇
- 9入党谈话内容及注意事项13篇(完整)
- 10江西大山尾矿区铌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 11试用期转正意见和建议4篇
- 12《民法典》概括条款的识别标准与类型构造
- 13高校原创红色话剧的审美创新——以长沙学院《日出湘江》为例
- 14最新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篇)
- 15医院服务效能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4篇
- 16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规矩方面3篇【优秀范文】
- 17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
- 18业主大会书面征求意见表决书4篇(完整文档)
- 192023年度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简报8篇(范文推荐)
- 202023年度贯彻落实八项规定15篇
- 212023党员教师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3篇
- 22自立自强的议论文7篇
- 232023年大学试卷分析改进措施13篇
- 24不同类型钾肥对烤烟上部叶钾含量与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