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味,云中仙。
中国文化厚重坚韧堪比金石。单单一个石字,就够说道的了。
甲骨文中,“石”字左上部状如悬崖,右下部形似从崖上崩落的石块。石,就是石块,是由矿物集合而成,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大自然中俯拾皆是的石头,中国人最早把它点石成金,还生化出了石一样厚重的赏石文化出来。
据 《中国石谱》记载,最早刊文称“奇石”的是《南齐书》,说齐武帝长子,即文惠太子的私园玄圃“多聚奇石,妙极山水”。而宋代《云林石谱》则将外观形态“状为奇怪”“迥非凡品”之石定义为奇石。“奇石”的古老概念由此确立,以“奇”为珍,是中国传统赏石审美的范式之一。
“赏”,指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之意,如观赏、欣赏、鉴赏。“赏”古同“尚”,意乃尊重。
“观赏石”是当代概念,直到1990年7月,才在地矿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组织的“首届全国观赏石观摩研讨会”上正式确定下来,把奇石、水石、供石、雅石、文石等叫法,统一为“观赏石”称谓来使用。2015年正式实施的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中,明确定义观赏石为自然形成且可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此外,可涵盖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石及工艺石等。
“赏石艺术”,是以自然天成并可采集的有观赏价值的石头——观赏石作为审美对象(及其美之再造)的一種独特的艺术,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艺术通常先有内容,后定形式。但赏石艺术是在人们发现和选择了观赏石自然美的形式之后,才赋予其观赏者思想和情感内容,而完成艺术创造的。正所谓“天造奇石,人赋妙意”。这种艺术形式,独特点还在于它集发现、选择、赋意、传承于一体,缺一不可。
“石之至奇堪赏,彰而弥珍”。人赋石意的艺术审美创造,是精神的。由于人对石头施加的选择和赋意创作,才化腐朽为神奇,使在荒郊野外寂寞千万载,甚至数亿年的粗胚石头脱胎换骨,刹那间华丽转身为“奇石”“赏石”“观赏石”,真正登上了与天地同寿、与岁月同享、与万灵同贵的艺术大雅之堂。
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面对同一个物象,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观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有人说,这话在外文中查无出处,但用它来形容赏石之事,再恰当不过。犹如剑客高手过招,赏石者在相石立意之间,也同样高下立判。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经历,往往使赏石者对观赏石的审美理解也不同。再加上往往一石还可多看,同一方观赏石,变换不同的角度欣赏,还会有不同的审美发现,这正是赏石艺术的一个独特魅力。
观赏石文化,即常言的赏石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在赏石审美实践中所创造的观赏石这种物质财富与以观赏石为载体的观赏石艺术这种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赏石文化,就是赏石艺术,它体现了人类在赏石审美实践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与任何文化形态都具有群体特征一样,赏石文化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观赏石的采集、收藏、鉴赏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所赋予的一切活动和结果。”
那么,如何赏石,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和享受赏石文化的价值?关于赏石的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有着什么样的文化高度和地位?历史上中国赏石的文化地位及其高度、深度、广度到底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保守意识的禁锢,当下的赏石者又该以什么样的文化视角和心态来完成自我审视,实现赏石艺术作品的创作突破?艺术是相通的,特别是赏石艺术和美术,天然具有相似的艺术特质内核,在美术艺术创作打破历史相对简短的现代主义艺术传统创作思维,跳离现代主义窠穴,灵活开创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园地,持续、有效、精彩纷呈地实现当代美术艺术创作的时候,赏石艺术的中国创作者、欣赏者是否仍身躺灿烂的古代文人赏石文化中烂醉,而不知今夕何年?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几百年前中国明代的画家、艺术理论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意思是说,如果大家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盲目跟风,那绘画艺术往往如诗词歌赋一样,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像煮白开水一样寡然无味。古人尚有如此见识,今人又该如何在艺术文化大背景下,谱写当下的赏石艺术文化,无愧于当下伟大的时代呢?
中国赏石的历史文化地位
回头看,高山仰止,石道幽深。
中国人在文化生活领域引领时尚的历史实在是悠久。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尽皆烟消云散,唯有中国文明延续至今?其韧似金、坚比石、虚如竹的文化基因和基本文化个性是一大主因。
中华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哲理的思想。从新旧石器时代,把石之坚者打磨成石器,作实用生产工具,到源自石头崇拜的各种玉制礼器,昭示着中国人与石之间的血肉关系。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一统江湖。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无论青铜器生产技术如何精进,应用场景如何广阔,青铜器包括后面才出现的铁器,都始终没能把一块石头给遮蔽——在广大的王公贵族、士大夫上流阶层中,赏玩宝玉石的那股赏石文化清流仍在日益滋长。即便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百花齐放,赏石之风也并未削弱,反而凸显尊贵。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