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19 09:41: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偏离教学目标,更不能强行地把知识填塞给学生,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要讲究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想做到有效教学,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合适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方法,准确丰富的教学语言,合理的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有效教学;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0-003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27
  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成绩就不理想,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学情,要想做到有效教学,中职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生动丰富的教学语言,构建合理的课堂模式等。
  一、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整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针对学习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在讲述《体态语》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区别礼仪课,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了解体态语在表达中的作用以及体态语的主要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模仿各种体态,分析各种体态,也学会了从别人的体态上推理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学生是能学有所获的。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贴近学生,也更合理,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合作,使他们有所提高。
  在设定《劝学》《师说》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学情,教师一定要明白,不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给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他们需要的知识。《劝学》《师说》里面有太多的文言内容,教师可择其一二讲解,不需面面俱到,能够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即可。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讲述《雨巷》时,教师提问:“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学生对“意象”这个词根本不懂,教师如果只是讲述“意象是诗人寄托自己主观情感的物象”这个概念,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不会感兴趣。那么这时候教师应该换一种教学方法。如有一位教师就引入学生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诗歌《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找出其中蕴含诗人情感的景物,学生就能很快找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再把“意象”这个概念说给学生,再提问《雨巷》中使用了哪些意象。此时学生就会被教师一环扣一环的教学吸引住,能够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产生成就感,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再精彩的讲解演绎都不如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读文本,上演舞台剧。在学习《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过多的讲解在这里显然不合适,不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玛蒂尔德这种做法值不值”。教学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即为有效教学。俗语说“教无定法”,即是如此。
  三、使用准确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凡课讲得好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富有文采。
  教学用语是最直接的课堂传播媒介,教师用语必须要准确,不能词不达意,不能模棱两可,引起歧义。此外,教师的语言还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方便学生理解。如,在讲解课文《我的母亲》时,教师提问:“我的母亲的形象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不如使用语言更加接近学生的表达:“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当学生答对了的时候,教师要夸奖学生,但是如果只会用“你真棒!”“很好!”“真不错!”这几个常用的评价语言,学生显然是不大喜欢的,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评价语言,如“你的答案很给力!”“你很有想法!”“厉害了!”“给你點赞!”等。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一个班级除了教师的影响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竞争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有所期待。每个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为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而组内的成员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督促组内的其他成员积极加入其中,这也使积极性不高的组员必须要承担某种责任。而当他们获得教师的认可时,便会获得一种成就感,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也就一直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良性发展,学习的有效性自然提高。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都可促进有效教学,如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等,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时刻关注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关注教学目标、关注教学语言、关注教学模式,那么便可以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书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华章,2008(Z2).
  [2]曹隽.以案例教学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课外阅读旬刊,2013(1).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张细仙(1987.5— ),女,汉族,江西余干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访问:探析 语文教学 中职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