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体结合”的医学院校体育教改及相关专业建设

时间:2022-03-19 09:40:5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大健康”背景下,醫学和体育结合,建设和发展体育相关专业,是医学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可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通过分析地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在“医体结合”背景下,探讨了体育教改及体育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医体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改;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0-001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07
  “大健康”倡导全局的健康观念,不仅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各类组织为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1]。从这个理念出发,体育也应该发展成“大体育”,“大体育”的发展,将促使高校体育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的体育,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医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将医学和体育结合,甚至融合,可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也是“大健康”的时代需求。因此,“医体结合”,应该是符合医学院校特点和时代需求的体育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和指南。本文分析地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在“医体结合”背景下,探讨了体育教改及相关专业建设策略。
  一、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和师资分析
  笔者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主要分析了广西和贵州地区医学院校的教学、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情况。广西和贵州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体育和其他专业相比,教学、专业建设和师资显得更落后。广西医科大学的体育教研部设置有运动康复专业,该专业从2016年开始招本科生,有6名专任教师,该教学部设有四个教研室,硕士学历人员占专任教师48%;桂林医学院体育部未设置本专科专业,也未设置下属教研室,专职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无一人有博士学位或学历。广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也未设置专业,但有下属教研室;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下设公共体育教研室、专业体育教研室等,设置了体育保健专业;贵阳中医学院体育部下设运动康复教研室、基础体育教研室、传统体育教研室,设置了运动康复专业;遵义医学院设置了体育学院,先后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和运动康复专业。
  总体上看,这些体育部规模小,有的没有专业,有专业的规模也较小,教师学历较低(以硕士和本科为主,博士寥寥无几),从专业结构看,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院校或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医学背景浅,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体育和医学结合,甚至融合,不仅能提升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医学院校总体的学科专业以及教学质量的发展[2]。“医体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也是大健康时代的要求。
  在“医体结合”背景下,医学院体育教学应当更多地融入医学元素。首先,可引入运动处方教学,一方面,可利用运动处方,提高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或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可以开“运动处方”,从而提高从业竞争力。其次,在“大健康”背景下,将医学和体育充分结合,开设运动医学、体育治疗学、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等教学内容或课程。这些课程或教学内容的开设或举办,符合“大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其不仅丰富了医学类专业的内容,还使得体育教学变得“高大上”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学内容将促进医学和体育的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和专业生长点,促进医学院校学科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最后,将体育和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相结合,发挥医学院校的临床资源,必要时,可安排学生来医院见习,在实际中体验体育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三、医学院校体育师资和相关专业建设
  “医体结合”是体育和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大健康”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要求。随着运动医学、体育治疗学、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等教学内容或课程的开设,对师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考虑到体育部现有的教师大多没有医学背景,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可以从学院医学类专业的教师或附属医学院的医生中,抽调部分对体育有兴趣,热爱体育教学的人员,由这些人员进行以上课程的教学。另外也可安排体育部专职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然后进行教学。
  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地方医学院校,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水平较低,更需要办出特色。在“大健康”和“医体结合”背景下,充分发挥医学教学资源和西部地区地域特点,通过开设医体结合的专业与学科,例如运动保健(康复)专业,充分结合民族体育和相关卫生保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是体现地方医学院校特色的重要途径。这些专业的设置,需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或特殊人才,发展壮大这方面的教学科研,逐步形成影响力,最终体现出教学特色,并从整体上提高办学水平。
  四、结语
  地方医学院校,应该充分抓住“大健康”的机遇,医体结合,甚至医体融合,开展体育教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体育师资和相关专业,有助于体现办学特色,并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大健康背景下医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72.
  [2]张译丹,聂雷.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医学教育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5(5):253.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杨丽琼(1982.11— ),女,汉族,四川广元人,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与人力资源开发。

推荐访问:教改 相关专业 医学院校 建设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