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时间:2022-03-19 09:31:4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能力对于一个人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和关系之中,与多方面的人们发生着联系。在与其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期整个心理。对幼儿来说,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是父母和同伴,与这些“重要他人”的交往是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期是孩子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班时期导入交往能力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交往行为,有助于幼儿今后社会性的发展。
  一、确定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主要内容
  幼儿交往能力是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往策略、交往技能以及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的观点。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小班——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集体生活,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一)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言语有两大功能:交往功能和调节功能。幼儿的言语是为交往而产生、在交往中发展的。幼儿的抽象思维不发达,语言表达也不可能严谨生动。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只能进行对话,不能独白,他们的语言基本上都是情境性言语。我们应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说出想说的话,教师要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幼儿在表达清楚意思的前提下用不完整的语言、手势或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同时也应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帮助幼儿的交往语言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幼儿的交往语言丰富了,交往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并能体会到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的乐趣。
  (二)引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集体生活是儿童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必需。幼儿入园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儿发出社交行为,如微笑、请求、表示邀请等,从而尝试、练习自己已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做相应的调整,使之不断熟练、巩固和积极、恰当;另一方面,幼儿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而学习、尝试,对自己而言是新的社交手段,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交行为。可见同伴交往更能锻炼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尊重信任每个孩子,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伙伴,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从而愿意、乐意与老师交往。
  二、选择有效途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
  每个孩子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班幼儿,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常表现的很紧张、胆怯,不能主动与小伙伴或是老师多交流,也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非常依恋亲人。我们必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并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谈心、说悄悄话等,这样也有利于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小班幼儿与他人的交往常常产生于活动过程之中,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交往发生最多的地方。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家是他们熟悉的场所,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娃娃家”中模仿自己熟悉的角色,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在图书角放置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在早饭或集体活动后,让幼儿来图书角边看书边交流自己阅读的内容;在建构区为幼儿提供易操作的积木、插塑玩具,让幼儿合作一起搭建房子、拼插汽车。教师在各个区域中为幼儿创设利于交往的情境,让幼儿懂得与同伴一起玩、轮流玩、合作玩,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幼儿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发展。教学和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并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交往性语言,通过教学的形式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区域游戏、合作性的户外体育游戏以及一些生活游戏等,能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交往,怎样交往,让幼儿将学到的交往技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加以巩固。也使交往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如,在自由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材料,并有意识地提供需要与别人共同协作才能玩的环境。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活动时的情况,恰当的引导,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协调指导者,促进幼儿友好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在各领域的教学中,利用教材进行教育。在日常活动中,适时适当的给予一些建议,引导幼儿观察、體验、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引发其自身解决问题的动机与能力,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三)家园互动增强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是幼儿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父母与幼儿的交往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和交往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更具有直接的影响。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不同父母在教养幼儿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同。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是连续过程。理解了父母与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并有效地提出调整建议,协调幼儿发展与父母教养之间的关系,才会尽可能地为幼儿保持或改变、创造一个良好、积极地亲子交往环境。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从“同伴相识”到“同伴交往”,这样才有助于逐步提高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会交往的人,如同拥有开启心门的钥匙,也为今后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会交往,让每个孩子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推荐访问:小班 交往 幼儿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