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校社三结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2-03-18 09:31:2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提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金尚中学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初中生;家校社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素质的形成、以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等,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2.基础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实践阶段
  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一个探索、实践阶段,就学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模式,而且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智育等其它教育内容,需要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境中,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内在因素的主动作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整合、协调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关键之一。
  3.学校办学文化积淀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积极面对人生,用主动向上发展去获得人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对于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众生,日益淡化的心灵是最好的甘露。
  自2001年学校开办以来,金尚中学制定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围绕这个办学思想,学校一开始就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充分“校本化”。办学伊始,学校就把心理课列入正式课表,每周一节,是厦门市最早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学校之一。
  4.家长、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社区是学生休闲活动、接触社会的主要地方,是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在社区学生接触了平时在家庭、学校很少遇到的复杂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交际心理、适应能力等,因而在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的居民。事实告诉我们,尽管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任老师对孩子在心理上的影响往往不如父母的影响那么大、那么直接,何况心理老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很难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引导,所以,我们说,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懂得心理健康知识,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的家长仍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帮助更多的家找到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改善亲子关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5.初中阶段学生和学校生源特点的特征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变革带来利益关系和结构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一些社会矛盾,人们难免要出现一些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过高期待等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主流,但也存在教育方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步入初中的学生正处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或同一性混乱的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科学指导。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我校生源多为外来工子女,其中不乏单亲家庭孩子,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学校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论证,确定以家校社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来提升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6.学校不是一个教育的孤岛
  以往,我们的学校教育承载的太多,社会寄予的期望远远超越了学校自身所能做的。学校原本只是教育链条中的一环,学校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把学校有限的功能放置在无限的期待中,过度放大学校教育的作用,无疑会把学校推向一个孤岛。未来的学校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之一。学校教育将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延伸,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链条。家庭教育的职能不能转嫁给学校,学校的职责也不能转嫁给社会,他们应彼此承担,互为支撑共同指向一个完整成长的人。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对策
  (一)起步阶段(2001.9—2005.8)
  1.心理课纳入课表开课和开设心理咨询
  学校在2001年9月开办伊始就把心理课列入课表,是厦门市最早把心理课列入课表的学校之一,在办公场所租借、德育处没有专用办公室的情况下,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由专职心理老师担任心理课教学和咨询工作。2003年底编写出校本心理教材,2004年4月心理老师在厦门市首开青春期性教育观摩课,听课教师有200多人;2005年学校承办福建省首届团体心理辅导研习会,来参加教师300多人,起到很好反响。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题研究工作
  2004年4月学校申请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应用与推广》实验学校子课题单位,重点开展了《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及《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并在课题结束时把课题材料汇编成册。2004年开始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湖里区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实践与探索”中的子课题“流动人口未成年人自卑心理的克服”的研究。
  3.开展学科渗透心理教育活动

推荐访问: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 研究 家校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