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时间:2022-03-17 09:31:4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蓝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它的原材料提取自一类叫“蓝草”的植物,有木蓝、马蓝、蓼蓝、菘蓝等。这些植物的茎叶不易长久保存,匠人们通常需要将植物原料制成泥状的靛蓝以便取用。用于染色时,取用酒糟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二氧化碳可以将靛蓝还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经空气氧化最终由绿色转为蓝色。传统染艺的智慧在于人们取材于自然,将自然的给予用在亲肤之物上,而人们本身最终也将归于自然,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蓝靛是唯一通过氧化还原染色的染材,这种发酵还原技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至今仍在沿用。古法靛蓝具有防虫、除臭、杀菌的功效,甚至可以隔绝紫外线的侵袭,具有耐久性,而冬暖夏凉的特性还会给人们带来绝佳的舒适感。轻纱幔帐,那无边无际的蓝让人心如水一般娴静,而蓝染正如岁月漂洗后的颜色,有一种宁静的生活味道。
  荀子在《劝学》中提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目睹染匠从绿色蓝草中染出比绿色还要艳麗的青色,感到相当不可思议,因此发出了这样的喟叹之言。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最普遍的染料就是蓝靛,而蓝染则是华夏民族广泛应用的一种染布方式。从商周到秦汉,染蓝技术已相当成熟,于是蓝色大量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平民百姓的代表色。从蓝草中萃取出的蓝色艳丽而稳重,呈现出温润典雅、耐人寻味的手染质感,并对大自然、人体健康无害,非常环保。
  蓝染有诸多技法和工艺,其中尤为常用的有型染、缬染、扎染等。型染是将雕刻好的镂空型纸敷在待染的棉布上,再将糯米或米糠制成防染糊,用篦子附着于型纸上,揭取型纸后便会留下糊状的纹样。缬染是更为古老的技术,可细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夹缬四类。而扎染则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染色工艺,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其中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和四川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理周城璞真综艺染坊还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夹缬工艺
  夹缬就是用雕镂有纹饰的木版即型版夹住织物在染液中浸染。我国在唐代时已流行夹缬,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棉布,夹缬是在丝织物上进行的。彩色夹缬流行时,浙江和四川都是夹缬的重要生产地,白居易的诗句“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说的就是成都的夹缬。
  明代时,棉花种植在江南普及,棉织业发展迅速,印染业成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彩色夹缬在棉织物上不合宜,因为棉布比丝织物的吸水性大得多,而红色、黄色染料的价格不菲,成本太高,所以逐渐被印染成本低的青蓝大布所取代。
  蓝夹缬型版的纹样以人物为主,主要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永昆(昆曲流派之一)戏文故事中的角色,反映出流行地域的人文审美特色,这一点在其他蓝染织物艺术中是没有的。
  目前,夹缬工艺已濒于失传,而我国历史上彩色夹缬的辉煌早已被国际相关领域所认可,因此当浙南蓝夹缬工艺被众所周知后立刻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特别是其独特的型版设计制作为物质文化史、科技史及工艺史提供了新的宝贵内容。
  蜡缬工艺
  蜡缬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工艺原理是用蜡密封住织物纤维,不使染液浸入而形成花纹。据调查,最早的密封物是枫香树的树汁,即枫香蜡。描画、扎结、印染的手工工艺决定了蜡缬工艺不可能成为印染手工业的主流生产形式,不能批量生产也就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因而蜡缬成为了社会性平民常用服料的生产手段。
  早期的蜡染也使用型版,宋代文献中记载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是用镂刻有花纹的薄木版压住坯布,把熔化的蜡液倒入花纹中,凝固后拆版浸染便会形成花纹。再后来人们开始用竹刀或蜡刀描画,因此有了手绘造型的特点,人们也可以借助形象符号来表达某种特定的生活意义。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行的制靛工艺都是采用沉淀法待靛蓝渐沉底后过滤出的靛泥,苗族、布依族、瑶族、壮族还习惯在蓝染工艺过程中加入牛血和某种树汁,这样染出的蓝色极深,深至发黑的层次,然后再用木棰捶打布面,使其平整而泛出红光,称为“亮布”。
  扎染工艺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扎染既可以染出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也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以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既精致古朴又新颖别致,扎染工艺以蓝白两色的对比营造出古朴的意蕴,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和祥和之感。
  四川自贡扎染源于清代,以隽秀、清新、淳朴、富有民间特色而蜚声国内外。扎染大师张宇仲和扎染工作者们在发掘整理民族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装饰画、油画及现代画派的手法,形成了古朴、典雅、粗犷、动中求静、抽象与具体巧妙结合的自贡扎染特色。1993年,日本国乐染会的出原修子在参观了自贡扎染厂后,评价道:“自贡扎染技术体现了中国当代扎染艺术的较高水平。”
  云南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扎染工艺的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的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对人体健康的副作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在回归自然、提倡环保的今天,扎染布料被广泛用于制作衣裤、被子、枕巾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扎染布也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朴素自然,蓝底白花清雅唯美,毫不张扬,符合人们的情致,贴近人们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由劳动人民勤劳质朴、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融合而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了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蓝是飘浮着的不经意的情绪,亦是海天相间舞动的气韵,还是源于自然恩赐的生活隐语。“终朝采蓝”,染出能够“悠悠我心”的“青青子衿”,经千百年的传唱,此番情事也像植物染出来的蓝一样动人而隽永。

推荐访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