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的时代,不“空心”的我们

时间:2022-03-16 09:47:3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各种“空心病”相关的文章刷屏了,有“不能同意更多”的教育家,有“四成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北大新生,也有“我也有空心病”的群众。一时间,大家对于“空心病”的讨论四起,“空心病”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事情的由来要从徐凯文老师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关于《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主题演讲说起。
  何谓“空心病”
  徐凯文,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生,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和总督导。通过他长期的工作经验,观察及研究,他在这次演讲中,提出了“空心病”这个概念。他认为,空心病的表现看起来与抑郁症的部分症状非常类似,同样会出现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愉悦的感觉,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有孤独感,严重的会有自杀或自残等情况,容易被医生误诊为是抑郁症。但当对其进行抑郁症的相关治疗时,例如,服用抗抑郁药物,或者电抽搐治疗,效果都非常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没有效果。
  空心病的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支撑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通俗的说,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寻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看不到活着的意义,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空心病普遍存在于年轻的群体中,尤其是容易发生在我们所谓的优秀青年身上。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智慧过人,年纪轻轻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成就,但却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他们的每一天都像是在照着剧本演戏,在别人的期待中度过,翻过他人设定好的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却不知自己的需要,也从来没为自己活过。
  徐老师在曾经做过的一个统计中发现,北大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其中30.4%的学生对学习有厌恶感,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然而,他认为空心的不止是学生,空心的源头也不是年轻人,而是我们的社会,是我们的教育和时代的焦虑掏空了大家的心。随着演讲内容的不断被分享、扩散,很多人都纷纷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其中有一位自称是那四成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北大新生之一的同学,她对于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就等于是有“空心病”提出了质疑,也表达了对于入学前进行的心理健康测试过于简单和幼稚的看法。而在我浏览网上的留言和评论时,发现不少人都有与她类似的看法和感受,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不等于空心,有自杀的念头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活着没有意思。同时,很多人都会觉得那样的测试非常无聊,徐老师自己也提到曾经有学生跟他说起,精神科医生很幼稚,可笑,只要表现得开心一点,医生们就认为病人的抑郁好了。
  焦虑经济学
  我特别赞同徐老师在演讲中使用的焦虑经济学一词。焦虑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普遍的现象,也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前我们把高考看得很重,因为它是唯一相对公平的较量,不计较出身,不计较背景,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然后你的人生就跟开了外挂一样,好像从此就可以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平步青云。后来,我们把这种公平提前到了中考,最常听到的是,考进好的高中,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名牌大学。
  再到现在,随着教育体制的大改革,这样的公平无形地被直接提前到了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时期。为什么“减负”变成了“减富(智慧财富)”?为什么我们很难再从低龄的孩子身上听到他们的梦想是做科学家、宇航员了?因为我们进入了全民焦虑的年代。
  以前我们初、高中才上补习班,甚至从来没补习过的也有,现在小学就要开始报名、占座。以前我们哪科薄弱补哪科,现在全面开花还不够,奥数、乐器不能少。家长们害怕孩子得不到最好的资源,于是不惜动用一切,包括时间、精力、人际关系,来给他们创造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
  前一阵有个说法叫“赢在射精前”在网络上疯传,大概意思就是在怀孕之前,为了确保基因的良好,我们需要更好的精子和卵子,虽然夸张,可这种说法的出现或多或少透露出了大家对自己是否是个好的父母和对下一代是否优秀的焦虑与期待。对结果的过于追求,对期待是否能达成的担心促使我们从上而下地传递焦虑感。
  人的精力很有限,如果我们忙忙碌碌地追求目标、结果、数字、奖状,自然就会减少思考这些追求背后的初心和动力了。孩子们不是没有想过我是谁,不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正常的心理发展下,对于这些困惑的思考,人们从1岁就开始启蒙了,高峰期发生于青少年时期,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因为类似的探索不被我们也不被社会允许,它不符合经济效益,会拖慢我们的脚步。人们不是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而是被抑制了。
  当你在思考为什么读书时,外界总有人不断催促你再提高一分,这样快速鞭策、追赶的情况下,我们还真的能安下心来思考意义吗?说出来会有人讨论分享吗?恐怕连听的时间都没有吧。我们不能停下,停下会激起我们的焦虑感。有时候我们就像一台机器,来不及思考要制作什么,为什么要生产,有没有更好的制造方法,就已经被推上了流水线不停地转啊转。
  不光是学生,很多前来咨询的来访者,无论男女老少多少都会谈论到,很多时候不知道存在的意义,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似乎他们对自己没有标准,他们像藤蔓,他人的价值观才是支架,他们依附于此,不停地盘啊盘地往上走,如果有一天支架倒了,他们也将不知何去何从。
  你在寻找,所以你不空心
  我曾经也思考,对于前来寻求人生意义的来访者,该如何让他们找到动力和价值?后来我发现,他们的能量和能力实在不容我们小觑,不是每一个不知生活意义的人都是空洞的,都需要等待被救赎的,我们也没有资格站在一个道德或智慧的高点,想着要拯救那些迷途的羔羊来满足自我的英雄主义。
  每个人对于意义的定义不同,你认为有意义的事,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的价值,你可能觉得很幼稚。在这个问题上,有时候标准其实可以更宽泛些。我们的社会为什么焦虑,因为我们对于标准答案的渴求太多、太高,对于不同和差异性的容忍度太低。学位要抢,补习班名额要抢,为什么?因为学业成绩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进名校,前途是否光明的标准,成了评估一个孩子是否有学习能力的参照。那么,那些体贴他人感受、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孩子呢?我们就只能对他们表示一下鼓励性的赞扬,然后婉转地告诉他们“你很好,可惜我们不需要……”

推荐访问:空心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