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第一张报纸

时间:2022-03-16 09:35:2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1997年7月1日凌晨5点50分,当格尔木东方放出灿烂阳光的时候,第一张报纸——《格尔木报》创刊号诞生了!
  在我的生命中,与新闻结缘是料想不到的。
  1987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和同乡同学张海山(男,生于1955年,甘肃平凉庙庄村吴家庄人)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公里,来到平凉市花所乡,见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农民家庭文化室创办者李存怀。后来我们写了一个2500字的报告文学《小人物的平凡事》,在1988年1月15日《甘肃农民报》发表了。这算是我第一次和新闻接触。
  时间前进到19年的1997年,我也从甘肃省平凉市向西走了1500公里来到了青海省格尔木市,仿佛是灵魂的召唤,受命创办名为《格尔木报》的报纸。
  当时我是格尔木市委办公室秘书。庄升学任市委办公室主任,贺西京、张高社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辦公室秘书就我一个人,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大概是三月乍暖还寒的一天,庄升学到我办公室给我透露说:“可能叫你去办格尔木报……”我的头嗡一下,脑子乱作一团,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啊!
  “我怕办不好……”我说。
  “什么都是人干的,有啥办不好的。”庄升学打断我的话,斩钉截铁地说。
  他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过了几天,时任市委书记段亨利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同我正式谈话,大意是组织经过认真考虑,让你去办报纸,“你喜欢写东西,功底厚,你去办我放心”。我什么话都没说,出了书记办公室,但我还是出了一身汗:我能办好吗?接着我就去找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我的顶头上司张高社,说了市委让我去办报纸的话后,他沉默了足足有两分钟,然后说:“定了,你就去!”
  我去了。
  我不知道我要办的报纸是个什么样子,脑子里就像突然在黑暗房中打开了一盏明亮的灯,闪得睁不开眼。
  1997年4月25日,我乘坐格尔木至西宁的列车,来到西宁市长江路5号青海日报社楼前。
  哈哈,我要办的报纸目前连一间办公室还都没有,怎么会有一幢报社办公大楼呢!我这样想着上到5楼,见到了青海日报社副总编辑施涛。我把时任格尔木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兰英写给他的信给他,他简单地看了一眼,热情地对我说:“我知道,我知道。你就到编报室去学习吧”。这样在编报室先见到了一个叫许昌庆的副主任。他又把我交给一个叫余浩的老师。
  我每天晚上10点到编报室来学习。先是看余浩老师选稿。他编辑的是青海日报头版。头版一、二条主任已经确定,其余稿件装在一个文件盒里,自己挑选(都是手写稿件,已经经过三审,稿纸上改得红红花花,每篇稿件的字数都标清楚了)。
  接着是划版:直尺、铅笔、橡皮擦,在版样纸上来回翻飞;字号、字体、图片、正文一目了然。现在可以休息一小会儿。因为一是选定的稿件交给了录入人员在录入;二是车间排版员在排版。俟后,版面初步排出来了。现在校对员在校对室一个读、一个盯,像上早读一样,一片朗读声;几个版几乎是同时开始校对,朗读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余浩老师不断回答或处理校对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主要是那篇稿子多了一行字,这篇少了几个字等问题。如此往复再三,完成了三校。时间也快到了凌晨零点时分。余浩老师在大样上签上“付印”字样。一个版就排成了。
  我就这样学习了一周。余浩老师在那天凌晨快下班时说:“明天你来具体操作”。在版样纸前我就束手无策了:肩题、主题、副题,各需要什么字体?多大字号才符合要求?一篇稿子分几栏合理?是横标题还是竖标题美观?需要安排五篇稿件还是七篇稿件?选用与稿件有关的图片还是独立的图片?这都是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在余浩老师的指导下,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两个小时后我的版“划”出来了,老师做了一些小修改,交了作业。有了第一次,以后就顺利多了,以至余浩老师再不指导了,放手让我独立去操作。
  学习期间,“五一”国际劳动之际,青海日报社分科室去南山公园活动。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喝酒,编报室大腹便便的韩起彪老师用纯正的青海话对我说:“小王来,一拳十二个,谁输谁喝”。我的手抖抖的只是个输,况且我本身就不是喝酒的料,上不得大坛场。这“一拳”就把我撩翻了,喝得不知东西,难分南北。晕晕乎乎、朦朦胧胧中,我又认识了李真欧、王宏彬、韩国宁等老师。
  学习的这一月,因为报社刚组建,经费困难,我找到原市政协的同事马文录,他在青海省委党校脱产学习,我就挤在他的宿舍里凑合了一个月,从而节省了不少住宿费用。
  一个月学习结束了。
  在市委一楼宣传部对面已经腾出了一间半房子作为报社的办公室。接着就是招兵买马。市编制办公室安排了6个编制,我是一个,从格尔木宾馆调来了会计敖东云(女,四川人),还需要4人。徐兰英部长决定通过考试选取编辑、记者。最后格尔木市矿产检查大队的王邑(男,陕西户县人)、青海胛肥厂中学的刘宗园(女,河南人)、大格勒中学的韩明成(男,陕西韩城人)进入报社,成为最早的编辑、记者。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社规模的扩大,焦煊、祝贵福、宋洪霞、魏红魁、程晓霞、张新梅、贺忠祥、汪豹林、曾春桃、李维庆、刘文斌、寇亚辉、王会相以及李沙沙、李永斌、王海防、王启瑛、吴天俊、刘海英、王建芳、张海明、戴学军、李敏、李萍等先后进入报社工作。
  这期间,我和会计敖东云,到各单位化缘。跑了两周,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找熟人,募集到了20多万元。其中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还无偿支援了一辆无牌照、无手续的北京吉普车。我又找到格尔木市交警大队郭清大队长,他一路绿灯,给了一幅牌照,说你们就这么跑去。啊,这辆车为格尔木报筹备工作出了力!
  转眼就到了1997年7月1日,市委确定这一天《格尔木报》正式出版。这一天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
  我的老师余浩已经从西宁来到了格尔木,用青海日报社施涛副总编辑的话说就是“扶上马,再送一程”。他是受青海日报社委派帮助我们一个月时间,手把手教我们。

推荐访问:第一张 创办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