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30多年,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总体严峻,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会经历“先紧后松”的阶段性变化。破解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约束,应以建成生态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的原则,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力支撑,多侧发力破解资源环境等约束。为此建议,尽快完善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的激励约束制度,提高资源能源的持续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健全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保障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等。
关键词:资源环境现状特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建议未来30年
一、我国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完善,导致主要战略性资源数量持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问题不断恶化,进而使资源环境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但资源约束和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一)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偏少且利用效率低
我国资源人均少、利用效率不高,一些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普遍偏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王仲颖等,2016)。因此导致大量进口,比如2014年,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石油、铁、铜、铝分别约为59%、70%、70%、50%。此外,不少地方新增建设用地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上限。与此同时,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如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和日本的14倍、17倍、23倍之多,也高于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2013年,我国GDP约为世界的123%,但却消耗了全球224%的能源和473%的钢铁。目前,我国能源加工转换、储运终端利用的综合效率仅为38%,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尽管耗煤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30克标准煤/千瓦时,工业锅炉和窖炉的热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电厂用电率和输电线损率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电力生产、输送损害水平(王仲颖等,2016)。
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中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而且淡水无法进口,更加重了短缺。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匹配性差,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引发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退化、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用水方式比较粗放,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并存,水资源产出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2%。据中国科学院生态与环境领域战略研究组(2009)研究,中国的水资源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缺水严重,除城市、工业缺水严重外,全国农田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为750亿—1000亿kg。二是水利用效率低,水浪费严重,目前中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3—04,水的农业生产效率为08kg/m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三是开采利用不合理,加上河流上下游用水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调度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退化问题。四是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城市、工矿、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已至少使七大江河、五大湖泊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河段12万km,占干支流总长度的60%以上。
土地资源质量总体偏低。从土地数量看,据《201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农用地6454568万公顷,其中耕地1349987万公顷(2025亿亩),园地143233万公顷,林地2529920万公顷,牧草地2194206万公顷;建设用地385933万公顷,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4298万公顷。从耕地质量看,据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成果显示,中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8%,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7%,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总体偏低。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万km2,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图1全国农用地分布构成森林资源生态有所改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显示,中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3%,但远低于世界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的1/4。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上升127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和森林蓄积分别增加1520亿立方米和1416亿立方米。随着森林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在增强。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报告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表现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中国在环境表现指数中评价的总得分仅为65分,排名第105位,总体比较靠后。图2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环境质量县域占比水質量水污染令人堪忧。根据《2015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我国96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和88%。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在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监测的68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劣于第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比例分别为35%、29%和38%。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例为55%。监测的河口、海湾、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中76%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赤潮灾害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上年明显增加,绿潮灾害分布面积为近五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