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15 09:38:4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研究在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这一时代背景下,以山西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访谈法、评议分析法和Brusselator模型正熵研究法对其可持续发展方式进行探讨,以破解乡村生态空间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空间;正熵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3-0241-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14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is era background, with Shanxi Fenhe River Basin beautiful countryside ecological spa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comment and Brusselator model,which is the entropy method to discuss the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reaks the plight of rural ecological space development.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 Ecological space; Positive entropy
  1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美丽乡村”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完成的重大任务,即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都反复强调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重要性[1]。习总书记指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要同步进行,即使全国将来达到70%的城镇化水平,仍有四亿多人住在农村,不要让农村成为荒芜、留守和记忆的故园。
  1.2 研究意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国建设“美丽乡村”吹响了进军号,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是关系到2020年全国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通“最后一公里”路的关键所在。乡村生态空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而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乡村,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乡村空心化,乡村生态空间景观破碎化、水气土壤等的污染,乡村生态空间的深入建设已迫在眉睫。
  2 研究中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中采用的理论
  本研究采用伊里亚﹒普里戈津(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提出的Brusselator模型[2]来定性分析乡村生态空间发展规律,描述其产生缘由、发生过程、发展走势及最终结果,供未来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方向做借鉴,为其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提供路径选择。此外,本研究还参考一系列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政策作为指引,如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及相应的目标体系;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安徽、福建、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湖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陕西、云南、浙江、大连、贵阳、昆明、青岛、银川等直辖市、省市至2020年的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3]。其意见和方法对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 研究中采用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典型案例法,选取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长沟村、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庞志村和晋中市介休龙凤镇张壁村(此三村均为2013年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村)为典型对象进行研究;访谈法,对研究对象所处村落的村民做攀谈、询问,了解其对本村生态空间的感受、想法和意见等;调查问卷法,让有受教育经历的村民参与问卷的填写,且协助没有受教育经历的村民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专家打分评议法,邀请研究和关注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的有关专家和学者依据自己多年的经历和知识积累对本研究分列的议项进行打分评议;综合研究法,把乡村生态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各地的政策、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评价体系建构法,根据农业部2013年《“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2016年《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考核指标(试行)》、2014年《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指导标准》和《2015年青海省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验收方案》 [3] 等评价体系和办法探索适合山西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山西汾河流域乡村生态空间现存问题分析
  山西汾河流域乡村生态空间现存问题的集中表现,一是乡村生态空间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景观匀质化现象普遍,景观特征消退;二是乡村生态斑块碎片化现象严重,即便在防护林之间也是如此,距离太大,生态连接效果不佳,效应较差。
  4 山西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1 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现状分析
  汾河流域支撑着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GDP的贡献占全省的一半,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中代表性的村落,如汾阳市贾家庄村(现代新村,2016年农业部推荐评选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长沟村、太原市清徐县王答乡北录树村、太原市古交马兰镇营立村、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庞志村、晋中市介休龙凤镇张壁村、吕梁市孝义新义街道办事处贾家庄村、吕梁市汾阳栗家庄乡栗家庄村(2013年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等[4]。
  但流域内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从2013年农业部对各省美丽乡村建设数量统计分析得出,山西省入选了30个村落,低于全国其他各省40个入选村较大差距),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可挖。
  4.2 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发展中面临的景观特征不明显和破碎化现象两大困境均可通过Brusselator模型正熵研究法找到合理干预的途径。
  本研究通过评价汾河流域乡村生态空间正熵影响因子来研究其正熵的影响机制(见表1)。
  计算总得分Zi,公式为:Zi=is
  其中Zi为第i年的总得分,Zis为第i年的第s个子功能得分(s=1,2,3)。
  5 结语
  本研究采用Brusselator模型正熵研究法等探索山西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为该流域村落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性论证。
  参考文献
  [1]肖禾.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毕宏杰,冯玉广.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Brusselator模型[J].系统科学学报,2013,(04): 93-96.
  [3]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汇编编委会.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汇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1-405.
  [4]陈海涛.模糊数学在平果铝矿区生态景观评价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0,V39 (5) :151-153.
  收稿日期:2018-01-09
  作者简介:李梁(1976-),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与生态环境,

推荐访问:山西 流域 可持续发展 乡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