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民间龙文狮武经典的点缀与散落
摘 要: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族访、收集整理等方式,对珠玑巷民间龙狮文化之礼仪行规、龙文狮武等文化点缀及其文化散落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礼仪行规至今已简化,龙文狮武环节已失传,地方龙狮特色文化面临危机;从失传的文化中重新追忆,挖掘少许狮武招式并将继承,试图把民间散落的龙狮经典文化得到回归。
关键词:珠玑巷 龙文狮武 礼仪行规 动作结构 演变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106—03
1 引言
珠玑民间舞龙、舞狮表演龙文狮武的行礼仪式与通常的武术表演、竞赛、见面行礼仪式迥然不同。
龙狮文化的探究挖掘与传承发展趋势,正如黄河之水,滔滔大浪,源之不竭,流之不尽。然而,民间文化的精华有许多埋藏在具有历史性质的城市、旅游圣地或古老的乡村山岭地处,也有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这一系列形成了地方上的千里马文化。这些似乎不显眼的散落马群较难遇上伯乐,珠玑古巷民间龙狮礼仪行规、龙文狮武经典文化颇为丰富,如关于龙狮起源的传入典故,龙狮为什么在不同的日子须舞不同的颜色、北狮传入珠玑后怎样演变成现代的南狮、龙舞成文字吉祥语、狮舞的凳板武、茅杆武、锄铲武、锁箩武等散落了的经典文化,挖掘与收集散落了的民间龙狮文化点缀,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铺基奠根。
2 珠玑民间的龙文狮武暗争生机点缀
2.1 龙文狮武的内涵解读
从字词的表层看龙文狮武,就是龙舞表现于文,狮舞体现于武,但以活动(表演)的形式深释,其实质远超越了这个范畴。龙文一直都是欢乐和谐景象或权威象征的体现,狮舞(武)最初是古代宫廷内院且不在民间出现的一种娱乐活动或为欢迎外宾接风洗尘的一套礼节。[1]宋代之后狮舞逐渐演变成狮武,明代最显赫,狮舞活动隐藏在政治上的策划与军队练兵作用并延续至民国末期。刘东生先生讲述了古代牛田坊村落的龙狮故事和文化断传之事,据说张九龄修复与开凿梅关古道之前,计划有七天的舞龙舞狮开工祭祀仪式。珠玑牛田坊从明代开始对龙舞狮舞与舞龙舞狮就有着明显的区别:龙舞狮舞,舞的是个人技术,主要是体现舞者的身体素质,表现的是舞者身材魁梧,肌肉的壮实,力量的强劲以及持久性的斗锣技能。宋代时期村舍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龙狮活动日,除了节日庆典必须进行的活动,如开基建业,欢送贵宾等;舞龙舞狮,舞的是集体配合能力,着重于演技,流露的是情感,即體现的是龙狮的表情,表现出龙狮的喜怒哀愁,狮子的多情善感,温顺与凶猛,是极其丰富的娱乐形式,通常是按照时日节庆举行活动,现代表演的舞龙舞狮属于这类,尤其是南狮。
2.2 龙文狮武暗争生机揭秘
自狮子被传入中原起,龙舞与狮舞就产生了不和,历史没把这个边角文化加以记录,幸得刘氏与龙的渊源,于《天灵化》私自记录龙狮早期的不和琐碎之事,承蒙东生先生的热心,方获得此资料。龙如何赢得人们的信赖与独尊,狮又怎样得到人们的敬奉,如何表现“狮王”本质,两派之间有过漫长的明争暗斗,类似这般既专业又遍的角落文化,更没有人去研究过,目前资料查无此类内容,恰逢刘东生先生的口传所得。龙,是古代人们崇拜的腾图吉祥物,受到人们尊敬和畏惧的天上神物,古代生活严重受到环境影响,天旱物燥,人们求雨常用的方式。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已有记载舞龙早见于古代,如汉代求雨舞龙就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之俗。在中国人传统视野中,认为龙是动物、图腾、雷雨之神、星座、云、风浪、信仰、幻想、赐福之神、镇邪之神、音乐之神、帝王之象征。[2]狮是外来贡品,晚于龙的出现,自狮子传入中原后,龙舞与狮舞都是格外显示演技与功夫活儿,狮舞引入初期,龙与狮的活动存在排斥,暗地区分派别,显有不和。关于龙狮两派发生的不和事件详细过程没有传承下来,但从《天灵化》一书可获得一丝的宝贵资料:香柱烛焰煙天堂,人间息声(细声)仙界响。巡官复应宮群怒,龙狮长短赤身哐(斗殴)。老君传旨大帝印,狮有揇量龙无长。违帜抗令
引灾发,阴阳荒济拜玉皇。讲的是长陵黄土两位龙狮造扎师,因为龙狮问题而发生斗殴,两派人士各搬救兵大动干戈,引起了天上神仙的惊恐,后派老君翁携带圣旨传到人间,化解了两派之间的矛盾,在唐代后期逐渐融合,且出现龙狮共舞形式,共同形成了龙狮艺术文化并广泛传播。狮子是动物之王,代表凶猛,是其它动物的克星,人们认为狮子可以驱邪镇魔,所以就一直把狮子形象做成不同的姿态,立于门两侧驱邪。所以舞龙与舞狮早期却在暗中较量,各自寻求生机缘故,清末至民国初,社会动荡不稳,姓氏派别纠纷,耕种田土问题等,使村落之间经常发生群殴,其中也有龙舞狮舞引起的争端,由一件小事就转移到其他大事上,导致了村落之间的长期“争斗”,或多或少受到历史的影响。虽然公元前206-公元8年龙狮活动已作为一项体育活动,但元明清朝代表面上显露的多为娱乐之极,却实在军队暗藏练兵之举[3],也因此使得历史以来延续暗藏练兵得于派上用场。明朝、清朝至民国初期,珠玑巷龙狮的聚会,狮队有组织地进行训练技艺、格斗技术、身体力量等素质锻炼,外表是为龙舞狮舞而练,实质内暗含练兵作战准备。发生于南雄当地比较出名的是近代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的“三点会”组织事件。咸丰8年太平军攻打南雄州的军队,以当地反清复明激进人物的刘荣丰,率领与组织珠玑地方上的人们常以狮舞集会,屯兵锻炼格斗技术,乘机锻炼成员的体能,掩盖了他将来举兵作战的真实目的。被称为三点会的成员个个身强力壮,虽然他们都练得一身好的格斗本领,但身躯毕竟是肉长的,还是挡不住枪炮弹药的轰炸。[4]
3 珠玑民间龙文狮武文化的散落
3.1 历史文化南迁使得龙狮行礼仪式演变
公元317-43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龙舞狮舞活动(表演)的施礼行规最简单,左手与右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掌贴右侧胸大肌,右手掌贴左侧胸大肌,躯干微屈,面向首席端位。北朝至齐550-577年,施礼规矩又有变化,向东边手掌(古称大手边,地方方言)贴在剑突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掌贴在对侧锁骨与肱骨头之间,躯干向首席端位弯腰,口传留下是年纪大者躯干向前弯屈约150,青年或壮年舞者要300。从唐朝的618-907年,施礼规矩再次发生变化,舞者以双手抱拳呈“Λ”形,距离心窝前方三拳厚度定住约3秒不动。到了宋朝(公元960年)至明朝(公元1644年)的施礼规矩是舞者以双手抱拳呈“Λ”形,贴近心窝口处依次向首席端位、右侧、左侧、后面弯腰鞠躬一次。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施礼规矩比较不统一,除上述几种外,又出现了身体直立合掌抱拳的抖动点式、身体直立(鞠躬)合掌抱拳的划“U”或“V”弧形式。这些错综复杂的施礼形式已经散落、失传。现代武术行礼姿势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胸前斜放,大拇指内扣,右手五指抱紧,拇指压于食指、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右拳立于左掌之中,两臂撑圆,身体直立,双手抱拳是多种武术表演开始或结束的行礼方式,武术表演最为常见。[5]这就是珠玑地方上民间特有的散落文化,也是当朝代的点缀文化之一。
上一篇:形意拳中内劲的养成及合一性
下一篇:健身气功中医养生学研究的思考
最新推荐
- 1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 2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 3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准技术词汇翻译探讨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 5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 6“123”模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 7孩子在家有说有笑,为何一出门就一言不发?
- 8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MYBPC3-D1149fs*40新发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研究
- 9液压调速器AMESim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
- 10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11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 12食物链
- 13难写字
- 14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 15跟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学习活用通感修辞
- 16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17封二:·科学小达人·
- 18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19树叶
- 20喵,一起藏猫猫吧
- 21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22难忘的体验
- 23凭空消失的10天
- 24冰雪城奇遇
- 25有点可爱有点“坏”
- 26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分析及教学启示
- 27在探秘自然中走进生活
- 28太,太
猜你喜欢
- 1“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10篇(全文)
- 22023年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0篇(2023年)
- 3组词造句24篇(完整)
- 4最新工程居间合同诈骗(十五篇)
- 5教师师风师德总结依法执教(19篇)
- 6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简报4篇(2023年)
- 7城管年度考核表7篇【精选推荐】
- 8职工工会申请书20篇
- 9入党谈话内容及注意事项13篇(完整)
- 10江西大山尾矿区铌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 11试用期转正意见和建议4篇
- 12《民法典》概括条款的识别标准与类型构造
- 13高校原创红色话剧的审美创新——以长沙学院《日出湘江》为例
- 14最新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篇)
- 15医院服务效能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4篇
- 16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规矩方面3篇【优秀范文】
- 17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
- 18业主大会书面征求意见表决书4篇(完整文档)
- 192023年度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简报8篇(范文推荐)
- 202023年度贯彻落实八项规定15篇
- 212023党员教师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3篇
- 22自立自强的议论文7篇
- 232023年大学试卷分析改进措施13篇
- 24不同类型钾肥对烤烟上部叶钾含量与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