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检测分析

时间:2022-03-13 09:42:4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情况。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T2DM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I组78例[25(OH)D<45 nmol/L]以及II组52名[25(OH)D≥45 nmol/L],另取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两个病例组的性别、年龄、TC、LDL-C、U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SBP、TG、PTH中,糖尿病者明显较高。(P<0.05)。糖尿病者的25(OH)D、HDL-C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糖尿病者中,性别、年龄、UA、Cr、PTH、Ca、SBP、DBP、HbA1C、TC、LDLC、脂蛋白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的BMI、FBG、TG、载脂蛋白 A1、腰围、载脂蛋白B比II组高(P<0.05)。I组的HDL-C小于II组(P<0.05)。25(OH)D水平和HDL-C呈现正相关,与BMI、TG、Apo-A1、PTH呈现负相关(P<0.05)。与其余项目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早期糖尿病者血清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比健康者低,这一点重点体现在血脂异常、肥胖者中。但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和钙、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关联性。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更加容易出现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PTH上升存在关联性,对于此临床工作者应特别注意。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初发性;相关性;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038-02
  近几年调查指出,我国成年人群体中,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为11.60%。糖尿病前期为50.10%。T2DM多在35岁后发病,占总体糖代谢疾病的90.00%以上。维生素D也被称之为钙化醇,有脂溶性特征,为人体必需营养物[1]。维生素D不但能够起到调节矿物质的作用,也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以及增强心脑血管功能的效果。有研究证实,维生素D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细胞因子所介导的β细胞凋亡途径,其在糖代谢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活性代谢物-25-羟基维生素D在T2DM早期中有着多种调节生理功效。为了全面明确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在初发性T2DM中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早期T2DM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就诊的早期T2DM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患者56例,男患者74例。年龄区间为48.28~70.22岁,平均年龄为(57.52±2.14)岁。经诊断,受试者符合WHO组织最新颁布的关于T2DM临床诊断标准[2]。近6个月未使用钙制剂以及维生素D,未进行过系统性治疗,病程在半年以下。结合维生素D水平,将糖尿病者分为I组78例[25(OH)D<45 nmol/L]以及II组52例[25(OH)D≥45 nmol/L]。另取通期来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男36名,女28名。年龄区间为49.52~71.55岁,平均年龄为(58.52±2.58)岁。受试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调查受试者疾病史、饮食习惯,测定血压、体重、腰围以及身高。计算出BMI值。收取空腹静脉血5 mL,放置在80℃环境下保存。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测定样本内Cr,UA,FBG,Ca等指标。利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Bio-Rad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PTH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OH)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详细规则见说明书指示进行。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连续性变量关系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各组临床资料以及生化指标比较情况,见表1。
  25(OH)D检测水平和其他因子相关性分析,见表2。
  3 讨论
  维生素D也被称之为钙化醇,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食物以及阳光为主要来源。维生素D在早期T2DM发生以及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血清内维生素D含量和T2DM呈现负相关。维生素D能经VDR和胰腺組织内DBP促进β-细胞合成以及胰岛素分泌,其在血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和维持正常水平耐糖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缺少维生素D的大鼠模型,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更少。VDR 基因敲除小鼠中,有一部分小鼠由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功能异常,进展为IGT。使用1,25-(OH)2D3D对胰岛β细胞刺激之后,可见细胞中钙离子水平明显上升,进而增加胰岛素释放量[3]。
  就作用机制而言,可能为维生素D对β细胞中L型钙离子通道起到激活作用,令胰岛素受体底物酪氨酸磷酸化,增加胰岛素释放量,开启胰岛素信号转导[4]。不管是直接刺激,还是胰岛素受体增强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反应,亦或者是间接性由其介导调节细胞外钙浓度保证细胞膜中钙内流以及提供充足细胞内溶质钙,维生素对于胰岛素均存在有益作用。25-(OH)2D3D可以直接的减少过氧化酶体增殖活性物质表达,进而体现出抵抗脂肪形成作用。降低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水平,且胰岛素抵抗为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生机制[5]。
  该实验指出:25(OH)D水平和HDL-C呈现正相关,与BMI、TG、Apo-A1、PTH呈现负相关(P<0.05)。与其余项目无明显相关性。证实在T2DM者中,血脂紊乱、肥胖个体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更低。提示维生素D和代谢综合征存在一定关系。肥胖者出现低维生素D症概率更高,主要因为维生素D储存在脂肪内,血清中含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PTH上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脂肪细胞中的钙水平,加速脂肪形成,引起肥胖。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仍需近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刘永菊, 李素梅, 荆春艳,等.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25羟维生素D及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3):270-273.
  [2] 禤文婷, 黄秋霞.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5(8):1229-1231.
  [3] 曹清清, 葛欣联, 王绵,等.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 疑难病杂志,2015(12):1245-1248.
  [4] 王艳, 陈燕, 季黎明,等. 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445-447.
  [5] 徐凤仙,于嘉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及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J].检验医学, 2015, 30(8):821-824.
  (收稿日期:2017-08-31)

推荐访问:血清 维生素 含量 患者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