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儿童髋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时间:2022-03-13 09:41:5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回顾分析1例儿童髋关节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经手术病理证实儿童髋关节结核,X线表现髋关节囊的肿胀伴髋臼骨质吸收破坏,并发病理性脱位,继发股骨头及髋臼的进一步骨质吸收破坏;CT表现髋关节肿胀,髋臼及股骨头的骨质吸收破坏,并发病理性脱位。笔者认为髋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关键词】 儿童髋关节结核; X线表现; 体层摄影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086-03
  髖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和少年,仅次于脊柱结核而居第二位,占关节结核的首位[1]。本次回顾性分析笔者2008年接收的1例儿童髋关节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女,4岁,第一次住院于2008年7月,以“摔倒后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半个月”为主诉,而且经过解放军92医院及龙岩人民医院诊断为左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治疗后,求诊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左下肢内收畸形,左髋关节大转子向上移,左髋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髋关节不能活动,左下肢短缩约1.5 cm。实验室检查WBC 11.2×109/L,RBC 3.59×109/L,N70%,L20%,术前全胸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并于手术室中行复位加蛙式石膏外固定术后,再行床边摄片,摄片(7月23日)示左侧髋臼上部不规则的骨质吸收破坏,呈齿状改变,边缘模糊,左股骨头位于髋臼内,左髋臼下部向内侧移位并旋转,软骨见骨质破坏,内侧闭孔内肌软组织肿胀,左髋关节肿胀(图1)。印象:(1)左髋关节陈旧性脱位行复位后改变。(2)左髋臼陈旧性骨折。
  第二次于2008年9月份住院,与第一次相隔2个月,以“左髋关节脱位外固定术后2个月,症状再现1 d”为主诉,体检:骨盆轻度倾斜,左髋部明显隆起压痛,股骨大转子向上移,左下肢呈屈曲畸形,左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WBC 12.4×109/L,ESR 90 mm/L。
  骨盆平片(9月23日)示左髋臼上部及下部骨质吸收破坏,呈不规则齿状改变,边缘模糊,与前片对比范围有所扩大,内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膀胱受压向右侧移位,左股骨头密度降低,似见囊样骨质吸收破坏,左侧髋关节囊肿胀(图2)。印象:(1)左髋关节脱位(陈旧性)。(2)左髋臼及股骨头骨质吸收破坏伴关节囊肿胀,考虑炎症?结核?建议行CT检查。
  经检查,CT示左侧髋关节脱位,左股骨头外后上移位,左股骨外旋,左干颈角朝前,左髋臼见虫噬样骨质吸收破坏,左股骨上段骨质疏松,左髂关节囊内见巨大囊样等低密度影,CT值21~39 HU,其内可见分隔房影,病灶内外推移臀外肌,自坐骨大孔向盆腔内弧形突入,位于盆腔外,向下达闭孔外肌水平,病灶范围6.64 cm×7.65 cm×5.53 cm。印象:左髋关节脱位,伴左髋臼骨质破坏,左髋关节囊内巨大囊样灶(脓肿?)。左髋周各肌萎缩,左髋诸骨骨质疏松(图3、图4、图5)。
  术中所见左髋关节腔内有脆烂肉芽组织,脓性积液约200 ml,髋臼软骨破坏,左股骨头破坏塌陷,陷窝韧带断裂,后侧关节囊破裂,脓肿向后侵犯形成肌层间脓肿。
  左髋关节内肉芽组织的病理报告示镜下见大量坏死组织及多核细胞,其中有多核异物实细胞及朗罕氏细胞,少量结核结节,符合结核改变(寒性脓肿)。
  行左髋关节病灶清除术及抗结核治疗后近2个月,复查骨盆平片(12月1日)示左髋臼及股骨头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左髋关节间隙内可见多个散在点状钙化影,左髋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增宽,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与9月23旧片对比,左髋臼及股骨头骨质破坏区范围没有扩大,有硬化及钙化的好转改变。印象:行左髋关节病灶清除术及抗结核治疗后改变(明显好转),请结合临床(图6)。
  2 讨论
  儿童髋关节结核初期可无症状,仅在疲劳后偶有患侧跛行,感到髋或膝部疼痛,伸直运动受限制。严重时局部可有显著肿胀,但疼痛可较轻,从大腿向膝部放射,多由痉挛所引起[2-4]。体格检查早期大腿呈外展外旋状,病变进展时可呈内收及内旋状,患肢不能伸直缩短[5]。本例患者无任何症状,只有外伤后引起左髋部肿胀、疼痛,而且经过解放军92医院及龙岩人民医院的诊治,均诊断为左髋关节脱位,左髋臼骨折。患者不能行走,患肢的短缩及内收畸形。第一次全胸片检查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结核病灶。外院骨盆平片左髋臼上部骨质吸收破坏未引起注意,造成漏诊及误诊。第二次住院发现患者左髋关节肿胀更加显著,再次摄片左髋臼及股骨头的骨质吸收破坏更加明显。
  文献[6]报道髋臼变浅或变平,常致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轻微的改变不易发现,应测量髋臼内缘泪痕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或与健侧对比,距离增宽常提示有半脱位,半脱位时常伴骨盆向上倾斜。骨质疏松最敏感区是髋臼上缘及“Y”形软骨附近,表现为关节面下的带状低密度区,或髋臼上方半月形或卵圆形的骨质吸收区,而后可于髋臼缘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溶骨性破坏,髋臼加深、加大,有时可见大死骨,同时股骨头可糜烂、模糊或不规则。CT表现骨型髋关节结核的骨质破坏改变与骨骺、干骺结核相同。滑膜型在CT可清楚地显示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和周围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可确定其部位和范围,增强检查,关节囊和脓肿壁呈现均匀强化[7-9]。
  也有文献[10]报道,骨关节结核患者90%继发于肺结核,主要通过血源播散方式将结核杆菌传递到血供丰富的部位,大部分位于脊椎,其次则在髋部可见。关节结核并根据患者的病灶累及部位可分为滑膜型和骨型。骨型始于骨性关节面,对患者的骨骺、干骺端造成破坏,进而侵犯患者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多见于成人;滑膜型骨关节结核主要始于关节滑膜,早期关节滑膜充血,并出血肿胀症状,出现渗液破坏,多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中。病变发展至中后期,常表现出全关节结核,无法分型。在其研究中,对多例髋关节结核患儿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发现除了部分患儿在早期X线检查下因无骨质破坏等因素造成漏检可能是滑膜型,其余患儿多数表现为中晚期,因此不能判断结核杆菌最早累及的是骨质还是滑膜。研究发现,小儿髋关节结核在临床上诊断困难,特别是疾病早期,由于患儿的年龄小,无法陈述或陈述清晰病情,并且临床症状往往表现得不典型或不激烈,仅表现出盗汗、低热、食欲下降等,在查体过程又因髋关节的特殊性解剖位置,肌肉比较厚实,导致轻微肿胀一般不容易被发现,造成疼痛定位困难,延误了小儿髋关节结核的诊治。当患儿病情发展到中期之后,会导致肌肉萎缩,并且出现纤维性强直、关节脱位,对患儿的影响极大,甚至会留下永久性的残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推荐访问:结核 关节 影像 表现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