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

时间:2022-03-13 09:39: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为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针对参照组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给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和心电图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和心电图治疗有效率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获取较好临床结果,相关研究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1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脏内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大多在发生动脉血管组织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现象的条件下,引致心肌组织发生器质性病理改变,继而在心脏器官发生血液供给数量不足问题条件下,引致部分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事件,给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状态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1-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了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1月作为研究背景,将8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介于45~76岁之间,平均(57.67±5.43)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46~75岁,平均(57.50±2.28)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具体给药治疗方案如下:(1)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给药剂量为100.00 mg,每天1次。(2)口服氯吡格雷,每次给药剂量为75 mg,每日1次。(3)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每次给药剂量为10.00 mg,每天1次。(4)口服曲美他嗪片,每次给药剂量20.00 mg,每日給药次数为3次。(5)口服的单硝酸异山梨,每次给药剂量为20.00 mg,每日给药次数为3次。
  针对参照组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给药治疗,其常规治疗方法与参照组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之上,将10.00 mL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溶于250.00 mL的氯化钠或者葡萄糖之中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给药,每天给药次数为1次。
  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持续给药治疗时间为7~8天。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和心电图治疗有效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药理学理论研究成果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丹参和川芎嗪,两种物质作为较为典型的通血类中药,能够发挥促进血管组织扩张的药理作用,能够支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充分改善优化,降低患者病程发展对机体的破坏作用,支持患者生存质量不断优化。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直观揭示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群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能取得较好结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嘉瑞,张晓朦,张 冰,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03):39-43.
  [2]田 燕,林腾飞,胡 明.丹参川芎嗪和参芎葡萄糖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1):5-15.
  [3]席海龙.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碳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 23(31):84-86.

推荐访问:丹参 心绞痛 注射液 冠心病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