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去争吵

时间:2022-03-12 09:42:1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我在柏林生活了将近七年。一开始送孩子来到柏林的幼儿园或育儿中心(在德国称为“Kitas”),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里的小孩一整天都在玩。他们不读书,不学算数,到处乱跑,大声叫喊,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法无天。幼儿园只要求他们遵守一些非常基本的规定,如不要打人和不要爬上家具等。
  
  “這简直是现实版《蝇王》(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创作的小说)!”我们这些外籍父母不禁私下议论道。这样的形象与我们印象中“严谨的德国人”截然相反。
  1968年,德国一部分人士曾发起过反权威主义运动,向旧有的行为方式,包括向教育方式发起了挑战,一些教育者甚至设立了完全没有规则的幼儿园。这种极端浪潮如今基本已消退,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仍有很多德国人抗拒用纪律约束孩子们。这是导致德国如今放养式教育现象的一个历史原因。
  小孩子们打架是很自然的事,在德国,幼儿园老师处理冲突的方式和国内很不一样。老师们不急于干涉,除非是特别激烈的打架。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他们也不施加惩罚,不发出警告,不会把顽皮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是从光荣榜上划去。
  相反,老师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观察情形上。有时候他们会把孩子叫到一边,跟他们单独谈话;有时候他们会直接和全体学生讲述正义和善良,或是通过朗读相关故事让孩子们间接感受;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完全撒手不管。
  “你要相信孩子,他们真的可以出色地靠自己解决问题。”一名幼儿园老师向我保证道。
  德国一位作家,曾写过一本幼教指导手册。文中写道:“对于孩子之间的冲突,即便会让老师们感到为难或是让整个群体受到牵连,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争吵。”她还说,争吵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孩子们打架的理由多种多样:为自己设定界限,吸引注意力,测试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社交层面),或仅仅因为他们不服输。
  德国人认为,孩子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而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通过互动来学习,而非由大人插足,去惩罚成人眼中的挑事者。
  我曾经怀疑过这样的方法是否有效,但后来的确在我女儿身上看到了效果。
  当时女儿在幼儿园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小女孩都很优秀,也很有主见。但她俩经常吵架,而且经常让女儿选择支持谁的阵营。其结果就是女儿的感情受到伤害。两个女孩多次与她断交,并且扬言不会邀请她参加某个生日派对,她经常为此大哭。
  三个女孩之间的频繁争执,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把这几个女孩带到一边谈话,问一些诸如“你觉得这么做会让她作何感想?”或“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这跟国内老师处理方式没什么不同——让孩子换位思考。
  但是“如果她们说‘我就是不想跟她玩’,我们必须接受,绝不强行更正她们的行为和想法。”班主任告诉我。
  虽然在我看来这种痛苦在女儿身上持续的时间有些过长,而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些消极,但这种经历最终让女儿学会了强有力的应对技巧和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到上小学时,她已经成为了公认的“调解人”。直到今天,她很少会受到欺负,也不会随意给他人贴上“坏”的标签。
  德国人爱小孩绝对不输中国人,但是很多中国小孩在家长过度保护下变得胆怯、不懂应变、依赖心重……或许参考一下德国人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推荐访问:争吵 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