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采摘”的老师

时间:2022-03-11 09:48: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小戴,你们的值周班长真能干,你学习一周,他们什么事儿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流动红旗都没耽误!”
  刚回来,代理班主任小珠就忙不迭、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哪里知道,这个“值周班长制”还曾经让我抓狂。这还得从四年前说起——
  失败的“复制粘贴”
  四年前聆听了蒋自立老師的一场报告,当听到“值周班长制”时,更是有种一下子找到管理班级法宝的感觉,暗自思量就用这个方法解决我面临的诸多问题。“值周班长制”简单地说就是每周组成值周小组,由1名值周班长、2名值周干部、3名值周学生共同组成。值周班长分别由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轮流担任,值周干部由其他班委(每2人一组)担任,值周学生则由相应的值日生担任。这种改良之后的值周班长制,把班干部的岗位目标制与班干部内部的轮流负责制结合起来,一方面解决了班干部的职责问题,另一方面也便于对班干部的培养。对于在大班额班级管理中困顿的我来说,那次学习的确不失为及时雨。
  于是,一回到学校,我就开始酝酿,选举,然后班长轮流值周。一周后,班委竞选上岗;一个月后,值周班长走马上任;两个月后,值周的班长权力过大,开始“膨胀”,其他班干部职责不明确,开始“怠工”;一个学期结束,“值周班长制”也随之结束了它短暂的历程。
  蒋自立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专家,写了10本书,作了179场报告。“值周班长制”在2007年开始实践。期间,无数听过他讲座、读过他著作的老师进行过尝试的,为什么我却无功而返?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明确方向后的调整
  在冥思苦想后,我开始新的学习。读作者的著作《蒋自立与自我教育》,走入他的网易博客,渐渐地,我对“值周班长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是在“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理念下提出并实施的,这样做的前提是一定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既不是全员参与管理,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专人管理,而是集体负责制管理模式。把一大批愿意直接从事班级服务(班干部的定位是服务)的同学们集中在了一块,然后在大量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又不断地对其指导、引导、激励,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从中获得成长。
  当我们不急于照搬别人技术层面的管理时,也就多了一份思考。经过一年的阅读,又一个新学年,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值周班长制”的实验。
  值周班长不再从班委中挑选,而是通过演讲竞选产生,每位值周班长负责班级事务一周,每周班会课由他作为一周工作总结主发言人,其余十位班长补充发言。也就是说,在值周期,他就相当于代理班主任,全权负责班内事务。
  这样看,任职的一周内值周班长还是相当有话语权的,不过,他值周内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他所在的小组会被其他不在值周期内的班长考核,如若出现诸如“擅离职守”“徇私舞弊”一类的问题,所在小组会被双倍扣分。换言之,这十一位值周班长在某一周是班级常务班长,平时则负责班内部分工作,同时又监督帮助常务班长的工作。
  话语权太重,容易造就强势的班长,在老师面前认真负责,可能在同学们面前又不够自律,这样的班长不能被同学们信服。为解决这个难题,确定了这样的角色定位:班长做组长助理。具体说,平日里值周班长服从于组长管理,组员服从组长的管理,而每一个组员同时又在某一天成为组长,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不断的换位中,增进了对“管理”的理解,多一些管理的方法。架构这样的组织,然后及时跟进评价。这些为同学服务的“管理者”在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后,在督促提醒中,强强联手,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同样的经验,同样的班级,为何效果如此不同?第一次实验我使用的是“复制+粘贴”,当时没有考虑自己的班情,将对初中生的管理制度直接嫁接到小学,没有进行改良,也不了解作者基于何种理论提出的此等做法,无根之木自然不能存活。
  反复实践后的阅读
  一年后,我为何重新实验?通过阅读蒋老师的文章。我看到了学生自主教育强大的生命力,王晓春老师说:“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显性问题。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所以,当我们真正触动了学生内心“想好”的神经,教育,才可能真的有效。“值周班长制”只是自主教育的一个分支,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深入孩子的灵魂,将所有的落脚点放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上。接下来,我一改以往的值日生每周值日制,将教室的卫生细化成劳动量相当的若干小区域,让每位学生认领承包,同时设有专人检查小组,对每一天的卫生情况分等级评分,并在每周星级评价上进行公示点评,且规定一定的处罚措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意识,达到多管齐下的效果。
  从“值周班长制”的失败,到“卫生区认领制”的成功,这段路很长,之所以坚持走下来,是因为我首先明确了一点,方向!无论是魏书生老师的“人人有事做”,还是蒋自立老师的“值周班长制”,这些都是在唤醒学生生命自觉,点燃生命活力,为学生自主成长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所以,围绕这个点,我阅读了蒋自立老师的著作、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郑学志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招招鲜》、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些都成为我反复阅读的书籍,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我又开始读杜威,读陶行知,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系,开始了修正实践为“我”而读的历程。
  如果说在明确方向后开始专题阅读,那么有选择地聆听讲座则是有效补充。教育界名班众多,各种学习也是几多纷繁,唯有在有限时间内选择学习。陈宇老师的带班理念是“不养闲人,不留盲区”,更是将班级自治做到极致。于是,我先后四次通过蹭课、自费等方式在不同时段进行学习。就这样。学习别人经验,参照自身班情,改良再实践,我们班逐渐形成不设值日生、班干制衡、仲裁委员会等特有的管理制度。学习如绘画一般,无论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都需要一个整体的观察与构图,否则细节再精致也不会融入到整幅图中。只有建立对所见对象的整体感知,审视,构图,下笔,先完整才能分别刻画。拼接、嫁接都不是根上的东西,即使存活也只是昙花一现,往下扎根往上延展方为上策。
  终于告别“复制粘贴”式学习,明确方向后的继续前行,反复实践后的“为我阅读”,做一个会“采摘”的老师,让我在“我是一道风景,我为荔之风代言”的班级自主管理之路上且歌且舞。

推荐访问:做一个 采摘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