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时间:2022-03-11 09:47:5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促进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更新。“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模式下高校创业工作手段,也改变了参与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目前,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发展仍相对落后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速度,出现信息发布不立体、平台功能发挥不全面等问题,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基地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特征
  (一)信息覆盖面更加广泛
  “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特征决定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信息提供主体更加多元,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在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互联网的共享性使得用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和学生群体都能及时得到招聘信息。“互联网+”的融合性使得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呈现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即一方面多元主体能够智能化地向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条件下能够提供不同需求、岗位层次的信息及其背后的隐性资源以供需求者自由选择。
  (二)信息传播及反馈更加立体化
  “互联网+”时代通过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能够突破传统产业在招聘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和全面。这使得高校就业创业机会不再局促于信息开发和获取的匮乏状态,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以提供立体化、建设性的指导性意见。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和“连接一切”的特征,要求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化发展的过程中,改变原有学校单线宣传和引导的方式,而更多地利用线上就业创业APP平台、线下相关就业创业课程安排、教师专业辅导、校园孵化基地等来构建和谐的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生态体系。
  (三)“以创业促就业模式”的展开
  “互联网+”打开了传统行业间的壁垒,揭开了“全民创新,万众创业”众创时代的序幕,为高校创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代环境。高校开始把“创业”加入到既有的就业服务体系中,一方面造成了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理念上的更新和思维方向上的转换,另一方面在实际的人才培育目标和过程上发生了头脑风暴式的反转,同时,在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新的过程中抛出了许多实际难题,如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层次等。
  二、当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性断裂
  教育的滞后性决定了当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服务的目标、手段和内容上的更新速度较慢,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呈现了过程性断裂的缺陷。在课程设置上,就业创业课程主要包括一年级下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四年级上设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自主参与的培训类课程。这些课程总体上处于一个各自分散、不成系统的状态,时间上缺乏连贯性。在一年级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状态以制定相应的规划。但这种职业规划指导在二年级、三年级就断裂了,直到四年级的毕业季重新出现,这种错过了教育过程中及时督促、纠正与指导的时机的方式,使得毕业季的就业指导显得仓促和无效。
  (二)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更新缓慢
  传统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实体为主,为毕业生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对于跨城市、跨学校、跨专业的信息无法及时共享。这造成了毕业生择业时的不平等。网络平台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大数据信息,但在大多数高校中,网站、微博、微信及APP的开发仍处在起步阶段,在資金配比、人员技术支撑和资源维护与开发上都未得到重视:而使用时又常常是校方发号施令、学生完成指令性任务的状态,缺乏有效互动;在使用频率上,网络平台仍然是传统平台的辅助形式,且使用不便、维护不及时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功能不足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包括各类大学科技园、大学产业园、大学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援,也要引入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的支持,与高校内的智力资源、科技资源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但目前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未能充分引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普遍出现资金不足、场地有限,基础设施跟不上时代标配等问题。此外,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基本上处于学生自创时代,没有系统的创业指导课程和有力的创业导师难以形成配合有效的跨界创业团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就业创业指导师的匮乏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者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严重不足。目前,社会上已有职业指导师和创业指导师的职业定位,他们本身能够对一个职业有相对专业的指导和规划,能够针对对象的特性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其完成职业化的训练。就业创业指导师需具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他们还应具备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感染学生,培养其持续的就业创业热情。然而,在当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就业创业指导师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师团队,这使得高校就业创业服务过程止步于简单的信息传达,鲜有人性化的全程指导。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生态构建
  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及大学生个体之间和谐生态的互动发展机制。
  就高校层面而言,第一,要完善就业创业类指导课程的结构体系,增加已有的职业生涯规课和就业指导课的学时,完善自我规划跟踪,将任务分化到每个学期的职业指导中,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引入社会培训机制,并实现线下完成任务、线上沟通反馈的教学互动模式。第二,高校需要开发并合理利用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高校应研究如何让这些新媒体具备便捷性和有效性,淡化平台的任务功能,吸引学生主动使用并形成使用习惯。第三,培养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对每个专业都进行专人专岗性指导,增强人性化、个性化的导师性服务特征。第四,鼓励学生创业,提供稳定的创业场地如孵化基地等,并合理安排有效地将创业行为绩效与相关课程进行学分置换的机制,灵活地处理大学生创业所带来的学业与创业不能兼顾的问题。第五,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网络时代信息共享带来了信息泄露的危险,择业受骗和择业不诚信行为普遍存在,高校有责任加强对用人单位及学生信息的双重审核、监督,防范虚假信息带来的恶果。
  就高校大学生而言,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对自己个性特征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制定合理有效的人生规划,形成较为强烈的规划意识和习惯。其次,学会利用线上线下的服务平台,及时获取相关行业信息,及早调整并提高自我的职业技术水平。再次,勇于创新,钻研技术发展的种种社会应用可能,形成相关创意并将之付诸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坚持创新的毅力。最后,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主动地分享知识,形成并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丰富朋友圈的成员构成,进行跨界式的多领域团队协作探索,形成合理结构的创业团队。
  就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的系统而言,除高校、大学生主体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政府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提供相关的公共资源并动员社会资源来激发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企业为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技术引导和职业指导,但是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双赢的模式下方能延续,这就需要政府介入引导和调控,通过政策利益刺激企业加入到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并持续发挥作用,而高校也需要通过科研创新与进步吸引企业资源进入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社会组织能够在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提供各种人力、资金的社会保障服务,一方面它是接受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终端,另一方面又能够参与到大学生的培训和咨询中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就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主体而言,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大学生等在网络互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不断磨合、共融的过程中,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政府的调控水平、企业的效益及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都获得了合理的发展,最终完善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生态系统。

推荐访问:互联网 构建 生态 体系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