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问”出来

时间:2022-03-11 09:47:3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倡应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探究与体验以获得独特的感悟与发现。那么如何让学生从依赖阅读、肤浅阅读走向独立阅读,让学生能自主读出疑问,并尝试解决呢?笔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展开思考,探讨有效性问题,并尝试从重视培养问题意识、着力创设问题情境、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创设提问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独立阅读;自主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87-03
  一、学生阅读现状
  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与新课改中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能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哪怕这个结论也是开放性的、多元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能就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作出一些深度的理解和探讨,读出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进而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发现。
  但在实际阅读中,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肤浅阅读层面,即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意思的理解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还存在阅读依赖,不是靠自己的阅读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真实阅读情况,而是从老师的分析讲授,从课文的提示和练习当中去寻找对课文的理解和答案。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的是深度阅读。也就是在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思考、提问、评论,以形成对某个主题的整体并且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文本内容同我们的思想、感情中已有的东西联系紧密,应该为我们所掌握,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二、学生“无问题产生”的归因分析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缺少质疑能力呢?笔者把阅读教学中学生无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学生提不出问题
  提不出问题并不是说学生真的没有问题,而是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看似无疑的状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里,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在这种不断强化的阅读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课堂教学完全依附于教师的“牵引”,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能循教师而动,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问题意识薄弱。
  2、学生不敢提问题
  学校每个班都有几十名学生,教师为了管理好学生,维持课堂教学的顺利進行,迫不得已采取一些高压措施,让学生怕老师,这几乎也被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浅薄无知;怕提出的问题在表达上出现错误被同学奚落嘲笑;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怒目相对……如此种种,他们根本就不敢问。
  3、学生提不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但他们缺少必要的文化储备和资源支持,没有潜心领会文本的语言文字及思想内容,没有进行深入阅读,因而有些疑问是肤浅的,失去探究的价值。
  由此看来,学生提不出问题、不敢提问、不会提问,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了没有问题的课堂,而这种“没问题”的现象,恰恰是阅读教学中的大问题。
  三、培养独立阅读的策略
  要让学生从依赖阅读走向独立阅读,从肤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教师该怎么做?
  1、重视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有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更要让学生知道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也不是某些好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都应该提问。基于此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读书,要善于撞击文本“不确定处”、“空白处”与“疑点处”。一篇文章可以生疑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曹刿论战》时,我在指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及写作特色,最后总结道:“课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特别是以鲁庄公之愚昧短见,反衬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接着老师补问:“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过了一会儿,教室里就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学生有理有据地说;“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短见的人,就不可能启用身为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受到学生的启发,我趁机展开了话题:“现在我们对鲁庄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有道理呢?请结合课文、历史,分组讨论,要求说明理由。”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列举了很多鲁庄公并非昏庸的理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同学们的怀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完全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欲望。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疑问,正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作为老师就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理解上的差异,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专家教科书的结论并非惟一,应该打破一切框框,让自己的思想在文本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切不可越俎代庖,扼杀他们问题的火花。当然,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密切关注生成的方向和质量,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核,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

推荐访问:千呼万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