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与维度

时间:2022-03-11 09:43: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hlt/jhlt201611/jhlt2016110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hlt/jhlt201611/jhlt2016110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hlt/jhlt201611/jhlt20161103-3-l.JPG
  摘要: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在空间集聚导致城镇规模扩张的过程,还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的综合反映,既有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的增长,也有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的发展演变。集聚效应是导致城镇发生与演变的机制,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发生的重要动力。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是通过金融的外部性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两个方面发生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等中间产品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将增加区位效应,促进产业集聚与要素集聚,进而推动城镇规模扩张;城镇规模扩张引致的要素集聚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了“需求引领”作用,同时也给金融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金融发展不断深化,二者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链条。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有三个机理层面:一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层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分工提供金融支持;二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层面,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金融支持人口城镇化层面,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理财渠道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等提供金融支持。鉴于城镇化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要把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经济因子路径,把促进农村医疗条件、农村通讯水平与农村恩格尔系数的提升与优化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社会因子路径。
  关键词:集聚效应;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金融发展: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17-06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在空间集聚导致城镇规模扩张的过程,还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的综合反映,既有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的增长,也有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的发展演变。金融之所以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在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经济增长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所以,金融与城镇化发展之间有内在的逻辑性。一方面,金融的外部性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导致要素在城镇集聚,城镇要素集聚强化金融的外部性,循环往复,推动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生产与生活功能,进而推动人口、资本等要素在城镇集聚,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反过来促进要素集聚与市场扩大,带动金融发展。金融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螺旋式上升态势,由此产生了互动机制。
  一、金融驱动城镇化的机制分析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集聚效应。金融的外部性是促进要素集聚发生的驱动力。集聚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在空间集聚中产生了经济效益,包括成本下降、技术外溢、规模经济等,并引致要素进一步向该区域集中。集聚发生的过程表现为要素集聚——经济增长——城镇规模扩大——要素进一步集聚,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被称作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集聚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动力。也是城市规模扩大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集聚的角度探讨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给出了多维度的阐述。
  1.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发生的驱动力
  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的驱动力。金融的外部性,是指由于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等是企业共同需要的中间投入品,企业具有在空间上围绕金融机构集聚以降低交易成本与融资成本的根本动力:换言之,健全的金融体系是提升区位效应的重要因素,区位效应的提升将引致要素在空间的集聚。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就是通过为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提供便利的金融支持,促进要素在空间有效集聚。产生集聚效应,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空间经济学认为,集聚的向心力来自于关联效应、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这里的“其他外部经济”特指金融的外部性。金融的外部性主要源自于廠商的集聚和劳动者的集聚所造成的市场需求量上升、交易量和交易频度上升以及交易成本的节省等,是驱动城市集聚的重要动力。马歇尔(2001)将金融的外部性描述为金钱的外部性,是基于市场规模扩大提高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益以及劳动力市场共享而产生,与基于知识外溢(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而产生的技术外部性相区别。总之,要素之所以集聚,是因为集聚带来了诸如成本节约、规模效益等金融的外部性。
  产业经济学认为,金融产品是企业共同需要的中间产品,企业有围绕金融产品集聚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某些行业的企业从同一个供货商那里购买某种中间投入品,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企业就会聚集在一个供货商周围:一是单个企业的投入品的需求量不足以开发出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作为各企业共同需要的中间投入品,金融机构即为金融产品的供货商。首先,企业从共同的供货商那里购买这种中间投入品;其次,这种中间投入品满足上述企业集聚的两个条件。金融产品的投入使用,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产生成本节约效应,另一方面要求生产的空间集中,产生要素集聚效应,这两种效应被称为金融的外部性,它是集聚的驱动力,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区位效应等途径,促进集聚发生。
  在金融外部性的作用下,由于厂商的市场需求上升、运输等贸易成本下降,这些都给工资等要素价格上升形成了一种推动力,工资上升又进一步推动劳动力集聚,如此一来,城市集聚、金融外部性到工资上升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因果效应。
  2.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互为动力,相互促进,产生循环累积因果效应(见图1)。一方面,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功能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通过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等途径,扩大市场规模,不断创造新的金融需求,刺激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无论是城镇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中小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金融体系通过“供给带动”效应促进城镇化发展。金融的基本功能是为经济系统提供有效和便利的支付系统。确保城市经济体系中储蓄和投资的正常进行,提供资金融通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城市金融体系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资本积累。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金融通过“需求追随”效应得以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促进城市金融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资金需求,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需求,从而相应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推荐访问:维度|城镇化|机制|驱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