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来语颜色词语中的隐喻和转喻

时间:2022-03-11 09:41:4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马来语,由于受到多种外来语言的影响,词汇极为丰富。颜色词作为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各方面反映了其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隐喻和转喻这两种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马来语颜色词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极大地扩展了马来语颜色词的基本语义。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和转喻理论在马来语颜色词语义扩展中的应用,希望对跨文化的语言教学以及从类型学视角进行的跨语言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来语颜色词 隐喻 转喻
  一、引言
  马来语是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分支下的一种语言。从14世纪开始,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大多数马来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人将一种叫作“Jawi”的改良阿拉伯字母作为马来文字。19世纪殖民地时期,英国占领了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英国殖民者将马来文拉丁化,印度尼西亚被荷兰占领,印尼文也被荷兰人进行了拉丁化改造,因此马来文和印尼文除了在拼写上有些区别之外,其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从广义上讲,有人认为马来西亚语和印尼语同属于马来语。
  马来语除受印度尼西亚各族语言的影响外,还吸收了华、英、荷、印等外来语的丰富词汇,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现代语言。目前,世界上以马来语为母语的人有将近3亿。颜色词是语言词汇中极为独特的一部分,它是反映各种波长光谱的物理概念,也包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认知语言学的两大重要理论——隐喻和转喻,在颜色词语义扩展中的应用极为普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探讨马来语颜色词语义扩展中隐喻和转喻的使用,希望能对跨文化语言教学以及类型学语言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二、雅各布森的隐喻、转喻机制
  首次使用并阐释隐喻和转喻这一对重要概念的语言学家是雅各布森,他在著作《隐喻和转喻的两极》中对这两大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自此,隐喻和转喻这两大理论就被当作两种重要的修辞方法普遍应用于各种语言研究。
  隐喻又称暗喻,是用一种事物暗指另一种事物,将具体概念比喻成抽象概念,或将具体概念比喻成类属概念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的重点在于两件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如在“这个团是有名的老虎团”中,把“战士”比喻成“老虎”,就是将战士的“勇猛”和老虎的“凶猛”之间的相似性作为隐喻的特点。
  转喻又称换喻、借代,是指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方面。转喻是反映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经常出现从而被固化,因此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与其关系密切的乙类现象。转喻指的是当甲事物同乙事物并不相类似,但其关系比较密切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指称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在二者的“相似”,而是在于它们之间的“联想”。比如:“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译为“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此处就是利用这种联想以“作者”指代“作品”。转喻有三种:用结果替代原因;用“使用者”替代“使用对象”;用“实质”替代“形式”。例如:用“华盛顿”代指“美国”,用“剑”代指“军事力量”。再如:“对面来了三个红领巾”中的“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
  提喻是转喻的一种,是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事物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提喻又称举偶法。提喻与换喻(借代)不同,换喻主要借助于密切的关系与联想,而提喻则是用词指代该词所属的同类整体,或者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种类与该种类的成员。比如:体育报道中常用国名指代球队(这是一种所属关系——整体代所属部分),或者用“bread”指代“food”(种属关系——面包是食物的一种)。提喻(借代、指代)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部分和全体互代;以材料代替事物;抽象和具体互代;以个体代替整个类。
  在马来语颜色词中,隐喻和转喻应用得非常普遍。虽然全人类对同一颜色词的色彩定义和物理概念的认知都是差不多的,但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环境、政治、世界观的影响,再加上隐喻或转喻这两种修辞方法在马来语颜色词语义扩展方面的应用,马来语颜色词的语义内涵变得更为丰富,也充分体现了马来语颜色词不同于其他语言颜色词的独特文化和魅力。
  三、隐喻理论在马来语颜色词语义扩展中的应用
  隐喻的语义扩展是根据相似性原则进行的,在马来语中,“黑”“白”“红”“黄”“绿”这五个基本颜色词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本文借由这五个基本颜色词来探讨马来语颜色词在原义基础上经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扩展后的语义演变。
  (一)“hitam”黑
  《新编马华大词典》中,“hitam”解释为“黑,黑色,黑色的”。
  由“黑”联想到没有光线或不见光,因此引申出“秘密的、不公开的”之义。如:
  senarai hitam(黑色和秘密具有相似性,“见不得光,不能大白于天下”是隐喻的词义扩展)
  由“黑暗阴沉的天空”联想到“人的脸色因愤怒而变得阴沉”,因此“黑色”又有了“气愤、发怒”的隐喻义。如:
  hitam muka 脸色阴沉,气愤,发怒(黑暗阴沉的天空和人因愤怒而变得阴沉的脸色具有相似性)
  马来语中经常用像汉语中“黑白不分”这样的谚语来比喻“不尊重事实,歪曲事实的做法”。如:
  hitam dikatakan putih,putih dikatakan hitam(直译: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用黑白颜色都不能区分”作为“歪曲事实”的隐喻特征之一)
  由于黑色的羔羊在羊群中比较显眼,容易被发现,马来语用“黑色山羊”来隐喻“替罪羊”,“替罪羊”又称“代罪羊、替罪羔羊”,原指犹太教信徒于赎罪日时,按《圣经·利未记》记载的仪式将羔羊献作赎罪祭品。现指在某错误事件上,替代犯错者承受责任、受罪受罚的无辜人。如:

推荐访问:马来语|隐喻|词语|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