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思维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3-11 09:37:5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运用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已是业界的共识。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荼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本专业当前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与“双创”理念相悖的诸多问题,并针对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较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安溪茶学院
  一、引言
  工商管理专业不管是在综合性大学或是本专科院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这源于它专业领域跨度大,市场需求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建起来容易,但要办好却很难。如何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满足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双创”教育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当代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塑造离不开专业教育的根基,因此,如何将“双创”人才培养自然地“嵌入”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所设专业特性成为新常态下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可以说各行各业的兴衰很大程度是由自身组织的管理效能决定,而管理效能的强弱又与管理者自身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直接相关,因而工商管理专业骨子里就带有创新创业的教育基因,利用“双创”思维引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战略路径。
  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建概况
  安溪茶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和安溪县政府于2012年共同创建的国内第一家服务茶产业的本科院校,利用校地合作、公办民助的办学模式共同培养现代茶产业人才。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和安溪县政府共同将安溪茶学院办学定位确立为“双创”型学院,并将“双创”理念全面落实到学院各个专业。安溪茶学院所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简称我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专业性质和使命。它主要服务茶产业,为茶产业下游的发展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面对当前高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茶产业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亟需懂专业、能创新、会创业、敢开拓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我专业立足闽南综合科教基地群核心区,积极打造以茶产业为主的高端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但对于一个新学院办起的“老”专业,不管是在子专业的设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处在初探和培养期。
  (二)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尽管我专业首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并大多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满足岗位的需要,得到用人单位好评。但毕竟受到专业初创期有限的教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制约,可以说首届毕业生在学校接受“双创”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一定不足,这难免会影响刚人社会的他们的职场竞争力。因此,遵循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总体部署安排及办学新定位,2016年初,我专业将以培养能与茶产业下游精准、无缝对接,具有“双创”思维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作为新一轮专业建设目标,同时加大对本专业师资的投入、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将我专业学生培养成更具竞争力的茶产业“双创”人才。
  但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发现,我专业在融入“双创”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着一系列改革的难题,如学生分类培养机制、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双创”师资队伍打造等。这亟待院系、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动才能破解难题,持续深入改革。
  三、“双创”导向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双创”专业能力薄弱
  本科阶段要进行“双创”教育,必然需要一线教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我院工商系老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并受过专业理论训练的硕士和博士,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实战经验欠缺。同时,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才刚刚兴起,我系老师与当前大多高校老师具有的共性就是缺乏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培训。且由于高校老师较为繁重的授课任务、较大的科研压力和绩效考核体制的影响,使得大多老师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没有相应的理论根基,也就缺乏对“双创”领域前沿知识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学院在积极推动“双创”教育的开展,有些老师甚至会担心需要承担新的教学任务而对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改革活动抵触和排斥。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专任教师大多熟悉企业运营流程,有投资或创业经验。而在中国,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也只是在少数知名高校,授课老师也是理论出身的教授和学术专家。难以把“双创”的理念精髓落实到大学生新能力的培养上,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双创”教育的优质开展。
  (二)专业培养方案难以服务于“双创”的教学理念
  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课程教学体系的行动指南。安溪茶学院工商管理主要有两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培养方案主要遵循就业导向和本院围绕“茶产业链”办学特色设置课程体系。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至今发展也较为成熟,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能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的课程体系,并融入了《茶学概论》《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茶叶市场营销》等特色课程,使茶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立足于服务当地产业的办学理念。虽然我们的培养方案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课程的设置上较难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踪影,唯独一门《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双创”理念时才全校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是难以满足“双创”教育的要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院也积极开展围绕“双创”思维的教学改革,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开讲座、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大赛等形式宣传创新创业的知识。安溪茶学院是一个较新的一本学院,2012年9月正式招生至今已经毕业了两届学生,但在学生大学四年中,工商管理专业有意识有组织开展的创新教学活动是很少的,有的也只是象征性的讲座或交流座谈会。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学生,必然需要有遵循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然而由于我系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双创”教育的专业培训,对于系统、合理、科学地设计新的课程体系是有难度的。同时,课程设置也需要有一定量的专业教材相辅佐,而据调查,全国目前很少有较为成熟、专业、权威的“双创”教材,更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教学体制可以借鉴。出于以上多种现象,我系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設计和培养方案的改革上还是任重道远。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工商管理|思维|探索|双创